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郑板桥《题竹图题诗》赏析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很长,《潍县蜀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署:衙门。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牵动情怀。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理庵,汉族,江苏兴化人。
他在康熙年间考取秀才,在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43岁时中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赏析
这首诗的另一个题目《潍县蜀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任山东维县知县时所作。古代科举同榜考取的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清代巡府又称中丞,“大”表示尊敬之意。这首诗是题在送给 包括 的一幅《风竹图》画上的题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读罢整首诗,一位爱民忧民的父母官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在衙门的居所休息,躺在塌上听到自己栽种的竹林沙沙作响,仿佛听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说明诗人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对民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有如此联想。
由此引出第三句,做为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小官吏们,要细细体察民情, 因为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啊。尾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语双关,由竹始,由竹终,首尾呼应,是题画诗的佳作。
竹子也是隐含诗人的自喻,具有高洁的品格和气节。做为知县,虽然位卑言低,却对天下苍生深怀悲悯之心,把他们的事时时放在心上。
郑板桥确实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受到百姓的拥戴。后来因为擅自开仓济民,被污告,愤而罢官。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
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很长,《潍县蜀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署:衙门。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牵动情怀。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理庵,汉族,江苏兴化人。
他在康熙年间考取秀才,在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43岁时中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赏析
这首诗的另一个题目《潍县蜀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任山东维县知县时所作。古代科举同榜考取的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清代巡府又称中丞,“大”表示尊敬之意。这首诗是题在送给 包括 的一幅《风竹图》画上的题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读罢整首诗,一位爱民忧民的父母官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在衙门的居所休息,躺在塌上听到自己栽种的竹林沙沙作响,仿佛听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说明诗人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对民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才能有如此联想。
由此引出第三句,做为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小官吏们,要细细体察民情, 因为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啊。尾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语双关,由竹始,由竹终,首尾呼应,是题画诗的佳作。
竹子也是隐含诗人的自喻,具有高洁的品格和气节。做为知县,虽然位卑言低,却对天下苍生深怀悲悯之心,把他们的事时时放在心上。
郑板桥确实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受到百姓的拥戴。后来因为擅自开仓济民,被污告,愤而罢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