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哲学思想之:有与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限和无限
“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这是李小龙截拳道及其哲学思想的主线和核心。可以说是在中国道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诸多武术思想的一门新思想。在道家思想中主要讲究的是如水的哲学,那么李小龙的截拳道其中同样也包含这种思想。
李小龙一生致力追求一种能如水一样无任何限制的运用自己身体的一切忠实表达自我的思想。在《李小龙传奇》中最后几集中,叶问逝世后李小龙在其师傅墓前有这样一段自述:“我一边要全力打破咏春拳的樊篱,一边又将我自己围在了一个新的樊篱中,我的截拳道不是一个新的樊篱吗?我一边想要抛弃那些虚无的,还有假惺惺的所谓的忠,所谓的孝,可是,我在忠孝面前感觉到非常的痛苦,难以自拔....”.而这段话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思想的一个侧面反映,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时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对生活在那个世界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他们之间总有一堵墙,关键是能不能打破这堵墙,而这堵墙便是一个界限,生活在这个界限内的人认识到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当然这样绝对不是说生活在这堵墙之外的人所认识到的一切是无限的,他同样是有限的,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有限和无限。正如数学中的无穷小量一样,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别,人头发丝的直径和铁丝的直径便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李小龙始终在不断打破种种有限,认为最终会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限,他无疑是一个纯粹的完美主义者,将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以无法为有法”同样如此,兵法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又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对于如何处理化解外在的一切事务,有限的方法显然不足以面对无限的困难,只有打破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能在无限的困难扑面而来之时做到如水一般自如才是真正的“有法”,但要达到这种高度是极其艰难的,而一旦达到要么永恒要么灭亡,一个事物达到极点往往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是事物自身的矛盾转化。所以,有限的极点是无限,无限的极点便是有限。所谓“无中生有”,这种“无”不是绝对的一般意义上的无,而是某种无法感知,只能悟到的“有”。
事物是由质和量两部分共同存在的,质往往通过量表现出来才被人所认识掌握,量的直观性使得人最先研究它,在对量的不断深入研究过程中,人逐渐从其中得到诸多研究量及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方法,这些方法又不断积累,对于处理量的问题也必然有了更多的途径,而对这些方法的研究也必然更加深入,最终将这些对方法的研究上升为一种理论,在理论层面再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方法论及其自身的哲学思想。量的研究使数学这门学科得以建立,它是一门研究量的关系和空间结构的学科,前者又在数学中成为代数学,后者成为几何学,代数以数为研究核心,几何以图为其核心。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和行有这样一句话:“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正如感性和理性一样,需要相互配合,恰到好处,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过于感性便难以精细的分析,过于理性又难以品味七情六欲。
在物理学中,事物的量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质量m其本质是什么?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中将其拆解开来看,质量即是能量,能量即是质量,质量是能量的聚合,能量是质量的分裂,一个事物的消失并不是完全没有,而是化为了能量,同样的“人到底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再是绝对无,人作为事物同样来自能量的聚合,佛法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相即是空相,空相即是色相。能量是种神秘的东西,一切存在都是能量变化的结果,而“无中生有”,这个“无”是能量甚或其他的“有”。
无限和有限,客观的存在是有,但对于无的认识总是要建立在有的基础之上,离开有去谈无,这无疑是一种扯淡,对于无往往似有非有,对无不能绝对,因为往往“无中生有”。诚然,对无限的认识总是以有限为基础,有限中包含无限,无限中包含有限。一个事物的量是有限的,但是细分起来却是无限的,比如1是有限的,但永远也分不完,若这个极限是0,那么只能无限趋近,却无法彻底分至0,一旦分至0,那么性质便截然不同,量变的结果是质变。对与极限的认识催生了微积分的出现,困惑牛顿的流量“瞬”和0的关系,如何将“瞬”转换为“0”,由于辩证思维的缺乏,处理这个难题便无法可依,只能在定性层面徘徊,而无法在定量层面做出直观的解释。有限和无限这对矛盾可以转化,将无限视为有限,这个问题便豁然开朗,但恰恰难在如何将无限视为有限,更不去谈如何用其来处理问题。
