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拖延症怎么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一:小学生如何战胜拖延 小学生如何战胜拖延
这两天,朋友圈里,有人在忙着帮孩子写作业,有人发牢骚,为哄孩子写作业,经历了狂暴的一晚。说到假期作业的拖延,记者也一瞬间回到了学生时代,都是过来人啊,谁没经历过。
有人说“拖作业是常态,不拖作业是变态”,虽然记者心里也赞同,但作为一个未来也要管孩子作业的妈妈,还是真心希望能帮孩子建立更好的学习习惯,不用像朋友圈里那位妈妈,每个开学前都要经历狂暴的夜晚。
赶作业
妈妈和儿子斗智斗勇
下周就要开学了,可儿子的作业还没完成。这两天,楠楠妈跟儿子之间围绕作业的斗争,每天都在上演。
前两天,她在朋友圈里,记录了其中一次“斗争”――
着急:做五页口算,马上开学要来不及了。
半小时过去,(儿子)做了5题目。
上火:你太磨蹭了,加法你熟练,妈妈帮你做;减法你自己做,这样你一半我一半,今天晚上做10页。
又半小时过去了,(儿子)才做一页。
忍气利诱:晚上如果能完成减法,送半小时电脑时间。
又半小时,五题。
发火了:你不用做了,开学交白卷吧。
(儿子回答)好,这是你说的,我不用做了。
这段话记者看了三次,每次都忍不住想笑。熊孩子赶作业,真是让人又好笑又好气,很多有孩子的家长看了,也是心有戚戚吧。
人人都爱拖延
这不是一种病
其实,别说孩子,大人也一样,每天都在拖延。就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记者本人也是在不断地刷网页、喝水、找零食。
据调查,85%~90%的大学生有拖延的习惯,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72.8%的人认为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历史上,达芬奇是经常被提到的“拖延症”患者。他的《蒙娜丽莎》画了4年,《最后的晚餐》画了3年,他留下一大堆未完成的画作,也是拖延的关系。
还有大文学家雨果,为了克服拖延,他甚至强令自己赤身裸体写作,让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来。
根据美国心理治疗专家《终结拖延症》作者威廉・克瑙斯引述,研究拖延的第一本专著是1971年由里根巴赫写的。但实际上,你不可能找到这本书,因为它从未出版过――有关拖延的著作本身,也被“拖黄”了。
在这个“精神病有N多款,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时代,拖延也被冠上了“症”,在当当网上输入“拖延症”,可以查到330多本书,有针对小学生的,也有针对白领的,有心理学研究,还有时间管理策略,五花八门。
但是,浙江省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陶明教授告诉记者,拖延症并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它不是一个严格的医学术语。
“拖延症是个网络新词,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病。”陶教授说,现代社会节奏快,到处都有承诺、期限,这就给拖延现象产生提供了机会。
拖延像感冒
没责任感的小屁孩大事也会拖
老老少少,人人都爱拖延。但是陶教授说,大人和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
“大人的拖延,工作压力、无价值感、对刻板工作的厌倦,可能会让人想要拖延,但大人有责任感,对一些重要事情,一般不会拖。”陶教授说,小孩子,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通常还没有建立这种责任感。
他分析,孩子假期作业拖延,可能有那么几个原因:
1、放假以后控制能力差,无法控制各种诱惑。假期作业最大的诱惑,大概是电视、电脑和游戏。而计划性好的孩子,往往不会拖延。
2、执行力差。开学前,同学打听一圈,大家都没做好,那我也不着急了。陶教授发现,有这种调皮心态的孩子挺多,所以拖到开学都没做,爹妈急,他不急。
3、没有价值感。其实有些作业并不难,但让孩子老老实实坐着做5页加法,他可能会觉得乏味,没有兴趣,所以就想拖。
“当然,每个孩子......>>
问题二:学习拖延症怎么办 其实你应该已经发现:拿手机瞎逛的时候,你并非很开心。换言之:并非手机太好玩了才使你拖延,而是“好好学习”太令你害怕了。关键是你要知道是什么使你如此“害怕”好好学习。
所有拖延症的患者都不是拖延所有的事情,而是单单拖延某些事情。你一定也会发现,肯定有一些事情你很乐意去做,而且这些事情很重要。所有你拖延的事情都有同时两个特征:1 你觉得你必须做好 2 你现在还暂时做不好,或者你自己认为还做不好。反之,1 你如果不觉得你必须做好,那么可以随便对付一下,就不会拖延,2 如果你觉得你很擅长,或者很享受做这件事,你也不会拖延。
比如你想好好学习,你一定觉得好好学习很重要,并且你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效率很低,或者没有学好(其实并不一定真的不好,而是你的要求太高)。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建立一种定式思维:学习=挫败感。于是你会千方百计找机会逃避学习,逃避挫败感带来的强烈不舒服。
为了打破这种怪圈,也相应从两方面着手:1 是否必须做好“好好学习”这件事?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并非每次学习必须求全责备,偶尔效率低一些,没有进展很正常。2 你是否真的每次学习效率很低,收获很小?――答案是NO,每次学习都会有收获,不要怕效率低,很多科学家都是花一辈子才完成一件事,关键是你去做。你也许和你某些同学比,单位时间没有他看的书页书多,做的题数量多。但不代表你真正的效率低,在效率方面,不必做到最好,只要中等,并加以坚持,足够你脱颖而出。
这仅仅是理论上的。为了摆脱拖延症,要一点点来。在你每次要拖延的时候请记住:“做不做”比“做得好不好”更重要。只有你做了,下次才能做得更好。这样,慢慢就摆脱拖延症了。
