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勋说唐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我们读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样诗句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很大气,很美,这就是唐诗给人的感觉。
夜晚的火车开过新疆的天山,好大一个月亮照在常年不化的积雪上,完全就是唐诗里面的感觉。
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磨,最终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
◆ 唐代是诗的盛世
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诗的高峰绝对在唐代。当你读唐诗时,意思懂还是不懂,都不是那么重要,你忽然觉得那个声音是那样好听。唐代是诗的盛世,唐诗的形式已经完美到了极致。唐代不仅在美术史上是一个花季,在文学史上也是一个花季。我们常常说最好的诗人在唐代,这其中多少有些无奈,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宿命,那么多诗人就像是彼此有约定一样先后诞生。
唐代,在短短的开元、天宝年间,大概文学史上最好的诗人都出来了,李白和杜甫只相差十一岁,这就是花季。花季未到的时候,要期待花开,是非常难的。
唐朝之前,诗的格局比较局限,到了唐朝,格局变大了。诗人们总是在和月亮、太阳、山川对话,整个生命意识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之中,就会感觉到骄傲、悲壮,就会有宇宙意识,同时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就是把自己置放在时间的洪流当中,不见古人,不见来者,讲的不仅是人,更是视觉、知觉上的辽阔。只有在辽阔当中,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状态与平常不同。
唐朝有很多好诗,比如崔颢的《黄鹤楼》,他让李白都自叹不如,看到《黄鹤楼》这样的美景,李白手痒难耐想写诗却不敢写,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诗一定超不过它;
比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可以称作唐诗第一,诗中就有一种宇宙观。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不多,但是仅此一首便可孤诗压全唐;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落榜失意之人,因为这一首诗而名垂千古;
好的诗人,好的诗篇,还有很多,因为篇幅所限,下面仅仅以几个人为例我们聊一下唐朝和唐诗。
◆ 诗佛王维
王维出生于公元 701 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可以说他年纪轻轻就头戴光环,春风得意,人生似乎前途无限。王维的前本生是很得意的。只是人生很戏剧,你不知道哪天不好的事情就发生在你身上了。
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 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以保全性命。
命运的巨大落差,从繁华到幻灭,让王维选择了修行。历经劫难后,他不再热衷于仕途,继而开始寄情于山水。他隐居在辋川,在那里他创作了很多诗画。
在辋川这一系列诗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王维,一位诗佛。佛或山水,在王维的世界里非常重要。在充满了矛盾的唐代,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有很多不同的追求——可能追求贵族的华丽,可能追求侠士的流浪、冒险,也可能追求塞外的生命的放逐,在王维身上,这些追求都有。
年轻时,他身上有侠士精神。“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让人想象有天自己牵着马来到了一个热闹的酒肆中,把马系在高楼旁边的垂柳上,然后就踏入酒楼豪饮去了。那天阳光明媚,温暖的光线通过窗户射进酒店,你感觉很舒服,楼下街道里来来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着。这时,你看到对面座位有一位兄台,他白衣飘飘,一副贵族公子模样,他和你一样,也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然后你就邀他一起喝酒。“相逢意气为君饮”,你和他斗酒,然后大呼痛快…
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乔峰和段誉初次在酒楼相遇,然后斗酒,那场面让人心生向往。
古代的侠客精神令人向往,金庸金大侠估计深受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其作品《侠客行》就源于李白。开篇便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王维诗写得好,是因为他的诗中侠的精神在发亮。他“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当然是一个侠,而且是流浪的、孤独的侠。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像是一个大侠纵马射雕归来,回望大漠那种心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是生命到另外一个阶段后才能有的感悟。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给人极强的画面感。
◆ 诗仙李白
读李白诗的时候,总是感到华丽、豪迈、开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种大气魄洋溢在李白的世界中。
李白是诗仙,他被无数文人墨客膜拜,他是天才,是谪仙人,他 “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他的才情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沈归愚曰:“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便灭,此殆天授,非人所及。”
