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1、内涵: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刚强毅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为民奋斗的革命宗旨。
2、现实意义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于9月18日进抵广东大埔县城。9月20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
3、10月1日,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开始向留守三河坝的二十五师发起攻击,激战三昼夜后,部队伤亡惨重,后得知主力军潮汕失利的消息,部队来到湘粤赣交界处革命影响较深、农民运动高涨的崇义西南的上堡地区,经过“赣南三整”,朱德、陈毅为党和中国革命保存、培养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4、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5、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6、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南昌起义的内涵
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刚强毅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为民奋斗的革命宗旨。
南昌起义的意义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地领导战争和创立军队;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开始。
南昌起义的现实意义
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于9月18日进抵广东大埔县城。9月20日,作出了分兵部署: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第9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10月1日,国民党钱大钧部约两万余人开始向留守三河坝的二十五师发起攻击,激战三昼夜后,部队伤亡惨重,后得知主力军潮汕失利的消息,部队来到湘粤赣交界处革命影响较深、农民运动高涨的崇义西南的上堡地区,经过“赣南三整”,朱德、陈毅为党和中国革命保存、培养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9-04-26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