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探讨论文
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探讨论文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改革”改的不仅仅是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参入学习过程,进行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这些学习活动实质上是思维的活动,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妄言。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起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自觉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参入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什么是问题情境,在化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优化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形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化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此做一探讨。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问题情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生动直观。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用实验探索,用趣味实验等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既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规律,展示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
第二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情境具有启发性。
学生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在能激起他的兴趣的情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引起学生认知“失衡”,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问题情境创设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掌握化学科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让问题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第三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难易适度。
问题的设计要有足够的思维量,要使的学生能够“跳一跳,摸得着”。即设计的问题首先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思索,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是太难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思维目的不明确,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整,使之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解”的认知冲突。
第四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所设问题情境有坡度。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人们的思维同样按这一规律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把问题设计的有一定的过度性,衔接性,和梯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五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问题要有开放性。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不能将学生限制在老师思维框架中。这就要求设计问题不能全是唯一答案的,尽量让学生通过多条途径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的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第六是,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具有延伸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既有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同时更应有与当前问题有关,可供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营造了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的继续学习与探讨。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运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问题教学情境,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奇、诧异和不解。它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
例如在讲《中和反应》时,让学生先做实验,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倒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向里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发现酚酞变成了红色,这时学生能用上节刚刚学过的碱的知识来解释。让他们继续滴加另一种液体??盐酸,结果溶液的颜色逐渐减退,直至变成了原来的无色。为什么滴加盐酸后溶液的颜色由红变无,学生的思维矛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于是很想学习有关中和反应的知识。
2、用有“趣”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水》时,就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我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美文中,“水”作喻体的比喻句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水作喻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那水又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去探索有关水的知识。
3、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的本身是为了应用,能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化学知识相联系,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例如,讲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时,教师问:“新买来的铁锅是什么颜色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的铁锅又是什么颜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学完这一知识后,你会自己找到答案的……”这种由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感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就在身边,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兴趣盎然。
4、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时,先让学生回想燃烧的定义,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不少的学生是“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的答案,但当学生眼见到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的认定恐怕使学生终生难忘。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十毫升水和十毫升的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毫升”等等现象,当时都让学生惊讶无比,正是如此,学生很急于知道答案,思维高度的集中。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的参入到认知过程中。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也是优化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