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李白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看待,比如李白的好酒,李白的游侠性格,李白对人世间规则的叛逆。可以说李白把道家或老庄的生命哲学做了尽情发挥,变成一种典范。
侠的精神来自春秋战国的墨家,在李白身上也非常明显,李白一生当中只希望变成两种生命形态:一个是仙,一个是侠。一方面,他每天在山上跑来跑去求仙,与炼丹的道士交往;一方面,他自己练剑,去结交侠士。从讲究勤劳、节俭的农业伦理去看李白,他全部不合格;可是流浪性的侠的生命经验慢慢累积起来,变成初唐共同的宇宙意识。
李白想成仙,想成侠,最后却变成了诗人,大概他自己是很失望的。
李白写过《长相思》这种非常柔情、抒情的诗,也写《关山月》这种充满阳刚气魄的诗。李白非常奇特,他有时让人觉得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壮猛男,有时又变成一个细声细气的少女,他的角色转换实在有趣。以创作风格来讲,《关山月》与《长相思》很像两个人写出来的诗,里面的情感非常不一样,“天长路远魂飞苦”的缠绵与“明月出天山”的豪迈相差实在很远。
在青春期,人们很自然会喜欢李白。李白的生命里所呈现出的自由形态有青春的热情、冲动、勇气或冒险。
李白适合做一个文人,不适合当政客,在政治上十分幼稚,安史之乱期间追随永王李璘,后来永王谋反兵败,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此时他已经 59 岁了。李白的一生,恃才傲物,又没有什么心计,在那个年代还好,起码最终保全了生命,换作其它时候,估计一早就被人搞死了。唐玄宗觉得李白只适合填词写诗,只适合做他的御用文人,他是对的,他看李白看得还是挺准的。
李白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的狂傲可见一斑。他有最终的结局,似乎也是命中注定的。
且看两首李白的诗:
◆ 诗圣杜甫
杜甫是“诗圣”, “圣”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圣”需要在人间完成。“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圣”则是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
杜甫不像李白,杜甫的社会性很强。
宋朝就开始讨论到底李白、杜甫孰优孰劣,从文学的技巧上来讲,杜诗可以学,李白不能够学。李白才气纵横,杜甫有严格的规范,在杜甫诗的国度中有踪迹可循。
整整一千年当中,很多人在讨论李白、杜甫的优劣,这真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浪费。文学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让生命开阔的过程。文学让生命可以包容更大更多,如果李白能够以一个“妾”的身份吟唱,如果李白化为飞跃山峰的鸟,我们还在讨论李白与杜甫的好坏,会是蛮滑稽的。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不可取代的,樟树与榕树哪种更好?它们是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世界里,一定要分好或不好,是荒谬的,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李白、杜甫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状态,如果非要去比较优劣,会偏离对他们的真正认知。
杜甫与李白之间有一种知己情谊。历史上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李白与杜甫在酒楼上坐下来喝酒,谈他们的生命理想。这种感情就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大约七百年后,在佛罗伦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两个人的对话关系,是历史上另一个令人深深感动的画面。李白与杜甫,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他们的相遇是不可思议的生命的撞击。从李白转到杜甫,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更有趣的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现属于李白的部分和属于杜甫的部分。每一个生命里面都有这两个部分:对个体生命完成的追寻,让我们放歌山林;回到这世界上,对于最卑微的生命又有同情、悲悯。
杜甫有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他非常知道李白的豪迈,他也可以这样做,可是杜甫好像在生命的两难里,先选择了路边冻死的那些人,他想要去描述这些人,所以就暂时没有机会去描述李白那种豪情。这是生命的偏重,对诗人个人而言,他们也有生命的两难,在这个两难当中,他们选择了暂时要完成的角色。李白与杜甫都留下一个风范,但他们两人的风范是不一样的。
杜甫是写实文学的代表,李白则是浪漫文学的代表。
杜甫写诗的手法非常惊人,他的诗里面有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艺术家,在最悲惨的事件上是不准自己流泪的。当你流泪的时候,会看不清楚事实,而看不清楚事实,作品就不会感动人。
杜甫可以说是我们的诗人当中最具备纪录片导演个性的,他的诗有纪录片的功能,是见证历史的资料。纪录片最大的特征是不能加入自己主观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李白的诗里面有很多“我”,杜甫诗里几乎很少出现“我”——他总是用绝对客观的角度。他的作品(如“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史”,就是诗歌记录了历史。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杜甫对人的关心。
杜甫的诗散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强,杜甫可以和李白分庭抗礼,正是因为他的诗中有这种特别的力量。他的力量非常沧桑,也非常苍凉,会让你看到一个诗人在介入现实之后的巨大痛苦。
当年喜欢文学的朋友们,可以在酒楼喝酒一起唱李白的诗,多年后多多少少都会喜欢杜甫,因为经历了生命中别的内容,会开始觉得杜甫伟大,也开始知道一个诗人要写出这样的句子,要有更大的关怀。
年轻时读不懂杜诗,是因为他在你三四十岁的时候等着你。年长后的你,才能更好的理解杜甫。
来一起读几首杜甫的诗:
时间过得太快了,此生我能做出什么成绩呢?
