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 我来答
我随风动159

2020-10-15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752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229万
展开全部
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方式,从备受责难的“拖沓”到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开门见山”,摇摆之间让很多教师对新课导入环节产生迷茫之感。卓然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节课堂氛围,为新课作良好铺垫,如果“导入”环节失位,将会严重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一、 课堂导入方式低效的现状
1.形式呆板。形式上的单调重复,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教师习惯于一些固有套路的导入方式,以至于学生都已经没有新鲜和惊奇。比如有的老师总是从检查预习,认读字词导入;有的教师则习惯从分析课题导入而后分析课文文本特点等等。
2.目的不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时乍看新颖,但是与本课内容关联太少,迟迟不能切入正题,无端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3.流于形式。导入形式“走过场”,没有能够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缺乏思考性,在快速地一问一答过程中完成了导入环节,看似气氛热烈、过程流畅,实则是效率低下。
4.切入不准。有的老师没有把握好文本特色和儿童的心理特点,使得切入点出现偏差。如导入《乌鸦喝水》一课时,有老师问学生:“你们喜欢乌鸦吗?”在学课文之前,让学生回答是否喜欢乌鸦显然是不恰当的。
二、 提高课堂导入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1.导于空白补充处。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让学生对本课时所描写的场景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不但能在新课伊始就一下子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更为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打下直观、形象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安塞腰鼓》一课时,在导入时仅仅播放安塞腰鼓的音像资料是不够的。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文中的描写反映出了作者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因此,我同时也精心剪辑了一小段关于“黄土高原”的视频,将充满张力的安塞腰鼓与苍凉壮丽的黄土高原结合在一起,在新课阶段给学生形成有力的视听冲击,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2.导于文本拓展处。文本的延伸和拓展让语文充满了魅力,能够让学生越咀嚼越有味,欲罢不能。在新课导入阶段,把教材中精心挑选的片段重新置于它的出处,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其背后深厚的底蕴、精彩的背景,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掘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文一开始“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这样的交代是较为模糊的。很多老师照本宣科,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林冲的性格定位为“谦虚机智、心胸广阔”并不恰当。从原著可以发现,懦弱隐忍才是林冲性格的真实写照。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人物性格,不人云亦云,我通过改编和缩略,将“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并从电影电视题材中精心挑选了一小段刻画林冲操练禁军的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勾勒出一个武艺高强、但处处懦弱忍让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形象。
3.导于情感体验处。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学生对小平同志的了解较少,对一代伟人对国家发展作出的卓绝贡献也缺乏感知,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以“改革开放”为题去寻找资料,了解近三十多年来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感受小平同志给祖国的繁荣昌盛带来了怎样深刻久远的影响。新课伊始,我在《春天的故事》的动人旋律中,深情地说道: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他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江泽民曾说:“如果没有他,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美国的《时代》杂志说:“他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
他——就是邓小平爷爷。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导入环节就是一篇华美乐章的“第一音”。高效的课堂导入,在于与文本的契合,在于与学生心灵的共振。让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研究学生心理,探索深度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让我们从精彩的导入迈向成功课堂的殿堂。

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每堂语文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可能偏重于知识性或工具性的把握,有的可能偏重于过程性或体验性的尝试,有的可能偏重于情感性或感受性的体悟。作为教者,在导入课堂的时候,应该围绕这些重中之重,有效地把重点突出来。
2.基础不牢。学生学习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的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学生也许还没沉浸到学习的环境之中,这样的导入就剩下纯粹的形式了。
3.主体不清。有的教师在导入时过分地夸大自己的作用,把导入变成了个人的展示舞台,学生看得欢,但理解的内容实在是有限。
4.学生不懂。有的教师教学风格比较开放,尤其喜欢跟学生开开玩笑、卖卖关子,可却有故弄玄虚的味道,使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让课堂效果适得其反。

语文课堂导入遵循的原则

1.鲜明的针对性。导入设计要“有的放矢”,要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持同步,导入要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
2.巧妙的预设性。导入设计要为下一个教学步骤作铺垫,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调动已有的情感去学习和体验新的知识体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情感的共鸣。
3.一致的连贯性。导入设计应与下个环节自然连贯、无痕联结。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使学生的认知被误导,偏离正确的轨道。
4.清晰的简明性。导入设计要言简意赅,时间把握要有“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承上启下、点睛显旨的任务,绝不可拖泥带水。
5.必要的灵活性。教无定法。如果教学新课前碰到了可变因素,适时利用它更能彰显学生鲜活的个性。

小学语文课堂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审视从前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它基本上呈现的是一种以课堂为中心的“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为了“应试”和“升学”。这种“应试”式的课堂教学限制了人的时空发展。一方面,“应试”的教学体系对人的发展时间上具有急功近利性、短期性。它所关注的是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记忆性的知识,以应付名目繁多的,实质是考查记忆性知识掌握的各种考试,但它忽视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性,忽视了人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试”的教学体系在人的发展空间上具有狭隘性。就单个学生个体来说,过分注重升学率使老师忽视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性,过分强调了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知识、共性和理性,淡化了学生作为社会人应有的能力、个性与情感,导致了学生人格的欠缺。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长久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知识教材体系。虽然,它对于形成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结构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适当的灵活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教材编辑与生活相比的滞后性和教材容量的限制,客观上教材无法与实际保持同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脱离实际。更重要的是由于“应试”的影响,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为唯一的知识传授文本,无形之中夸大了教材的作用,扩大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由于书本知识教学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往往感到知识很枯燥、很乏味,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三、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的单一,首先体现于教学媒介的单一。粉笔和黑板是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眼睛、耳朵以及笔和笔记本。其次,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陈旧。讲授法、练习法等适合应付考试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有人认为几个字母有什么好学的,于是,a、o、e、i、u、v,今天念过来,明天念过去,先学生跟着念,然后学生自己念。这种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怎能引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的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呢!
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改进,具体的改进策略是:
一、把儿歌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从儿童心里发的特点来分析,农村孩子的知觉、记忆方面还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想孩子们忘掉课堂外哪精彩的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进入语文教学课堂,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生动活跃的教学课堂。因此,我在设计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时,我把儿歌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如:我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时,我把课本里要学习的词语图片在黑板上展示,即:“手枪”“步枪”“机枪”“巡逻”“巡航”“站岗”“飞机”“潜艇”“导弹”“哨所”“领空”“海疆”。然后教学生一边唱《小手拍拍》一边叫学生把认识的事物指出来。
即: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手枪”在哪里?“手枪”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好象在上音乐课一样,大声的唱,争先恐后的指,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学生热爱课堂,轻松学习的兴趣。又能把老师教授的知识编成儿歌的形式加以传唱,既加深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