微小的变化是矛盾初显的征兆,由不变到变本身便是矛盾的转化,在这个微小的变化层面去研究问题,可以视变为不变,变化是一个过程,不变是结果也是开始。
“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这是李小龙截拳道及其哲学思想的主线和核心。可以说是在中国道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合诸多武术思想的一门新思想。在道家思想中主要讲究的是如水的哲学,那么李小龙的截拳道其中同样也包含这种思想。
李小龙一生致力追求一种能如水一样无任何限制的运用自己身体的一切忠实表达自我的思想。在《李小龙传奇》中最后几集中,叶问逝世后李小龙在其师傅墓前有这样一段自述:“我一边要全力打破咏春拳的樊篱,一边又将我自己围在了一个新的樊篱中,我的截拳道不是一个新的樊篱吗?我一边想要抛弃那些虚无的,还有假惺惺的所谓的忠,所谓的孝,可是,我在忠孝面前感觉到非常的痛苦,难以自拔....”.而这段话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思想的一个侧面反映,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时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对生活在那个世界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他们之间总有一堵墙,关键是能不能打破这堵墙,而这堵墙便是一个界限,生活在这个界限内的人认识到的一切都是有限的,当然这样绝对不是说生活在这堵墙之外的人所认识到的一切是无限的,他同样是有限的,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有限和无限。正如数学中的无穷小量一样,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别,人头发丝的直径和铁丝的直径便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李小龙始终在不断打破种种有限,认为最终会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限,他无疑是一个纯粹的完美主义者,将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以无法为有法”同样如此,兵法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又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对于如何处理化解外在的一切事务,有限的方法显然不足以面对无限的困难,只有打破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能在无限的困难扑面而来之时做到如水一般自如才是真正的“有法”,但要达到这种高度是极其艰难的,而一旦达到要么永恒要么灭亡,一个事物达到极点往往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是事物自身的矛盾转化。所以,有限的极点是无限,无限的极点便是有限。所谓“无中生有”,这种“无”不是绝对的一般意义上的无,而是某种无法感知,只能悟到的“有”。
事物是由质和量两部分共同存在的,质往往通过量表现出来才被人所认识掌握,量的直观性使得人最先研究它,在对量的不断深入研究过程中,人逐渐从其中得到诸多研究量及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方法,这些方法又不断积累,对于处理量的问题也必然有了更多的途径,而对这些方法的研究也必然更加深入,最终将这些对方法的研究上升为一种理论,在理论层面再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方法论及其自身的哲学思想。量的研究使数学这门学科得以建立,它是一门研究量的关系和空间结构的学科,前者又在数学中成为代数学,后者成为几何学,代数以数为研究核心,几何以图为其核心。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和行有这样一句话:“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正如感性和理性一样,需要相互配合,恰到好处,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过于感性便难以精细的分析,过于理性又难以品味七情六欲。
在物理学中,事物的量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质量m其本质是什么?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中将其拆解开来看,质量即是能量,能量即是质量,质量是能量的聚合,能量是质量的分裂,一个事物的消失并不是完全没有,而是化为了能量,同样的“人到底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再是绝对无,人作为事物同样来自能量的聚合,佛法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相即是空相,空相即是色相。能量是种神秘的东西,一切存在都是能量变化的结果,而“无中生有”,这个“无”是能量甚或其他的“有”。
无限和有限,客观的存在是有,但对于无的认识总是要建立在有的基础之上,离开有去谈无,这无疑是一种扯淡,对于无往往似有非有,对无不能绝对,因为往往“无中生有”。诚然,对无限的认识总是以有限为基础,有限中包含无限,无限中包含有限。一个事物的量是有限的,但是细分起来却是无限的,比如1是有限的,但永远也分不完,若这个极限是0,那么只能无限趋近,却无法彻底分至0,一旦分至0,那么性质便截然不同,量变的结果是质变。对与极限的认识催生了微积分的出现,困惑牛顿的流量“瞬”和0的关系,如何将“瞬”转换为“0”,由于辩证思维的缺乏,处理这个难题便无法可依,只能在定性层面徘徊,而无法在定量层面做出直观的解释。有限和无限这对矛盾可以转化,将无限视为有限,这个问题便豁然开朗,但恰恰难在如何将无限视为有限,更不去谈如何用其来处理问题。
微小的变化是矛盾初显的征兆,由不变到变本身便是矛盾的转化,在这个微小的变化层面去研究问题,可以视变为不变,变化是一个过程,不变是结果也是开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