杜甫可以成为史诗,他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录了他那个时代的故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笔真实地记录现在的故事。如果有幸可以给后人以参考,也是蛮有意义的。
◆ 白居易
白居易又是另一个典型,作诗他希望“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他做到了。“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是他检验自己作品的方法。
白居易希望“新乐府”能够“系于意,不系于文”,就是说能够真正把意思传达出来,而不要在意文辞修饰。
白诗 “其言直而切”,就是非常直接、切中要害,直接把话讲出来,他希望他的作品连不识字的老妇人也能听得懂。
白居易很典型的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流传非常广。
从《诗经》、《楚辞》以降,中国很少有长篇史诗。《长恨歌》、《琵琶行》的重要性在于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善于写精简短诗的风气被白居易改变了。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不容错过,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在于此。
希腊有长篇史诗,印度也有,中国很少有史诗传统,可能这与文字结构有关,与文字本身的涵盖力量有关。直到今天,《长恨歌》、《琵琶行》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学范本,因为这两首诗能够押韵,有诗的节奏、结构,还能清楚地叙事。
在日本,白居易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远超过李白和杜甫。在日本,白居易是神明,是精神鸦片,是一座高峰,李杜不到其半腰!上至天皇,下至老百姓,都对白居易的诗集津津乐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居易诗文集的光辉如同神明般照耀整个日本。在日本民间,甚至还建起了 “白乐天神社 ”,把他当作文殊菩萨来膜拜,奉若神明。
还记得大概十年前,和舍友一起去洛阳龙门石窟游玩,那天在白居易墓前,我们看到一群年轻的日本人在他墓前凭吊。如果不是当时听到他们讲话,还真看不出是日本人,他们和中国人长得简直无二样。
洛阳龙门白居易墓前,日本人立的碑好像比中国人给他立的碑还要多。
一起读一首白诗:
◆ 李商隐
以前对李商隐认识不够,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意识到小李的成就和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
小李(李商隐)杜(杜牧)是晚唐诗歌的代表。
晚唐的不快乐绝对不是大悲哀。李白的诗中有号啕痛哭,晚唐时只是感觉到闷闷的,有点淡淡的忧郁。
一个人忽然想读诗,一定是产生了空虚感。
如果是阴天,外边飘着细雨,那个时刻如果你拿起一本诗集来读,从窗外进来的光,诗中的景象感觉会出来,好像不再是骑在马上驰骋沙场的这种经验,而是回到自己家中小小的角落,找到自己生命的另外一种意义。
李商隐总是给人一种隐晦,他总是希望你去猜他在讲什么,还让你总是猜不透。猜不透他在讲什么的时候,又觉得他的诗写得太好以致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读李商隐的诗,大概感觉形式太完美了,语言节奏上的稳定、华丽,字句的对仗工整,大概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形式的完美说明艺术创作已经到了一个状态,必须在形式上做出改变,“词”于是出现。唐代在写诗的同时,词已经慢慢萌芽,把诗的句型打破后重新调整。我们一再提到,只有在文学史的观察里,才会发现形式的完美对创作只有伤害而不是帮助。形式太完美了以后,创作者就熟练了,熟练以后情感出不来,这个时候他为了表达情感,反而会去破坏形式。通常我们看到凡是文学史上开始破坏形式,甚至大胆地用粗糙的形式表达的时候,就说明旧的形式已经有一点过于成熟,到了僵化的地步。
个人的生命会结束,朝代会兴亡,所有的一切在时间的意义上都会有所谓的结束,意识到这件事时,人会产生一种幻灭感。当我们觉得生命非常美好时,恐怕很难意识到生命有一天会结束。如果意识到生命会结束,不管离这个结束还有多远,就会开始有幻灭感。
李商隐,在晚唐那样的环境,他的隐晦也是不得已,环境改变一个人,谁说不是呢?
