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不发展涪陵
重庆不发展涪陵是由于在涪陵老城的枳城区由于地域狭小,发展空间已不大。李渡设区后必然会得到投资建设,从乡镇朝着城市化发展。
随着涪陵城市的拓展,大约在2000年前后涪陵就必然开始重点发展李渡区。
城市本来就是人类自然选择的聚居区。古时候人民逐水而居,城市的饮用水资源、地形、交通便利性就成了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纵览重庆大都市区地图,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形成了一个大“H”型滨水架构,而朝天门至涪陵段则是这个大“H”型架构的横轴。
沿江发展不是重庆的特例。纵观世界知名城市,大多把江河海岸线作为城市发展轴,这些江河海岸线先天的文化特色、资源禀赋、发展空间优势,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两江四岸”的重新规划为未来重庆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指明了方向。
打造主城两江四岸的下江段是城市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偏北发展。由于重庆南边的崇山俊岭,重庆大都市区都偏北发展,所以就有了三北之说,江北,渝北,北碚,以朝天门所在北纬29.56线为轴线,长寿、涪陵也属于重庆北部。
三北是处于西北角,长寿、涪陵属于东北角。三个维度的叠加,可以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渝东,聚焦在渝东北的长寿、涪陵板块,聚焦在涪陵的坪上地区。涪陵坪上地区是重庆的战略腹地,坪上地区是重庆大都市区难得一见的可大规模开发的高原。
平均海拔700-800,夏季凉爽,可以打造近距离的主城凉都,打破重庆不宜居的断言。坪上地区的中心龙潭镇距渝中区朝天门直线距离仅45公里,这儿扼三城(三城分别是长寿、涪陵、南川)以成咽喉,可以建设新的朝天门解放碑。
所以,开发坪上地区是筑心而不是拓彊,有长寿、涪陵、南川三城的拱卫,其中心地位不可撼动。“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开发涪陵坪上地区是实现“千年之变”。在这儿可以打造一个极具能量的新极核。
与渝中半岛极核一起共同构双中心模式。如果把现绕城高速圈说成西环,那长寿-涪陵-南川形成的高速圈就可以称为东环。东环的中心就是龙潭。未来重庆大都市区是双核双环双主城架构模式。两江从来都是重庆的发展主轴,长寿。
涪陵拥有长江大湾区,可以打造主城两江四岸的下江段。两江新区龙兴板块的快速崛起也拉近了长涪板块与重庆主城之间的距离,两者为长涪板块融入主城创造了基础性条件。长寿与主城的耦合度极高,融入主城的便捷性、成熟度是其它几个区无法比拟的。
这也是重庆向东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之一。西向这个维度对重庆市的经济影响还是太弱,无论是向永川、江津、璧山三点形成的金三角地带还是向铜梁、合川二点形成的哑玲地带进取都是偏安一隅,格局小,缺乏核心聚集力,对渝东大经济区影响甚弱。
无战略腹地支撑,无区域价值支撑。又同属于渝中半岛一个中心,如兰花指、五指山等西部多重次的山的壁垒挡住了与主城的联系,解决通道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很多隧道,桥隧是重庆交通堵塞的最大因素,成了重庆人心理上难以逾越的坎。
单核模式解决不了重庆堵城的问题。在共同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问题上,重庆要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不能人云即云。重庆经济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绝不能一味地向西去迎合成都,重庆引领发展经济协作的重头戏在环渝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