![](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怎么解决老年人睡眠不好的问题?
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这样容易影响到他们的生活,造成精神状态不佳,而且,还会造成焦虑,严重的影响到了日常,导致老年人身体免疫能力不断下降,那么,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
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
1.与年龄一起流逝的睡眠
我们大家总有一个误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就减少是正常生理现象。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彭康教授说,其实不然,“老年人是失眠的易患和高发群体,65岁以上人群中,有35%—50%的人经常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生活起居密切相关,衰老过程与睡眠质量和数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老年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变,导致睡眠周期节律功能受到影响。老年期激素分泌水平发生较大的变化,褪黑素和生长激素分泌下降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发相应的睡眠障碍,如各期的睡眠减少。彭康解释,但同时,长期用药、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给老年人带来一定的睡眠障碍。比如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长期服用,对睡眠有明显影响。
精神、心理因素更是一大睡眠杀手。彭康谈到,一方面,各种环境变化较中青年时期明显增多,如退休、丧偶、失去亲友、患病、无人照料等事件,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体力、精力下降,有些身体与精神因素的作用容易被强化。由此造成老年人多发孤独感、焦虑及抑郁表现。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由于心理、精神因素而发生的失眠高于因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导致的失眠。
所以,应当加强对老年人失眠的关注。
2.越想睡越焦虑
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老人们因此而忧心忡忡,结果陷入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实际接触中发现,有些老年人拿年轻时的睡眠状况作为标准来衡量现在的睡眠状况,往往将自己睡眠改变作为一种严重的病状而过分焦虑、担忧。
其实,老年人要以坦然的心态接受睡眠形态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事实。陈秀华介绍说,由于过分的担忧,很多老年人总希望通过使用催眠药来解决睡眠问题,于是想方设法地吃安眠药、看医生,希望恢复原来的睡眠时间。但由于各种镇静催眠药本身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单纯依靠药物来改善睡眠状况并不合适,而且会因为焦虑、烦恼而更进一步降低睡眠质量。
3.睡眠时间超长也会催人老
“老年人睡眠不足影响健康,但要是走向另一极端——过分恋床,睡眠时间过长,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彭康提醒说。生理学家认为,60-70岁年龄的,每天的睡眠时间以6-7小时为宜,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不宜超过6小时。睡眠时间过长,体能下降越多,进而使身心两方面加速老化。研究调查表明,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老年人,不仅没有显示出精力充沛,反而情绪低落、动作笨拙、出现反常心理,且可能变得愈睡愈懒。建议采取散步、聊天、游玩、娱乐等较为积极的方式休息,这样做不仅会使身体很快得到放松和恢复,而且可以延缓身心老化。关注老年人睡眠就是关心老年人的健康。
4.睡眠作息顺应自然
我们传统医学提出“天人合一”的睡眠观,顺应自然去睡眠作息,当白昼阳气盛而阴气尽时,开始醒觉,当白昼尽而夜晚来临时则应睡觉。
希望老年人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忧心忡忡。平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而且要注意护理,同时在生活当中,也要注意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要做到合理的饮食,平时需要助跑就是想,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以免造成身体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