◆ 小结
唐朝还有很多伟大的诗人,以上只是简单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对唐诗感兴趣的话,每个大诗人的作品都应该多读一些。
好的诗人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他们早已深深影响我们,我们经常用他们的词语,到了随口而出的地步,可能却不知道这些话原先是谁说的。
像“青梅竹马”,“一骑红尘妃子笑”,“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名句,很多人可以在聊天中随时说出来,但你要问他们这些话是谁最先说的,很多人会答不出来,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魅力。
写诗要有“起承转合”, “转”非常重要,不能“转”就有“合”。王维《终南别业》中,第三部分是生命的“转”,经过少年时期的追求和热情,再到生命里面的某一种受伤,然后有一个领悟——“坐看云起时”。“合”的部分非常平凡,碰到一个老伯伯,和他聊天,忘了回家。回到平凡没有什么不得了,不得了的地方是“转”。很多重要的句子常常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结构形式。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诗词那么《蒋勋读唐诗》、《蒋勋读宋词》很值得你去认真研读一下。还有像叶嘉莹、王国维等其他大家的书也不妨读一读。
2019.06.02 08:58
上海 桃浦七村
夜晚的火车开过新疆的天山,好大一个月亮照在常年不化的积雪上,完全就是唐诗里面的感觉。
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磨,最终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
◆ 唐代是诗的盛世
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诗的高峰绝对在唐代。当你读唐诗时,意思懂还是不懂,都不是那么重要,你忽然觉得那个声音是那样好听。唐代是诗的盛世,唐诗的形式已经完美到了极致。唐代不仅在美术史上是一个花季,在文学史上也是一个花季。我们常常说最好的诗人在唐代,这其中多少有些无奈,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宿命,那么多诗人就像是彼此有约定一样先后诞生。
唐代,在短短的开元、天宝年间,大概文学史上最好的诗人都出来了,李白和杜甫只相差十一岁,这就是花季。花季未到的时候,要期待花开,是非常难的。
唐朝之前,诗的格局比较局限,到了唐朝,格局变大了。诗人们总是在和月亮、太阳、山川对话,整个生命意识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之中,就会感觉到骄傲、悲壮,就会有宇宙意识,同时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就是把自己置放在时间的洪流当中,不见古人,不见来者,讲的不仅是人,更是视觉、知觉上的辽阔。只有在辽阔当中,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状态与平常不同。
唐朝有很多好诗,比如崔颢的《黄鹤楼》,他让李白都自叹不如,看到《黄鹤楼》这样的美景,李白手痒难耐想写诗却不敢写,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诗一定超不过它;
比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可以称作唐诗第一,诗中就有一种宇宙观。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不多,但是仅此一首便可孤诗压全唐;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个落榜失意之人,因为这一首诗而名垂千古;
好的诗人,好的诗篇,还有很多,因为篇幅所限,下面仅仅以几个人为例我们聊一下唐朝和唐诗。
◆ 诗佛王维
王维出生于公元 701 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可以说他年纪轻轻就头戴光环,春风得意,人生似乎前途无限。王维的前本生是很得意的。只是人生很戏剧,你不知道哪天不好的事情就发生在你身上了。
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 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以保全性命。
命运的巨大落差,从繁华到幻灭,让王维选择了修行。历经劫难后,他不再热衷于仕途,继而开始寄情于山水。他隐居在辋川,在那里他创作了很多诗画。
