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的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他的狂草辨识度高吗?
宋代涌现了很多文人才子,几乎都是文化与书法兼修的,文人没有不会书法的,会书法没有不会诗词文赋的,耍笔杆子都是牛气哄哄的,我们之前分享过欧阳修、范仲淹等书法,都是顶尖的大文豪,但是都有绝世的书法问世。
黄庭坚的草书有他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创新。我之前讲过李建中的书法,他就是缺乏创新,所以才被宋四家压住风头。我们看看苏黄米蔡的书法,各有千秋,又与众不同。只有创新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但是,创新又是很难的事情。黄庭坚的草书“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
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怀素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家贫,买不起纸张,只好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为了练字,还制作了一块漆盘。
唐大历元年(766年),怀素写《秋兴八首》。怀素此帖的书风,到这时还未发育成熟,而他的内心也处于彷徨阶段。无论是起笔、行笔、收笔,远还没有迈进晋人的门槛。
唐大历二年(767年),怀素南下到广州向徐浩学笔法。时徐浩去广州任刺史,此行目的并没有达到。同年冬或三年春,张谓奉诏回京任太子左庶子,于是怀素随同张谓一同进京。有幸见到王羲之、王献之作品,也鉴赏到《曹娥碑》。 在长安,怀素前后大约滞留了5年的时间。
他的草书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纸本、《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律公贴》《七帖》《北亭草笔》等。
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名帖。现为著名学者黄锦祥所藏。此帖字字独立少有连绵,笔画充满弹性和质感,笔锋万变法度严谨;通篇紧凑呼应一气呵成,是怀素晚年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得意作品,也是怀素唯一传世的小草真迹。
怀素创作的《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用笔瘦劲有力,一气呵成中不离法度,笔画干净利落,通幅神采飞扬。黄庭坚曾赞誉怀素说:“藏真妙于瘦”,反映出怀素在晚年里的书法仍然具有“瘦劲”飘逸的基本特征。
怀素“纸本”小草书法的最大特点是:一“瘦”,二“劲”,三“灵动”。既有《自叙帖》的劲爽之势,又有线条坚实而沉稳的质感,渊穆典雅意态万千。每一个字都可以作为小草的经典范字,这件作品有着“天下第一小草”的美誉。诗仙李白深爱其才,亲作《草书歌行》赞美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称其草书天下第一。
怀素的书法作品有什么特点?他的狂草辨识度高吗?
1.特点:怀素的草书狂放中带着一丝细节,勾勒出来的字迹给人一种温柔却汹涌的崇拜感。怀素的草书不同于其他草书。即使他的草书一气呵成,也能体会到内在的文人气息和外在的豪放。他的字体笔画精细,不像别人那么粗,给人一种陶醉的感觉。草书的气势一定要表现出来,所以怀素的草书苍劲有力,笔尖笔直挺拔,就像波涛汹涌而入,气势磅礴。怀素的草书刚柔并济,刚中有柔,千变万化中有一种固有的手法,就是法度。
2.通常怀素的《野草》是用篆书写的,所以他的人物都是又细又硬的。怀素还是一个叛逆的人,而在盛唐转向平淡无力的过程中,著名的王羲之的书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从而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但怀素并不在意这些,依然保持自己的风格,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最终成名。因为他和张旭一样喜欢喝酒,醉后狂写,成为和张旭齐名的书法家,被誉为“张殿苏矿”。
3.他的狂草辨识度高。怀素的草书叫“狂草”。用笔很厉害,手腕像环一样旋转。自由奔放的流畅,堪称一气呵成。怀素善于把中心笔的气势用做大草,如阵雨、旋风,气势十足,直到突然尖叫三五声,填平墙壁千言万语。虽然很迅速,但是整个飞草里都能找到怀素,失误很少。比起很多书的混乱和遗漏,好多了。是一株懂得怀素的野草,虽千变万化,却不离魏晋。怀素的草书写的是篆书,内转,细硬,柔韧,抑扬顿挫,用笔迅速,气势磅礴。虽然很野,但并不是为了追求新奇而不顾规则。一般来说笔画多的字比较大,笔画少的字比较小,这就让他的字变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