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最重大的意义:中国载人航天里程碑式进展,举世瞩目!
【中国空间站.今日看点】
[0618.中国航天员入驻太空之家,开启三个月太空生活,航天员今天在干什么?]
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创下数个第一次:
1、核心舱第一次和载人飞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2、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到自己的空间站;
3、中国人在自己的空间站里度过第一晚;
4、中国空间站第一次装上WIFI;
据央视报道,我们网友重点关注的还是上网啊!
中国空间舱核心舱发射的时候,我们的快递小哥天舟二号,已经打包运了六吨多重的设备上天送货到位,三名航天员进入核心舱以后,要拆开地球上的快递,无线WIFI设备就是这些快递中重要的物件之一,航天员乘组上午对它们进行了安装。
天上的网和地面上的网是连成一体的,有了WIFI之后,航天员就可以和地面的人联系,甚至是和他们的家人顺畅的沟通和视频通话了。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WIFI的用户名及密码当前尚属绝密,未知。欲寻密码,实在比登天还难!
网络安装完成之后,航天员将陆续安置工作及生活所需设备物品等,将持续一周时间左右.为后面长期生活奠定物质基础。
2023-01-04 广告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我们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这将为中国开启空间站时代。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也将比以往更加困难,更加复杂,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停留3个月的时间,这3个月的时间,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素质、知识技能、应急能力等都是巨大挑战。
经相关人士介绍,针对以上这些挑战,航天员系统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百余科目的训练,包括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耐力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以及大量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
在日常训练中,航天员要身着水下训练服,被吊车放到10米深的水槽里,通过使用铅块增加或减少配重,使航天员达到中性浮力状态。通过一次次冲破极限的挑战,不断锤炼航天员对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心理素质。
空间站对于中国科研有着重要的意义,空间站是一个无重力环境,很多受重力环境影响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并且,可以利用稀缺的空间资源进行空间探索和前沿科学研究,天宫空间站会给中国科研人员的太空研究提供最大的便利,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的航天时代已经来临,巨龙腾飞而起,傲立于云端之上,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这是属于民族的骄傲,是全国人民的荣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我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迈向深空的重要一步;
一直以来,中国一直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动力,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不仅标志着我们在航天事业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更显示出我们生生不息,不畏困难的民族之魂。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我们从“观察者”转变为了“实践者”,为探索未知的宇宙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自始至终坚持独立自主的航天路线,建设可以容纳3人以上在轨长期生活的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最终目标。
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航天人为之奋斗了整整三十一年!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首飞,后来22年时间里,中国航天人先后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7艘为载人飞船)、1艘“天舟”货运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计14个大型航天器。
2019年7月19日21时06分,完成历史使命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再入大气层销毁,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最后阶段。
历时31年建造的空间站,到底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中国人从没参与过!
1869年,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科幻文章《用砖搭建的月球》中提到一个小片段,就是关于国际空间站的雏形,让更多的科学家对人类在太空的研究产生兴趣。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上月球,苏联开始将目光转向空间站的研发,1971年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成功升空,但由于当时的技术问题,空间站虽成功发射,但3名宇航员却因意外不幸殉国,之后,美国成功发射空间站,至此,空间站走上航天舞台。
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为止最,最大的国际间太空合作项目,于2010年全面建成,整个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重达400多吨,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欧洲航天局等16个国家发起并完成。
国际空间站建立以来,科学家和宇航员们,累计完成超过3000次的科学试验,取得了数以千计的研究成果。但这其中并没有中国参与。
回想起当时航天领域对中国的封锁,中国航天人早已坚韧地选择独立自主路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他们不懈探索、敢于超越,终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卓越能力。
开启国际新模式,中国势必走向宇宙!
“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入轨,使我国首次成为拥有真正空间站的国家,地球外太空进入了“双空间站时代”,既有国际空间站,也有我国主导的空间站(名称未确定)。
“天和号”核心舱的轨道是可以自行变动的,作出调整的,这是国际空间站不具有的功能,单核心舱就可为三名航天员提供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条件。
后续我国还将发射问天号和梦天号实验舱段,组成我国空间站的三舱基本结构,预估将于2022年底建成,在这一期间,我国还将分别发射4次载人飞船任务和4次货运飞船任务,总计发射11次,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