在辋川这一系列诗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王维,一位诗佛。佛或山水,在王维的世界里非常重要。在充满了矛盾的唐代,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有很多不同的追求——可能追求贵族的华丽,可能追求侠士的流浪、冒险,也可能追求塞外的生命的放逐,在王维身上,这些追求都有。
年轻时,他身上有侠士精神。“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让人想象有天自己牵着马来到了一个热闹的酒肆中,把马系在高楼旁边的垂柳上,然后就踏入酒楼豪饮去了。那天阳光明媚,温暖的光线通过窗户射进酒店,你感觉很舒服,楼下街道里来来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着。这时,你看到对面座位有一位兄台,他白衣飘飘,一副贵族公子模样,他和你一样,也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然后你就邀他一起喝酒。“相逢意气为君饮”,你和他斗酒,然后大呼痛快…
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乔峰和段誉初次在酒楼相遇,然后斗酒,那场面让人心生向往。
古代的侠客精神令人向往,金庸金大侠估计深受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其作品《侠客行》就源于李白。开篇便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王维诗写得好,是因为他的诗中侠的精神在发亮。他“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当然是一个侠,而且是流浪的、孤独的侠。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像是一个大侠纵马射雕归来,回望大漠那种心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是生命到另外一个阶段后才能有的感悟。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给人极强的画面感。
◆ 诗仙李白
读李白诗的时候,总是感到华丽、豪迈、开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种大气魄洋溢在李白的世界中。
李白是诗仙,他被无数文人墨客膜拜,他是天才,是谪仙人,他 “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他的才情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沈归愚曰:“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便灭,此殆天授,非人所及。”
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李白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看待,比如李白的好酒,李白的游侠性格,李白对人世间规则的叛逆。可以说李白把道家或老庄的生命哲学做了尽情发挥,变成一种典范。
侠的精神来自春秋战国的墨家,在李白身上也非常明显,李白一生当中只希望变成两种生命形态:一个是仙,一个是侠。一方面,他每天在山上跑来跑去求仙,与炼丹的道士交往;一方面,他自己练剑,去结交侠士。从讲究勤劳、节俭的农业伦理去看李白,他全部不合格;可是流浪性的侠的生命经验慢慢累积起来,变成初唐共同的宇宙意识。
李白想成仙,想成侠,最后却变成了诗人,大概他自己是很失望的。
李白写过《长相思》这种非常柔情、抒情的诗,也写《关山月》这种充满阳刚气魄的诗。李白非常奇特,他有时让人觉得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粗壮猛男,有时又变成一个细声细气的少女,他的角色转换实在有趣。以创作风格来讲,《关山月》与《长相思》很像两个人写出来的诗,里面的情感非常不一样,“天长路远魂飞苦”的缠绵与“明月出天山”的豪迈相差实在很远。
在青春期,人们很自然会喜欢李白。李白的生命里所呈现出的自由形态有青春的热情、冲动、勇气或冒险。
李白适合做一个文人,不适合当政客,在政治上十分幼稚,安史之乱期间追随永王李璘,后来永王谋反兵败,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此时他已经 59 岁了。李白的一生,恃才傲物,又没有什么心计,在那个年代还好,起码最终保全了生命,换作其它时候,估计一早就被人搞死了。唐玄宗觉得李白只适合填词写诗,只适合做他的御用文人,他是对的,他看李白看得还是挺准的。
李白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的狂傲可见一斑。他有最终的结局,似乎也是命中注定的。
