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真的会被越撑越大,越饿越小吗?有什么依据吗?
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胃变大、变饿的说法。在不吃饭的情况下,胃容量为50~100毫升,吃饭后胃容量可达到1000~1600毫升,极限容量约为3000毫升。胃容量会因进食而发生变化,因为胃壁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具有很强的弹性,可以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随着胃内食物的增加,胃壁肌肉组织开始舒张,胃容量暂时增加。胃具有蠕动和消化食物的功能。当食物被胃液消化成食糜并被输送到小肠时,胃壁的肌肉开始收缩,胃容量减少。
而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是由大脑神经中枢控制的,胃只相当于大脑信号的 "接收器"。当人们每餐吃下大量食物时,胃也会对这部分食物形成 "记忆","饱 "的信号反馈到大脑的时间就会延迟,所以会出现一种错觉,认为食物摄入量的增加是由胃的增加引起的。另一方面,当人们控制食欲,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大脑会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饱 "的信号会提前收到,就会出现食量减少是由胃部缩小引起的错觉。另外,暴饮暴食或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对胃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引起胃的病理变化,请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胃开会胃撑大、饿得更小的说法。
人的胃基本上受胃壁肌肉的影响,当进食多时,胃壁肌肉开始扩张和延长,使胃内容量增加,出现明显的 "胃大撑"。中枢神经系统对饱腹感和饥饿感的调节,当长期大量进食时,大脑会对此时的胃容量产生记忆作用,此时大脑向胃部发出冲动的时间相对延迟,会有 "胃越来越大 "的感觉。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大脑会根据胃部的食物量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再次进食时,一旦超过平时摄入的食物量,大脑就会向胃部发出冲动,而这种冲动到达的时间会提前,即会产生 "胃越饿越小 "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