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基金能被认购2000多亿,说明小白还是多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前两天,易方达一只公募基金竟然能超募到2000亿以上(随后实际募资150亿)真是太夸张了。
很多评论者说,这种超级募集的基金一出现,就是市场见顶的标志,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基金募集规模从 历史 的左边向右看,总是会出现创纪录的情况。上一次创纪录是在去年6月,鹏华的匠心精选就被认购了1300多亿。而牛市仍然在延续。
反而,他的宏观意义仍然是美好的——即使是从 历史 的右侧回看。大概每次出现主动型的超级规模基金都表明了牛市还会延续。起码会延续一年。
但微观的看,购买这种体量超级庞大基金的投资者收益都不怎样。
历史 上曾经有一个嘉实策略混合基金,他发行当天就创了单日400亿的公募基金规模记录。那还是在2006年底——一个投资股票的人,如果没经历过2006到2008年的股市大动荡,真的是件很遗憾的事。
我太太当时还是刚出大学校园的新鲜人,她用积攒的第一个一万块买了嘉实策略混合基金。很快,那1万块就变成了6000块,因为她非常希望能收回本金,所以这只基金养成了她长期投资的习惯。
现在来看,这只嘉实基金已经运行了14年,长期的投资年化回报率大概在10%左右(如果把所有分红进行再投资的话)。这个成绩虽然弱于竞品的平均数12%,但也还算说得过去。
不过做这种比较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变量,那就是嘉实策略混合的规模已经从400亿变成了现在的40亿。
这只基金规模停留在100亿以上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也就是从2006年底到2008年中。在规模庞大的阶段,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不但远远弱于同类竞品,也惨败给作为比较基准的沪深三百指数50个百分点。
一年半输50个百分点!
基金收益率如此之差,首先当然和基金经理团队的投资运营水平有关,另外,规模过大的确也是个掣肘。
单只主动型基金过于有钱,会面临一些问题。基金经理的钱太多,同时受到双十约束(也就是持有的单只股票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10%,也不能持有10%以上单只股票的份额),所以就需要持有比一般规模基金更多的股票。
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人们投资的股票最好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内。如果关注的股票数量过多,投资者就会出现判断失准,进而影响总的投资收益。虽然超级规模主动基金的投资经理一般从业经验相对要丰富一些,但也不能摆脱人类关注维度的限制。这种基金从逻辑上就糟糕。所以超级规模的基金和同类相比总给人以笨重的感觉。
实际上,规模非常庞大的基金最适合的是做被动的指数基金,但是如果是被动型基金,则会减少基金公司的收入,所以他们不会那么做。
主动型超级规模基金从理论上说很不经济,从实务上看也劣迹斑斑,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像易方达这种两千多亿抢基金份额的事呢?
我猜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公司都隐瞒了超级规模基金业绩很差的这个事实,而只向普通投资者陈述,基金公司对这只基金的资源倾斜。
总体上看,易方达的这个基金配置上并无出色之处,包括他们的基金经理——冯波的长期投资年化投资收益是15%,在中国基金经理群中并不属于顶尖的那类。而且在掌管这个超级规模基金之前,他管理的基金规模都在几十亿左右。
从普通的基金购买者来看,他们似乎对公募基金存在不小的误解。很可能他们把购买基金和西瓜的挑选要素搞混了——西瓜很大成熟的概率就高,单只基金很大可不一定收益就高。
另外,人们大概也误解了新基金的稀缺性——基金销售者大概也是这么鼓吹的,现在不上车,就耽误了今年赚钱啊!
