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地质资料中的信息价值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对地质资料的利用者来说,地质资料的利用就是发掘出地质资料中的信息价值为我所用。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探开发工程数据和地质研究信息的记录。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勘探所得地质资料、室内实验所得数据以及收集来的前人研究成果,首先要求利用者能够读懂上面的信息,然后方能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使原始资料经过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归纳分类使之系统化,接下来进行综合推理,建立理性认识。基础理论研究者可从中增加积累,或有所发现。在地质找矿工作领域,地质工作者或从中发现构造和圈闭,确定生成矿藏的可能,研究储量的规模,服务于资源勘查和矿藏开发。对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来说,通过对相关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研判地层地基,搞清断层情况预测灾害发生,提供灾害预警。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已知地质资料中隐含的有价值信息呢?
首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地质工作程序,知道勘探开发相关工序对应产生的资料与数据。看得懂常规地质资料,懂得相关专业术语。如学物探的能理解时间剖面,学地质的能看得懂地质图,学测井专业的能理解各类测井曲线所显示的意义等。
其次,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相关数据解释与处理软件,懂得处理与解释成果取得的过程,从中发现瑕癖或亮点。要在图形库看地质图件的,就该学会使用图形库系统软件,如:会使用MapGIS软件。
再次,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如要打开物探数据磁带,就该能操作地震数据的磁带阅读机等。
地质资料从产生后就存在着一定的价值,不同读者对地质资料阅读后,由于知识积累和功底深厚不一,阅读体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和思维倾向也是不一样的。
技术人员是否能收集和发现所需的地质资料,这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连收集相关资料的途径都不了解,不知道从哪里寻找自己所需资料,地质资料的利用又从何谈起?
在看到具体资料后能否被确认有用,这是一种水平,体现的是阅读水平和理解水平。
确认有用后能否被利用,利用之后以产生什么样的效应,这是机会。机会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的,稍不留意它会溜走,机会在于人的把握。
同一份地质资料被不同人利用,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有时会产生使用者都预料不到的,甚至与初衷完全相反的效应。造成不同利用效应的因素很多,除了资料本身的价值效应外,也与利用者的水平和利用者素质的多样性相关,与资料中的隐含信息难以清晰认识并清醒把握有关。
一名玉石雕刻家,独具一双慧眼,看到玉石材料,只一眼就能看出材质的原貌与隐藏的本质,然后顺其本质略加雕刻,即会产生别人想不到的优秀作品。资深的技术人员一般也是利用地质资料的高手,在阅读中能发现资料中的瑕疵和利用的价值点,但阅读利用者若是将真实反映当成瑕疵,或者是将真实误当瑕疵不屑一顾,那是不可原谅的。“真作假时假亦真”,虚假的信息被当成真的,真的信息发现不了,导致真信息不被采信,在这种误读资料“前提”上做出的决策和实施相应的勘探开发行为,结果可想而知。
地质矿产行业中的“老江湖”利用资料常常也会出现的问题,有时是识别信息误解,有时出现阅读利用过程中的轻率或断章取义。在人的一生中,生活可以“将就”,生活也可以“讲究”,但地质资料的利用中,没有“将就”只有“讲究”,因为它属于严谨的地质学科领域。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复合性资料信息,不能只截取片断为我所用。同样由于读者的阅历不同、层次不一,即使都是高层次的技术人员,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对同一资料中反映出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和看法,这是由于读者知识素养和知识面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至于有的“利用”者,将资料中的信息意思领会错误而且引用,却歪打正着而“不幸言中”,这种被戏称为“狗屎运”的,我们不否认会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但在地质矿产界极为少出现。反而在资料利用中出现“连锁效应”却也不少。最早反映出的地质信息,在被阅读过程中,往往引发一系列解读而出现难以控制的连续发现。我们不要指望“歪打正着”之幸运,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识别和理解地质资料所蕴含信息的能力。因为地质资料所含信息与产生的效应,不是唯一的、线性的、必然的会产生正面效应,地质资料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与利用者目的相反的“负效应”。其“负效应”当然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的时间。
