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

 我来答
你好CSG
2020-12-26 · TA获得超过159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468万
展开全部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影响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在西浦村打羽毛球的咖啡树
2020-12-31 · TA获得超过27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28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223万
展开全部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们伟大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它渗透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也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我们。结合实际的话,就拿即将到来的春节举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人们都团聚在一起,一起度过这个美丽的节日,在这一天大家会有很多活动或者安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自己的娱乐场所,大街小巷都是热热闹闹的。贴春联、包饺子、猜灯谜、拜年等等,这是春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这种浓烈的文化氛围也感染了世世代代的人们,我们深受影响并乐在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一零哑剧

2020-12-23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6万
采纳率:45%
帮助的人:2441万
展开全部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影响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梵天高阳R
2020-12-20 · TA获得超过135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15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今有很多学校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并以儒家的典籍为主,旨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思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的热销,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些专家学者拉近了普通百姓与深奥莫测的古代典籍的距离。虽说对于丹、易中天等人的论述众人褒贬不一,但我觉得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这些学者毕竟唤起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这句话同时也是清华、北大两座高校的校训。
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志存高远
“志”是指某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某种价值目标的宏愿和决心,同时也是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二、刻苦坚忍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刻苦并非心血来潮、一曝十寒,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古人特别注重“守志”,强调志向的一贯性、稳定性和坚定性。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说:“人之大患,莫甚无恒。”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弘毅坚忍的性格。
三、逆境奋斗
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面对逆境,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列举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他本人在惨遭宫刑之后,忍辱负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发愤写成了千古名著----《史记》,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四、乐观进取
《论语》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语,表现出乐观进取的精神。
五、革故鼎新
《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上每当利弊日久时,总会有改革和革命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如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清末时康有为、梁启超维新都体现了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靠着上述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奋发进取,战天斗地,百折不回。这种精神成就了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文明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厚德载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宽广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特质。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爱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的哲学思想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强不息的奋斗、厚德载物的宽容以及“仁爱”精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律己观念、“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处世原则等。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编辑于 2013-08-1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个回答
艺体文化课补习班_艺考生如何选择文化课补习学校?
根据文中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您推荐
艺体文化课补习班小班分层教学,孩子的艺术梦想只差一个好的文化课补习班!封闭教学,上课方便,吃住一体,百天冲刺高考,提升成绩冲击名校,可申请试听!
qianhu.wejianzhan.com广告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学习书法练习想要系统学书法?来大鹏教育轻松入门。
学习书法练习大鹏教育名师在线教学,在家就能轻松学书法,6年在线授课经验,数万学员的选择
广告2020-12-17
谈谈对国学热的看法,国学现在还有用吗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现在的“国学热”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反映了我们以往教育的不当,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空白,以至于到现在还有那么多读者——不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上了年纪的人——还要买一些解读经典的书籍而非原著来对文化经典表示佩服;二是正因为我们人文教育的缺失,所以整体的人文水平下降。一旦脱离课堂教育走上社会,在人文学习和经典教育上应该读什么书完全就找不到方向和感觉。他认为,个性化的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人们素质的参数。现在个性化阅读的严重退缩,说明人们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国学热,加速了史学和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进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不再使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也使原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读,让一部分人觉得严肃文化其实可以通过“戏说”来加以认识,这也是其弊端。 国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衰落下来,不能说是民族的悲哀,但这是历史的趋势所在,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相应的需求,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国学无疑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研究国学,从中汲取精神食粮,至于国学的复兴我想应该理性看待,毕竟一种文明的复兴,不是容易的事!
22赞·1,352浏览
国学与传统文化存在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国学不完全等于传统文化。中国的古典传统文化的主题主要来自于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姑且说是哲学),史学著作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系列文言散文。从这三部分可以看到,此“传统文化”是精英阶层的产物,并且可以说长期被“士”这个阶层把持解读权和操控权的。所以由这些材料所带来的思辨模式,社会行为规范也仅仅局限于士大夫这个精英阶层。而两千多年来,士阶层对于这些材料的总结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优秀文化”。甚少有人践行,而能接近这些这些文化的依然能被当做偶像崇拜。 这是为“国学”传统文化。
5赞·236浏览2016-12-10
传统文化 与国学 两者各为何意,有何异同
西方文化,今天有人将现代的西方文化,仅仅归于科学实证的东西,无疑是断章取义,是被某些人误导为西方现代文化的全部并且用心不良.其目的不过是丑化西方来为中国传统文化辩护. 什么是文化,我们不妨以马克思主义为参考,虽然我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今天为很多人诟病,但是,马克思主义本人构建其思想理论,其目的就是构筑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其理论或许颇具争议,但其结构上基本上是一个参考了西方文化体系的结构形式,并力图创造一种先进的东西取而代之.我们不妨参照其结构来了解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构成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思想,到现实,到社会的结构,这就是一个文化的基本构成形式. 我们首先来谈哲学,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必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普遍的大众哲学而是一个执政哲学,但其无意将哲学的结构阐明了. 作为文化思想,必然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核心,那么其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是一个民族所能接受的大众哲学,那么无论是现代和古代,基督教天主教,都是西方的基本哲学思想,我不排除说有什么新的主义,和思想在西方不断产生,但是其没有哪一种思想主义,可以用来取代基督教天主教,成为文化基础.而且很多主义也表现出了时代性,有新的但也很快就过时了,比如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就过时了.当然传统思想也受到了挑战,但却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但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是西方哲学仅仅,研究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就是人生的意义,和是否有神与无神的争论和研究,而不涉足于方法论.而科学实证则仅仅是西方的方法论范畴,绝不是西方文化的全部,科学实证在西方是从属地位被运用的地位,当然由于其特殊性和可靠性所以地位从高,但是却也绝对不是唯之核心.至于是现实与社会制度,西方是与时俱进的,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其领先之处 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易、医等圣贤文化的总称,这个定义将中国先秦墨家的文化抛出在外,无意是今天封建余孽故意为之.国学一般仅指儒家而已,更是愚民的开始. 严格的讲,中国人重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信仰,何为信仰,首先信仰是崇高的,也是仰望的,是一种在内心之中应该至高无上的,在西方人的信仰中,他们的信仰核心是至高无上是全能的,是主宰一切的,也是他们必须跟随,为之可以付出一切的, 中国的祖宗崇拜,虽然与与之类似,祖宗也是从高的和仰望的,但是祖宗不是万能的,而且也是依靠风水的,因此能力有限,我们有二十四孝可以为祖宗付出一切的典范,但是我们的理论中与西方相比有着太多的缺陷,可以说就是封建迷信与系统宗教的差距 至于说真正的国人信仰,其实就是实用主义和唯我独尊,没有任何神圣的地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