但事实是,如果想通过公募基金这种形式投资股市,根本不会受到基金公司发不发新基金的限制。你购买任何开放式股票基金都可以的。而且相对来说,一个运营时间比较长的基金可参考指标更多,从购买者的角度讲,他的非系统风险更小。
超级规模的主动型基金的确是个坏东西。从系统性这个层面也是。
超级规模的基金更容易在股市上形成基金的“抱团效应”——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更有钱,也更容易对市场进行操控。
通俗的讲,所谓的基金“抱团效应”就是公募基金变成了庄家,这在系统上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监管者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一方面增加基金的总量,另一方面对单个基金规模做出限制。这样众多公募基金之间的利益足够分化,抱团坐庄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自然就消褪了。
这么看来,超级规模主动型基金对市场,对投资者,甚至对上市公司都不是个好东西。
很多评论者说,这种超级募集的基金一出现,就是市场见顶的标志,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基金募集规模从 历史 的左边向右看,总是会出现创纪录的情况。上一次创纪录是在去年6月,鹏华的匠心精选就被认购了1300多亿。而牛市仍然在延续。
反而,他的宏观意义仍然是美好的——即使是从 历史 的右侧回看。大概每次出现主动型的超级规模基金都表明了牛市还会延续。起码会延续一年。
但微观的看,购买这种体量超级庞大基金的投资者收益都不怎样。
历史 上曾经有一个嘉实策略混合基金,他发行当天就创了单日400亿的公募基金规模记录。那还是在2006年底——一个投资股票的人,如果没经历过2006到2008年的股市大动荡,真的是件很遗憾的事。
我太太当时还是刚出大学校园的新鲜人,她用积攒的第一个一万块买了嘉实策略混合基金。很快,那1万块就变成了6000块,因为她非常希望能收回本金,所以这只基金养成了她长期投资的习惯。
现在来看,这只嘉实基金已经运行了14年,长期的投资年化回报率大概在10%左右(如果把所有分红进行再投资的话)。这个成绩虽然弱于竞品的平均数12%,但也还算说得过去。
不过做这种比较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变量,那就是嘉实策略混合的规模已经从400亿变成了现在的40亿。
这只基金规模停留在100亿以上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也就是从2006年底到2008年中。在规模庞大的阶段,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不但远远弱于同类竞品,也惨败给作为比较基准的沪深三百指数50个百分点。
一年半输50个百分点!
基金收益率如此之差,首先当然和基金经理团队的投资运营水平有关,另外,规模过大的确也是个掣肘。
单只主动型基金过于有钱,会面临一些问题。基金经理的钱太多,同时受到双十约束(也就是持有的单只股票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10%,也不能持有10%以上单只股票的份额),所以就需要持有比一般规模基金更多的股票。
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人们投资的股票最好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内。如果关注的股票数量过多,投资者就会出现判断失准,进而影响总的投资收益。虽然超级规模主动基金的投资经理一般从业经验相对要丰富一些,但也不能摆脱人类关注维度的限制。这种基金从逻辑上就糟糕。所以超级规模的基金和同类相比总给人以笨重的感觉。
实际上,规模非常庞大的基金最适合的是做被动的指数基金,但是如果是被动型基金,则会减少基金公司的收入,所以他们不会那么做。
主动型超级规模基金从理论上说很不经济,从实务上看也劣迹斑斑,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像易方达这种两千多亿抢基金份额的事呢?
我猜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公司都隐瞒了超级规模基金业绩很差的这个事实,而只向普通投资者陈述,基金公司对这只基金的资源倾斜。
总体上看,易方达的这个基金配置上并无出色之处,包括他们的基金经理——冯波的长期投资年化投资收益是15%,在中国基金经理群中并不属于顶尖的那类。而且在掌管这个超级规模基金之前,他管理的基金规模都在几十亿左右。
从普通的基金购买者来看,他们似乎对公募基金存在不小的误解。很可能他们把购买基金和西瓜的挑选要素搞混了——西瓜很大成熟的概率就高,单只基金很大可不一定收益就高。
另外,人们大概也误解了新基金的稀缺性——基金销售者大概也是这么鼓吹的,现在不上车,就耽误了今年赚钱啊!
但事实是,如果想通过公募基金这种形式投资股市,根本不会受到基金公司发不发新基金的限制。你购买任何开放式股票基金都可以的。而且相对来说,一个运营时间比较长的基金可参考指标更多,从购买者的角度讲,他的非系统风险更小。
超级规模的主动型基金的确是个坏东西。从系统性这个层面也是。
超级规模的基金更容易在股市上形成基金的“抱团效应”——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更有钱,也更容易对市场进行操控。
通俗的讲,所谓的基金“抱团效应”就是公募基金变成了庄家,这在系统上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监管者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一方面增加基金的总量,另一方面对单个基金规模做出限制。这样众多公募基金之间的利益足够分化,抱团坐庄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自然就消褪了。
这么看来,超级规模主动型基金对市场,对投资者,甚至对上市公司都不是个好东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