问题三:孩子做作业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孩子做作业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词的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
几乎是相同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交替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拖延更多被译成“罪过(sin)”,直到工业革命后,拖延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不过“拖延症”正式成为病症,国外的研究不过才一二十年。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这种时候,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折叠编辑本段形成原因
一个人认为自己5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离期限还有15天的时候一点不着急,直到最后只剩5天了才开始。 这种紧迫感和焦虑往往促发人的斗志,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有做事情的状态。最后拿到成绩的时候,成绩往往不是很差,这样子就强化了自己最适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心态,并且对以后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研究
折叠专家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系的教授安吉拉认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形”属于消极的拖延。在《对拖延的再思考:态度和行为中”积极拖延”的正面效果》一文中,她将拖延区分成两种状态:消极拖延和积极拖延,相比之下,后者往往更喜欢在压力下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做出更深思熟虑的决定,并更及时地实行。
除了焦虑和逃避控制,常与拖延联系起来的,还有完美主义。法拉利教授认为,某些拖延行为并非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够努力,而是某种形式的完美主义或求全观念的反映,他们共同的心声是”多给我一些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
关于“拖延症”的研究也处在“拖延”中。国外对“拖延”的研究也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国内则一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关于“拖延”的界定,一直没有一个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定义,也从未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论。但拖延无时不在。
折叠生理学根源研究
关于拖延的生理学根源研究,目前(指2009年)大多围绕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这个脑区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比如计划、冲动的控制和注意力,还起到过滤器的作用,降低来自其他脑区分散注意力的 *** 。前额叶皮层的损伤或者低活动性,会导致过滤杂扰 *** 的能力降低,进而使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变差。
折叠拖延症的类型
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系的教授安吉拉将拖延区分成两种状态:消极拖延和积极拖延,相比之下,后者往往更喜欢在压力下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做出更深思熟虑的决定,并更及时地实行。
弗拉里博士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拖拉者:
* 鼓励型,或者说找 *** 型,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 ***
* 逃避型,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
问题四:学生拖延症怎么治的建议 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吧,有明确的目标,拖延症也就随之解决了。
问题五:拖延症怎么治 首先我认为 你应该看看这本书《精神焦虑症的自救》本书作者,克莱尔・威克斯博士,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神经学科医生。
首先,我想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六次采访(英格兰1983年)
访谈一 模式
访谈二 焦虑状态
访谈三 神经性疲劳
访谈四 恐惧症、强迫症和恐旷症
演讲访谈卷新版旧版对比图
访谈五 抑郁访谈六 恢复过程中的复发保持平和心
重新找回自己因问题、悲伤、内疚或羞耻感而变得复杂的神经疾病如何治疗变得复杂的神经疾病问题悲伤内疚与羞耻感强迫症失眠清晨恐惧感抑郁丧失信心社交恐惧症回家困难焦虑三大法宝:工作、勇气、信仰该做的和不该做的给害怕再次患病之人的寄语给患者家属的建议什么人容易患神经疾病
