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部叛乱是被如何平定的?
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起始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结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历经康、雍、乾三朝,历时将近70年。
噶尔丹是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第六个儿子,他杀死兄长袭为台吉,接着出兵擒获叔父楚琥尔乌巴什,攻克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在沙俄的唆使下,噶尔丹率军进攻喀尔喀蒙古,发动了一场旨在分裂祖国的叛乱。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并下令分兵两路出击:左路军出古北口(今河北省溧平县南),右路军出喜峰口(今河北省宽城县西南),从左右两翼迂回北进,在乌珠穆沁地区消灭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二月,由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康熙帝再次下诏亲征。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噶尔丹服毒自尽。至此,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争宣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康熙帝死后,雍正帝继续坚持平定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的斗争。雍正五年(1727年)冬, 准噶尔的统治者、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在沙俄的支持下,噶 尔丹策零继续进行叛乱活动。雍正十年八月,清军以精骑3万夜袭敌营,准噶尔军溃逃,清 军乘胜追击,噶尔丹策零被迫投降。
乾隆十年( 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发生内乱,达瓦齐夺得汗位。乾隆二 十二年春,乾隆帝派军从巴里坤等地分路进击,大败叛军,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叛军头目 阿睦尔撒纳逃往沙俄后不久病死。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至此宣告胜利。
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历时将近70多年,最终取得胜利,这次战争不仅维护、 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而且也挫败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野心。
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次战争,起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迄于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迭经三朝,历时68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1635年10月卫拉特蒙古(新疆)的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清朝前身),他去青藏高原发展时把和硕特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位子交予大侄子鄂齐尔图汗,1675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派兵击败盟主鄂齐尔图汗,把卫拉特诸部的松散联盟变为准噶尔控制的政权而建立准噶尔汗国,四处征讨,并攻打归附了清朝的喀尔喀蒙古(现外蒙古),导致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
噶尔丹死在外蒙古附近的北方,其大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取得准噶尔部的政权,并且与清朝对抗。阿睦尔撒纳开始归附清朝,后来又反复,最终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