地质勘探使用的现代技术和相关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钻井、实验测试等技术和相应设备,准确识别机器设备输出的信息,才能使我们的研判无误。一名合格的地质科技工作者,不可能精通地质科学方面的所有学科,但对自己的工作业务领域范围内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料应该要求读懂,并不断积累和升华研读能力,才能发现地质资料中蕴含的价值。当然,多学科的技术人员,他们应是阅读利用地质资料的高手。
1977年,华东某矿产单位在苏北钻探苏ⅹ井,完钻井深4037米,测井项目为当时全套内容即:电阻率曲线、声波、感应、中子伽马、密度、井径,自然电位。在3826~3835米为阜一段底块砂岩,该层段在钻井过程中录井无油气显示,测井曲线特征为典型水层响应,当时测井解释为水层。在同一构造,仍在苏北,1990年又打了一口井,用3700数控测井仪进行全套数控测井,同样见到阜一段底块砂岩,曲线显示水层特征,测井解释仍为水层。1998年在该区块另一地理位置又打成一口井,阜一段底块砂岩仍然存在,录井及电测井均为水层特征,当时仍初定为水层,后来在该层取水样时偶然发现含气泡,这意外的惊喜发现促使对该构造的老资料进行复查,技术人员用密度—中子曲线反向交绘法,结合电阻率曲线,重新解释该区域测井资料,纠正了原水层结论,经复试后获取13×104立方米工业天然气流。复将该区块已打的3口井等地层对比,认为:原常规的测井解释手段解释不出气层,经测井专家反复研究,摸索出气层在特殊水层里的规律,又用此规律反演老井资料,获得阜一段气层的突破。
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是一个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方案。原地质矿产部下属地质队伍改制,单位由事业型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型经济实体。当时以1998年地质勘查费预算为基数(不含一次性补贴)保持不变,划转到企业,作为地勘队伍企业化后的运作资金。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地质勘查单位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投资锐减并由按人头拨款改为按项目拨款。改革将地勘队伍置之死地而后生。地质队伍中的精英们,纷纷从地质资料中寻求生存。
云南某区调队发动专业技术人员在自己掌握的1:100万、1:20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中寻求出路,在沉睡的地质资料中找到了金矿、铅锌矿、铜矿、锡矿线索,区调队转型后成了矿山企业。该区调队还在元江图幅中淘到红宝石信息,到实地踏勘得到证实后,上报地质局和国家主管部门后获得批准,元江红宝石成为当时中国第一红宝石矿。现在已建成规模企业。
华东的地质工作者从油气地质资料中读出了其他矿产信息,开发出了“江苏三大盐矿”和一个“中型CO2气田”。
地质资料本身就是个宝藏,就看我们能不能“淘”出宝贝来。有志于地质与矿产工作的年轻人,应该学会在地质资料中淘宝。
在利用者借阅地质资料的时候,一般有以下要求:
一是取得合法阅读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开放的地质档案资料,公民可凭居民身份证得查阅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全社会利用。阅读这些开放的地质资料一般也需要居民身份证或持借阅证,没有开放的地质资料,一般只对企业内部提供利用,需要系统内部相关级别的组织介绍信和居民身份证。在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需要相应的介绍信、审批手续并可能收取相应的“资料费”。
二是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地质资料的产出是经过地质工作量的投入才能获得的,特别是研究性成果是有知识产权的。要学会保护和尊重地质资料所有人的知识产权。不得非法买卖或非法传播产权不属于你的地质资料,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是严守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市场经济下的地质矿产工作是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连的,投资者对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属于商业秘密的,使用者未经许可,不得用其去谋取利益。有一名地质工程师利用工作便利,将不属于自己的大批单井资料数据倒腾到国外,非法获取了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已被追究刑期十多年。地质资料利用者代表单位去出去收集地质资料的,接待单位除了要求收集人员持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外,还会被要求签订所收集资料的“保密承诺书”。凡属于国家保密范畴的如地质图、重力图、地形图等,收集利用的人员还不能违反国家《保密法》。
保密承诺书 NO:
四是需要遵守阅读纪律和借阅制度,保护资料完好与完整。如:阅读人员在阅览室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在资料上圈划、批注、撕页或将电子文件恶意篡改,不能在资料阅览室喝水和吃零食。没有经过批准不能抄录、复制或拷贝电子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