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成功取经,观音的功劳也很大,为何如来没有奖赏观音?
首先,观音菩萨是奉如来法旨(佛旨),前往东土寻找挑选能够前来西天取经之人,菩萨本身并没有参与取经过程,这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同。
其次,按《西游记》原著,取经人正是观音菩萨在人间的示现,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广大圆满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而言,将大乘佛法传播中土(南瞻部洲)正是菩萨的慈悲之心,乌巢老人(实际上是鸟巢禅师)的出场,向读者说明了这一示现。二是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分别含有观世音菩萨某些特征。
从佛教角度而言,观世音菩萨是从婆罗门教发展演变而来,而最初的源头又和印度神话中的湿婆神有关联,我们大致上知道《西游记》原著中,作者有“取经人正是观音菩萨”这一逻辑就可。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观世音菩萨早已经成佛。他和如来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一样成就了佛果,并不需要更多的“奖赏”。
这一说法有着明确的佛经记载。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经成佛,佛号为正法明如来。(也有无量光明佛之说,可能是出自不同翻译。从正确的翻译而言,无量光明佛是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别称。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但由于大慈悲之愿力,誓言普度六道(佛教指轮回之中的不同生命形式,分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种)众生,所以示现菩萨相。相当于已经成就最高果位的佛,不忍世间众生在轮回之中的万般苦难,而再次以菩萨之相行菩萨道,饶益众生。
这正因为如此,观世音菩萨在我国乃至全球佛教界有着最为广泛的信仰。可以说观世音菩萨是大乘佛教教义最具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