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学赵匡胤黄袍加身?
一、慈禧权谋很厉害,曾国藩极为忌惮。
当年肃顺等八人,作为咸丰帝的托孤大臣,重权在握,最终还是被慈禧放倒,玩完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朝廷真正当家的是慈禧这个西太后,她眼看满族八旗兵不行了,能重用汉臣曾剃头之流,显见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同时,慈禧对曾国藩等又打又拉,拿捏功夫娴熟,曾国藩必然知道:这老娘们不是个善碴,风紧,扯呼!他知道这老娘儿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稍不留意,脑袋掉了,还不知为啥掉的!
二、曾国藩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忠君爱国是他本分。
曾国藩本是进士出身,忠君爱国已浸入他的血液。恕我直言,封建王朝忠君、爱国两词之间几乎是可以画等号的!你可以责备曾的愚忠,但他确实是大清的忠臣啊!我读过《左宗棠传》,书中有曾、左一段对话,曾国藩对左宗棠说:大清入关才短短二百年,康乾盛世几乎就达百年。他对清的统治还是相当迷恋的,怎么会反呢?
三、曾国藩尽管是镇压太平天国时的汉军老大,但手下派系林立,他要造反,手下各大佬未必跟进啊!
他要造反,曾国荃可能会追随。但李鸿章的淮系已自成一系,未必跟随;左宗棠出生湘军,但忠君爱国,已成习惯,不可能跟着造反。而曾国藩军事才能不如他们,一旦战场交锋,没好果子吃啊!
四、人生取舍之间,曾国藩作出了慎重而又正确的取舍。
曾国藩给大清续命几十年,官做到一品大学士、爵封一等侯,人生已相当圆满,又留下《曾文正公集》传世,立功、立德、立言,达到《左传》中说的三立,夫复何求?太平天国的圣库余存去向不明,老九曾国荃在天京放过一把大火,不久又有许多船只往湖南老家运过货物,闷声发大财是自然的,朝廷老佛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相安无事。荣华富贵已然享尽,何苦要把曾家全族人的命系在裤腰带上去造反呢?
五、曾国藩荡平太平天国地盘,所到之处,军纪不严,民心几失,当地百姓必把仇恨系在曾国藩的头上,他造反,这半壁江山的百姓绝不会响应曾剃头啊!
曾国藩的湘军薪水远高于绿营,甚至八旗兵,而朝廷军费并不十分宽裕,所以曾剃头没少干强征各地税收的事儿,攻城之前,为鼓舞士气,难免允诺城破后湘军狂欢数日,这湘军的狂欢,无非是烧、杀、掳、掠,在太平天国所辖区域是没多少百姓愿意喊曾国藩万岁的。这是他造反的大碍啊!
六、湘军也未必愿意再陪曾国藩玩造反的游戏。
湘军成军初,以恢复儒家秩序为宗旨,当然少不了以高官厚禄为刺激。镇压完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手下总督、巡抚、总兵、副将、道员、知府一拎一大串,朝廷是不吝赏赐,当官的本就收入丰厚,况且还能鱼肉百姓、贪污腐败,攻破洪秀全的城池后,抢劫什么的朝廷又没深究。现在仗打完了,大佬们都想尽享荣华富贵,有几个愿意再冒着灭九族的风险造反呢?
七、曾国藩战后湘军自觉裁撤,又和左宗棠故意不睦,放任李鸿章淮系坐大,这是自保的高招啊!
曾国藩这三招,使朝廷对他释疑,高,实在是高啊!
如曾国藩一家独大,老佛爷必定看到曾国藩脑袋大。现在见最能打的左举人与主子不睦,老是顶牛,心里这个高兴啊!加之,淮系虽夺胎于湘系,却另立山头,李鸿章还有后来者居上之势,老佛系对曾国藩算是彻底放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