且看两首李白的诗:
◆ 诗圣杜甫
杜甫是“诗圣”, “圣”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圣”需要在人间完成。“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圣”则是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
杜甫不像李白,杜甫的社会性很强。
宋朝就开始讨论到底李白、杜甫孰优孰劣,从文学的技巧上来讲,杜诗可以学,李白不能够学。李白才气纵横,杜甫有严格的规范,在杜甫诗的国度中有踪迹可循。
整整一千年当中,很多人在讨论李白、杜甫的优劣,这真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浪费。文学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让生命开阔的过程。文学让生命可以包容更大更多,如果李白能够以一个“妾”的身份吟唱,如果李白化为飞跃山峰的鸟,我们还在讨论李白与杜甫的好坏,会是蛮滑稽的。李白和杜甫,他们都是不可取代的,樟树与榕树哪种更好?它们是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世界里,一定要分好或不好,是荒谬的,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李白、杜甫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状态,如果非要去比较优劣,会偏离对他们的真正认知。
杜甫与李白之间有一种知己情谊。历史上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李白与杜甫在酒楼上坐下来喝酒,谈他们的生命理想。这种感情就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大约七百年后,在佛罗伦萨,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两个人的对话关系,是历史上另一个令人深深感动的画面。李白与杜甫,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他们的相遇是不可思议的生命的撞击。从李白转到杜甫,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更有趣的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现属于李白的部分和属于杜甫的部分。每一个生命里面都有这两个部分:对个体生命完成的追寻,让我们放歌山林;回到这世界上,对于最卑微的生命又有同情、悲悯。
杜甫有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他非常知道李白的豪迈,他也可以这样做,可是杜甫好像在生命的两难里,先选择了路边冻死的那些人,他想要去描述这些人,所以就暂时没有机会去描述李白那种豪情。这是生命的偏重,对诗人个人而言,他们也有生命的两难,在这个两难当中,他们选择了暂时要完成的角色。李白与杜甫都留下一个风范,但他们两人的风范是不一样的。
杜甫是写实文学的代表,李白则是浪漫文学的代表。
杜甫写诗的手法非常惊人,他的诗里面有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艺术家,在最悲惨的事件上是不准自己流泪的。当你流泪的时候,会看不清楚事实,而看不清楚事实,作品就不会感动人。
杜甫可以说是我们的诗人当中最具备纪录片导演个性的,他的诗有纪录片的功能,是见证历史的资料。纪录片最大的特征是不能加入自己主观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李白的诗里面有很多“我”,杜甫诗里几乎很少出现“我”——他总是用绝对客观的角度。他的作品(如“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史”,就是诗歌记录了历史。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杜甫对人的关心。
杜甫的诗散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强,杜甫可以和李白分庭抗礼,正是因为他的诗中有这种特别的力量。他的力量非常沧桑,也非常苍凉,会让你看到一个诗人在介入现实之后的巨大痛苦。
当年喜欢文学的朋友们,可以在酒楼喝酒一起唱李白的诗,多年后多多少少都会喜欢杜甫,因为经历了生命中别的内容,会开始觉得杜甫伟大,也开始知道一个诗人要写出这样的句子,要有更大的关怀。
年轻时读不懂杜诗,是因为他在你三四十岁的时候等着你。年长后的你,才能更好的理解杜甫。
来一起读几首杜甫的诗:
时间过得太快了,此生我能做出什么成绩呢?
