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可不能经常送!
来也有一定时间了,终于发现一个好的题目带来的阅读量远比好的内容多得多。我觉得我也开始要学会变通起来。一开始我的文章都是叫什么《注意力和意志力》之类的文绉绉的名字,似乎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我也很纠结,毕竟我确实不想成为一个标题党,我还是希望我的标题能够真正表达出我想要说的东西!
所谓送礼物,其实可以抽象地替换成惊喜。感到惊喜这一功能我相信是系统1(不知道什么是系统1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 置顶文章 )的工作。因为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个惊喜,也许从你接触到这个惊喜到你面露惊讶的时间只有一刹那,你说你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表现出来的惊喜,我不相信!
这是在《思考,快与慢》(以下简称《思》)中的一句话。怎么理解呢?意思是说,当你的系统1随着你年岁的增长,它接触外界的事物越来越多,就会形成一个“常态世界”。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认得你爸是你爸,你妈是你妈对吧。当你见到你爸爸,不论你喊他爹还是喊爸爸,都是下意识的行为,因为系统1已经将你眼前的这个人归入到你的“常态世界”里面去了,并将这个人套上“爸爸”的头衔。再举个例子,当你一觉醒来,走出房门,恰巧你的妈妈也走出房门,你的内心毫无波动,因为家里出现妈妈是“常态”。但如果你看见的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你的系统2就会被紧急调动起来:这是谁?为什么在我家里?我要怎么做?这是因为系统1检测到了“陌生人在我家里”这个反常态的状况,它不能解决,于是唤醒老大哥——系统2——来解决这个问题。
系统1对反常态的问题反应是异常迅速的。就如一个男人跟你说:“我怀孕了!”系统1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察觉出不妥。
说回送礼物,首先, 送礼物不能规律地送 。系统1对个人世界的构建会自然而然地将恋爱和送礼物联系起来,所以说当一个人(特别是女生)处于恋爱关系之中,对方送礼物给自己就会变成一种期望。这里说的期望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期望,这里的期望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在某些情况下,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得积极。消极的期望就好比一对情侣中的女方并未希望过男方送礼物给自己。但在某一天,男方送了一份礼物给女方,过了一个月之后,在同一个日期又送了一份礼物给女方。可能这只是凑巧,可能这两次送礼只是男方的随性而为,但此时女方很有可能在想:下个月的这一天他会送什么礼物给我呢?这时候,女方消极的期望就转变成了积极。
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这正是因为系统1的构建的“常态世界”发生了变化。一开始只是将恋爱和送礼物很微弱地联系起来,到后来男方的两次送礼物则加强了这种联系,让送礼物这个行为打上了一个日期标签,从而将送礼物“常态化”。不幸的是,当女方对礼物的期望变成积极之后,男方停止送礼物,会引发女方的不满和猜度,因为系统1检测到了反常态的现象并且唤醒了系统2。
其次, 送礼物不能频繁地送 。反复出现的惊喜可能不会让人感到那么惊喜。试想象一个情景,你正在外出旅游,在旅途中你遇见了一位朋友,他乡遇故知,大家都感叹缘分的奇妙。当你结束了旅程,第二天在一家电影院中又再次遇见这位朋友,这时候反而没有第一次那种惊喜了。因为系统1通过这两次的相遇,产生了“只要出门就能遇见这位朋友”的想法,尽管系统2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可笑,毕竟单纯从概率上来说,在两个不同地方遇到同一个人的概率比第一次遇见小得多。但即便如此,系统1依然是这么认为的。
送礼物也是一个道理。送礼物无非就是想让对方感到惊喜,但一旦对方的系统1将送礼物这个行为常态化了,你的礼物就收效甚微了。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每一份礼物都能达到应有的惊喜效果,请务必记住不要送得太频繁了(土豪随意)。
常态理论 (Norm Theory),这是《思》中提到的一个名词。老丹用常态理论来解释了系统1构建的世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有的错觉是可以用常态理论来解释的。也许大家都听过或者看过这么一个整蛊方法:两个人站在路的一左一右,蹲下并作出手里扯着一根线的动作。然后预先找几个人假装跨过去,接下来毫不知情的人即使看不到实实在在的线,也会老老实实地跟着跨过去。这就是错觉:明明没看见线,却依然选择跨过去了。系统1观察到前面的几位跨过去的人,就会构建出“的确有一根线”这种想法,这时候就算系统2说“没有线!根本看不到!”也是没有作用的。
有的常态,并不是系统1“亲眼所见”的,而是系统1“推理”出来的。假如观察一家餐厅,你看到一个顾客走出来,表情厌恶,你会觉得不正常。接下来看见第二个、第三个顾客也是同样的表情走出来,此时你不会再感到惊讶了,因为系统1自动将这三个客人联系起来,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家餐厅一定很难吃。但其实将三个顾客单独拿出来,每一个都是不正常的表情。这时候系统1并没有真的吃过这家餐厅,但是有人问起的时候,你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家餐厅不好吃的!”
系统1建立出来的常态标准在交流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规范作用。请看以下句子:小恐龙踩死了一只大麻雀。在这句话中,大和小这两个形容词并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因为每个人的常态标准中,麻雀和恐龙都有着模糊但很明显的体型范围——即便再小的恐龙在你脑海中的形象也不会比一只麻雀小。比如说到“桌子”一词,即使我不加形容,你也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平的、四只脚、能放东西。再如说到“太阳”,就会想到:圆的、热、发光、东边升起。
也许来看这篇文章的人大多是更关心“礼物应该怎么送”这个话题,但老实说我真正想表达的恰恰就是除了这个话题之外的文字。对我来说,礼物怎么送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东西。只有明白这后面的道理才能将这些东西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