本书是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的档案干部岗位培训教材。根据其内容和特点,同样可供普通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和文秘、图书或信息管理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克服压力、战胜恐惧;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问题六:面对有拖延症的学生有什么好方法 专注程度是先天气质加上后天教养所致,纵使每个孩子不一样,但只要不是患有注意力缺失,都能够透过一些策略,协助他建立专注学习的习惯。
策略1 找到适合孩子的专心方式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专心风格”,有时候“学习不专心”是孩子的专心风格和读书方法配合不良所致。
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指出,有些孩子需要规矩安静的学习环境;有些孩子动来动去比较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傍晚学习效果奇佳。
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候群(ADD),目前担任儿童美语教学教师的徐玮均说,图像能力佳的她喜欢将听到或看到的事情画下来,一图像化就记在脑海里了。另外,她曾为阅读文章总是跳来跳去困扰不已,后来“一把尺就解决了”,她将尺放在正阅读的那一行字下,读完一行再往下挪。
就读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特教所、曾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秦郁涵就打趣说,她发现自己蹲着读书的时候最专注,而且屡试不爽。
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如果孩子透过听觉吸收信息的效果比较好,父母就仔细讲述或用关键词口诀协助他学习;做功课时,提醒他将题目念出来。
对视觉较敏锐的孩子,父母尽量用多一点图形、文字或手势帮助他理解,写笔记也是不错的方式。有些孩子需要依赖实际体验,父母就将概念具体化,例如学习重量时,准备三百克和一公斤的物品,让孩子实际提提看,感受两者的差异。
要让孩子体会自己的专心状态,创造他的美好经验,父母可先从游戏开始。彩虹爱家协会社工主任钟美慧建议,从孩子“做起来很快乐”的事开始,拼图、组合玩具、书法、围棋都好,借着专心投注一件事的美好经验为起点,让孩子感受到专心的好处。当孩子无法体会什么是专心时,过往经验有助于他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最专心。
专心风格,因人而异,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宽心,不要预设什么样的方式才正确,当孩子说“我听摇滚乐时最专心”,别急着否定他,允许他做实验,和他一起找寻专心风格。
策略2 安排工作的优先级
太多作业会造成孩子不知从何开始的困扰,每天不妨花五到十分钟,检视要做的功课,列出优先级,按顺序完成。
对于不容易专心的孩子,从简单、有趣先着手,让他对接下来的工作产生信心,但要避免把最多、最难的部分留到最后。徐玮均让自己进入状况的方式是,先做比较喜欢科目,十分钟后比较专心了,再处理难的。
目前在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修读博士的周育如,从小教女儿列待办列表,并把列表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在前面打勾,享受一一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清单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孩子为了过多信息感到千头万绪时,清单可以协助他回到该做的事情上。
策略3 将困难工作分段完成
把看似复杂、冗长的工作切割成很多个容易掌控的过程,可避免让孩子感觉做功课是没完没了的事。
从事青少年及儿童咨询工作多年的杨俐容回忆,她的二女儿是个注意力“不容易持续,却容易被新事物分散”的孩子,她观察女儿每次写国语作业,前两行都非常工整漂亮,第三行开始龙飞凤舞,便使用“分散练习”的策略:每写完两行就鼓励她,“你写得真棒!”让她休息一下再继续,或是转换其他作业。
杨俐容提醒,每段工作间的休息可以喝水、聊天,但不要做堆积木、画图这类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以免孩子无法再回到功课上。
“分段真的很重要,一次给少一点,让他能够做完,他才会想挑战更难的工作,如果你给太多,孩子觉得不可能,就干脆放弃了。”徐玮均强调。
策略4 建立自我监督的机制
父母终究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主动且乐于学习的人,让专注学习从“他控”发展到“自控”。孩子必须要了解自己如何学习、什么状况下不专心,并调整读书策略。
杨俐容的经验是,从女儿小一开始陪伴,小二......>>
问题七:我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有人统计,有拖延症的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更高职业地位。当然并不是拖延症使他们事业成功,而是事业可能成功的人才更有压力和追求完美的心态,而使他们容易患拖延症。所以至少说明你很可能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基础条件。
拖延症的认知误区在于追求完美。所以当你觉得“等一等再办可能让事情办得更好”的时候,问自己一下“现在就办,是否一样可以做得一样好?”如果是,现在就办吧。即使你确实觉得等一等会办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现在就办,至少可以多办一点事情,量的积累也可以产生质的飞跃。”如果真的最后一刻都能顺利完成,而且完成得不错,为什么还要提前准备呢?
