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为何当场哭到吐血呢?
此处的“崩溃”是源于艺术加工,那么真实情形又如何呢?我想绝不亚于此情节。李鸿章在代表大清签完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9个月后,病逝于被洋人蹂躏过的北京城,没有等到慈禧的“凯旋”而归。
几天后,当慈禧回京到达河南辉县时,惊闻大清国支柱轰然病逝的消息后,慈禧当场流泪,泣不成声,史曰:“太后及帝哭失声,辍朝”随行人“拥顾错愕,骤失倚恃者”。慈禧的一句“再无人分担了”,道出了这个“裱糊匠”对大清国的重要性。
慈禧为何如此悲伤?我想可能原因有三:首先,慈禧与李鸿章相互扶持30多年:深知李鸿章者,慈禧也;能助慈禧者,李鸿章也。此份情谊,不得不悲;其次,大清国的代言人、顶梁柱,为垂危的大清呕心沥血。此份忠诚,不得不悲;最后,李鸿章为慈禧两次担下“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之名,一次挡下鬼子的子弹,数次就慈禧于危难之中。此份恩德,不得不悲。
李鸿章,1823年生,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1847年中进士,官至东宫三师、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他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是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一生经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事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辛丑等不平等条约。被慈禧视为“再造玄黄之人”的李鸿章,对得起“文忠”二字。
李鸿章这三件事,慈禧能不为他悲伤?大清能不为他悲伤?
洋务运动锲而不舍,苦心孤诣追求大清国民富国强
清朝晚期,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推动和支持了中国机械制造和近代的采煤、轮船运输、铁路、电报等工业。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一事,其意义已超出了交通的范畴,它是人们改变观念的一个标志,是中国人尝试新事物的里程碑。
推动洋务运动的艰难,体现了李鸿章的苦心孤诣以及坚忍不拔。从李鸿章首次上书倡导修建铁路,整整过了14年后才得以批准。李鸿章的锲而不舍,为了中国自强、求富,全力促成铁路在中国的实施,这样的执著应该感动慈禧。
一替慈禧担下“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之名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爆发。平壤之败,李鸿章痛哭流涕;旅顺失守,李鸿章愤不欲生。完败的李鸿章愧于见日本人,当慈禧试探议和时,李鸿章让德国人德璀琳,授权不足被退回。1895年,慈禧又派人赴日,亦被认定授权不足而拒绝谈判。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大清已失去谈判的最后筹码,慈禧气急败坏,对议和一事不愿表态。文武百官义愤填膺,却个个不愿背负恶名而束手无策。慈禧望眼欲穿看着自己的重臣,作为再造玄黄之人的李鸿章又能怎样?在马关,李鸿章经历了人生当中最大的耻辱,这本是慈禧与大清国的耻辱,李鸿章却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