杜甫可以成为史诗,他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录了他那个时代的故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笔真实地记录现在的故事。如果有幸可以给后人以参考,也是蛮有意义的。
◆ 白居易
白居易又是另一个典型,作诗他希望“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他做到了。“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是他检验自己作品的方法。
白居易希望“新乐府”能够“系于意,不系于文”,就是说能够真正把意思传达出来,而不要在意文辞修饰。
白诗 “其言直而切”,就是非常直接、切中要害,直接把话讲出来,他希望他的作品连不识字的老妇人也能听得懂。
白居易很典型的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流传非常广。
从《诗经》、《楚辞》以降,中国很少有长篇史诗。《长恨歌》、《琵琶行》的重要性在于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善于写精简短诗的风气被白居易改变了。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不容错过,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也在于此。
希腊有长篇史诗,印度也有,中国很少有史诗传统,可能这与文字结构有关,与文字本身的涵盖力量有关。直到今天,《长恨歌》、《琵琶行》还是非常重要的文学范本,因为这两首诗能够押韵,有诗的节奏、结构,还能清楚地叙事。
在日本,白居易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远超过李白和杜甫。在日本,白居易是神明,是精神鸦片,是一座高峰,李杜不到其半腰!上至天皇,下至老百姓,都对白居易的诗集津津乐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居易诗文集的光辉如同神明般照耀整个日本。在日本民间,甚至还建起了 “白乐天神社 ”,把他当作文殊菩萨来膜拜,奉若神明。
还记得大概十年前,和舍友一起去洛阳龙门石窟游玩,那天在白居易墓前,我们看到一群年轻的日本人在他墓前凭吊。如果不是当时听到他们讲话,还真看不出是日本人,他们和中国人长得简直无二样。
洛阳龙门白居易墓前,日本人立的碑好像比中国人给他立的碑还要多。
一起读一首白诗:
◆ 李商隐
以前对李商隐认识不够,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意识到小李的成就和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
小李(李商隐)杜(杜牧)是晚唐诗歌的代表。
晚唐的不快乐绝对不是大悲哀。李白的诗中有号啕痛哭,晚唐时只是感觉到闷闷的,有点淡淡的忧郁。
一个人忽然想读诗,一定是产生了空虚感。
如果是阴天,外边飘着细雨,那个时刻如果你拿起一本诗集来读,从窗外进来的光,诗中的景象感觉会出来,好像不再是骑在马上驰骋沙场的这种经验,而是回到自己家中小小的角落,找到自己生命的另外一种意义。
李商隐总是给人一种隐晦,他总是希望你去猜他在讲什么,还让你总是猜不透。猜不透他在讲什么的时候,又觉得他的诗写得太好以致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读李商隐的诗,大概感觉形式太完美了,语言节奏上的稳定、华丽,字句的对仗工整,大概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形式的完美说明艺术创作已经到了一个状态,必须在形式上做出改变,“词”于是出现。唐代在写诗的同时,词已经慢慢萌芽,把诗的句型打破后重新调整。我们一再提到,只有在文学史的观察里,才会发现形式的完美对创作只有伤害而不是帮助。形式太完美了以后,创作者就熟练了,熟练以后情感出不来,这个时候他为了表达情感,反而会去破坏形式。通常我们看到凡是文学史上开始破坏形式,甚至大胆地用粗糙的形式表达的时候,就说明旧的形式已经有一点过于成熟,到了僵化的地步。
个人的生命会结束,朝代会兴亡,所有的一切在时间的意义上都会有所谓的结束,意识到这件事时,人会产生一种幻灭感。当我们觉得生命非常美好时,恐怕很难意识到生命有一天会结束。如果意识到生命会结束,不管离这个结束还有多远,就会开始有幻灭感。
李商隐,在晚唐那样的环境,他的隐晦也是不得已,环境改变一个人,谁说不是呢?
◆ 小结
唐朝还有很多伟大的诗人,以上只是简单列举几个代表人物。对唐诗感兴趣的话,每个大诗人的作品都应该多读一些。
好的诗人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他们早已深深影响我们,我们经常用他们的词语,到了随口而出的地步,可能却不知道这些话原先是谁说的。
像“青梅竹马”,“一骑红尘妃子笑”,“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名句,很多人可以在聊天中随时说出来,但你要问他们这些话是谁最先说的,很多人会答不出来,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魅力。
写诗要有“起承转合”, “转”非常重要,不能“转”就有“合”。王维《终南别业》中,第三部分是生命的“转”,经过少年时期的追求和热情,再到生命里面的某一种受伤,然后有一个领悟——“坐看云起时”。“合”的部分非常平凡,碰到一个老伯伯,和他聊天,忘了回家。回到平凡没有什么不得了,不得了的地方是“转”。很多重要的句子常常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结构形式。
如果你想系统学习诗词那么《蒋勋读唐诗》、《蒋勋读宋词》很值得你去认真研读一下。还有像叶嘉莹、王国维等其他大家的书也不妨读一读。
2019.06.02 08:58
上海 桃浦七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