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众多自主车企收购了海外品牌却依旧造不出好发动机?
汽车的发动机就像是人的心脏,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说起发动机技术,大家总会想起大众的TSI,本田的地球梦,马自达的创驰蓝天等等,却很少有人提及自主品牌发动机有什么过人的亮点。现在国内很多自主车企都收购了海外豪华品牌,已经实现了技术透明以及技术共享,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造一台发动机应该并不难,但是为什么国内就没有一款好的发动机呢?
不是造不出,而是"不想造"
国内真的没有好发动机么,当然有,只是少之又少。自主品牌做得最好的我觉得要数长安的蓝鲸发动机了,它的技术虽然已经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但是与世界顶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这足以称得上是自主品牌的骄傲了。大家都知道长安的蓝鲸发动机是自主研发的,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其实不是在国内开发的,而是在英国伯明翰的长安研发中心设计研发的,而且也是长安历时六年才完成的,这背后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那么其他自主车企造不出来么?造一台好的发动机除了要有经验和技术的积累,还要有巨大的成本投入。自主品牌车型讲究的是性价比,深度研发的投入成本甚至比直接进口一台发动机价格还要高,我们还不如造一台普通的发动机,投入低回报高,并且能够满足日常使用对我们来说就够了。我国航空母舰、载人航天飞机、各种军事装备等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东西都能造出来,区区一台发动机还造不出来么?只要不计成本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有多少车企愿意投入巨额的成本呢?所以说不是造不出,而是"不想造"。
自主车企不琢磨发动机,那它们在搞什么?
随着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全球所有的车企都在致力于开发更加节能环保的车型,新能源车就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公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在2019年3月海南省就发布了《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将在2030年之前全面禁售燃油车,那么我国其他地区仅售燃油车只是早晚的事儿,燃油机也终将在未来退出历史舞台。各个车企觉得研究发动机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于是干脆直接转战新能源阵营。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跟国外上百年技术沉淀的品牌没法比,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点基本都是相差不多的,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补贴的推动下,企业造车成本降低,我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这几年新能源车的销量也在不断增长。在国内我们能见到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远比国外品牌要多得多,而且大部分车型在续航里程以及价格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既然新能源这么香,还玩什么燃油机?
2024-01-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