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有哪些
育儿观念有哪些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育儿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自己优秀,把自己的很多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那么育儿观念和方式有哪些?下面我来分享一些育儿观念的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育儿观念有哪些1
古典音乐可提高智商
音乐可以丰富宝宝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多听古典音乐就能提高智商?其实这个结论是源于1993年美国的一项实验,在给学生听或不听莫扎克奏鸣曲的对比测试中,听组的考分要高于不听组而得出的结论,并且由此而被广泛传播开来。于是,专门播放给宝宝甚至胎儿听的古典音乐CD也纷纷出版。让妈妈们都相信,那些高雅音乐是可以提升孩子智力的。一项研究显示,让4~6岁的孩子学习一些乐器,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但究竟对孩子的智商有什么帮助,至今还没有定论。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从音乐中获益的话,还是建议在孩子年纪足够大后学习一门乐器。
手语益于孩子早说话
手语对帮助宝宝更早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有益的。但是专家认为,当父母对宝宝使用手语的时候,同时也在用嘴直接表达。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实际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交流的。这样看来,手语对宝宝语言表达仅仅起到的是一些积极的辅助作用。何况目前尚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早些说话、走路、识字对宝宝漫长的人生有多大的意义。不应把手语当作育儿的功利性手段,而应作为与宝宝进行亲子沟通的一种形式,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做更有利于父母和宝宝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交流。
学步车有助宝宝走路
一项研究证实,宝宝每使用24小时学步车,会使他独自站立的时间推迟3.3天。而且学步车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孩子容易在移动中发生磕碰或坠楼梯的事件。资料显示,在学步车盛行期间,美国每年有2.5万宝宝因此而发生意外伤害。由于学步车很容易成为危及幼儿安全的隐患,还是别用它,让宝宝从一开始就学习依靠自己的双脚和双腿站立和行走。
早入幼儿园不利成长
虽然有些研究证实,那些较早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会比那些呆在家中的孩子会多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但是,两种育儿方式并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孩子更多地走出家门之后,他们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实,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孩子成长中所遭遇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用同一标准去量化不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事实证明,在任何一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只要他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就会过得很开心。所以,不必太过于忧虑孩子是否过早进入幼儿园,而是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的家庭,对你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方式。
电视影响宝宝专注力
曾有不少研究项目是围绕宝宝看电视与专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但是结论却大相径庭。美国的一项在3~4岁期间收看大量电视节目的宝宝中开展的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7岁时发生了注意力问题;但另一项研究结论却持相反意见,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尽管如此,电视所带来的其它负面影响还是存在。因为宝宝还不能准确地区分电视里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看电视会占用宝宝很多用来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交能力的时间。
育儿观念有哪些2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宝宝周围总是围着很多家长,嘘寒问暖,关心的无微不至,宝宝一有哭闹,往往是 家长第一个冲至宝宝面前哄抱孩子;而外国家长则是聚在一起聊天,喝咖啡,对于宝宝的所作所为显得漫不经心。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而 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以守护者的姿态时刻看护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宝宝们能通过自己动手劳作,从中得到快乐,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不断尝试、失败、调整、再尝试。最终,宝宝会明白如何通过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能看到有外国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做简单的木工修理,粉刷房屋等劳作。而 家长甚少让孩子动手做家务,特别是上一辈的老人会觉得让这么小的孩子做家务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 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
天马行空是孩子想象的乐园
谁说绘画只能用纸和笔?在 艺术课上任何东西在孩子手中都能成为作画工具。他们可以选择站着、坐着、趴着,甚至是踩在器材上任意涂鸦,挑战身体的控制力,欣赏自己的“大作”。而 家长多半会制作、反对孩子的这种涂鸦,他们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并且会把衣服和家里弄的脏乱不堪。其实我们看孩子的自由涂鸦,也许只是一堆乱糟糟的线条和圆圈,但在孩子眼里,每一个意象都是情感的表达,每个线条和圆圈都有自己的意义。 而正是这种涂鸦会带给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唤醒孩子的兴趣,尽情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