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2019-07-0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土壤与施肥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土壤又是农业的基础。因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任务是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五个基本要素,即日光(光能)、热量(热能)、空气、水分和养分。其中养分和水分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因此,土壤是植物的营养库。由于土壤是具有生物活性和多孔结构的介质,具有很强的吸水、持水能力,所以它又是雨水的涵养库,它的涵养作用显著大于江河水和大气水。此外,土壤还是绿色植物立足于大自然的根基(机械支撑);它还具有抗外界温度、湿度、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变化的缓冲能力,也是净化自然环境的“过滤器”,因它可通过土壤生物进行代谢、降解、转化、清除或降低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为地上部植物和地下部的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由此可见,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同时它也和水资源、大气资源、植物资源等一样,是人类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作为深受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它具有自然—经济特点。首先土壤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它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其次土壤资源的质量是可变的,即作为土壤质量特征的土壤肥力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其中的生物、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中,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可使其发育提高。破坏性自然营力或人为破坏生态平衡,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即土壤质量的退化。因此,土壤资源不仅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质量同样持“有限性”的特点。最后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是固定的。由于土壤是母岩、生物、气候、地形和陆地年龄(时间)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气候、生物植被在地球表面表现出一定规律性,所以使得土壤资源在地面空间分布也表现出相应的规律性,即覆盖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然而这种空间的相对固定性并不是永恒的,它除了随生物气候地带性规律更替外,还受区域性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同时人类耕作活动也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综上所述,人类—农业—土壤三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人类是这一关系的主宰者。所以,要求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就必须十发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良保护,即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方式,如科学施肥、灌溉和一系列培肥土壤的管理措施,在保证土壤质量(土壤肥力)不下降,土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条件下,争取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