拖延症的情绪基础是焦虑,就是过分担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胁。焦虑情绪有其进化上的优势,有人统计,换焦虑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于意外事故,因为他们总是对周围保持警觉。但是过度的警觉只是浪费了大量心理资源。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处于无意义的焦虑的时候,要放松一下,往往会减少拖延。
拖延症的身体基础是疲劳。当你觉得疲劳的时候,自然会把事情向后拖。疲劳有真的疲劳和焦虑产生的疲劳,前者要靠锻炼身体,后者要靠科学地放松。对于成年人,锻炼身体带来的收益不会马上见效,甚至短期会让自己更疲劳,应注意坚持,增加有氧运动。
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虑,锻炼身体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往往不会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其实现代社会里,应该做的事情要多于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应该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欢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
问题八:三年级孩子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家长怎么办 专家观点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德育副校长王琳娜:写作业拖沓、不抓紧时间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其实每个孩子拖沓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生理上发育相对稍晚,运动知觉、听知觉和视知觉、思维、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是影响孩子学习效率的因素。比如运动知觉里的大肌肉运动技能和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小肌肉运动技能不佳的孩子,手指握笔易疲劳,书写速度相对较慢;大肌肉运动技能不佳的孩子,坐的时间长了就容易疲倦;视知觉尤其是视觉宽度和视觉记忆不佳时,孩子容易出现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的现象;视动协调不佳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漏、添、改字的现象;思维能力不佳更易在理解、分析、应用上出问题。当然,注意力是最基础的,也是学习的基础。
但是据我观察,这种情况的孩子比例不算很高,更多的孩子写作业拖沓另有原因。这里分享一个例子:小M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爸爸是个医生,也是一家之主,认为睡眠最重要,严格要求孩子晚上8点30分必须睡觉。妈妈平时负责小M的学习,除了学校留的作业,还经常“有心”地从网上、朋友孩子处搜集各种试卷练习作为补充,可是面对每天写个作业动辄几个小时的小M,妈妈急得催了又催,可学校的作业都得快9点才能写完,爸爸不干了,要求睡觉,妈妈急,必须写完,家里的战争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个例子其实很有代表性,而小M拖沓的真正原因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
其实,由于每天回家后的时间都被强势的爸妈安排,她是在用拖沓来把控有限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会儿看两眼电视,一会儿又喝水、上厕所。虽然一分钟、两分钟,总之是她自己做主的啊。在了解了家里的情况后,我给她妈妈、爸爸提了建议,郑重而平和地跟孩子做一次谈话,第一:告诉孩子,从回家到睡觉前的时间都属于你自己,爸爸、妈妈不再帮你安排了,做作业用的时间长,玩的时间就短。第二:作业是你自己的事,妈妈不再帮你检查,自己对自己负责。第三:爸爸、妈妈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开始的几天,小M的起色不大,但是爸爸、妈妈忍住了,信守诺言真的没有要求她做什么。大概一周后,情况开始好转,在尝到抓紧时间做作业的甜头之后,小M的进步逐渐明显。现在,她不仅做作业又快又好,还喜欢上了写科幻小说,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写上一些。她把自己睡觉的时间定在了晚上9点15分,在这之前,她会安排自己躺在床上看15分钟书,有时则是戴上耳机听上几首歌。自己做主的感觉很爽,但她也体验到了责任以及更多的东西。
这两天,朋友圈里,有人在忙着帮孩子写作业,有人发牢骚,为哄孩子写作业,经历了狂暴的一晚。说到假期作业的拖延,记者也一瞬间回到了学生时代,都是过来人啊,谁没经历过。
有人说“拖作业是常态,不拖作业是变态”,虽然记者心里也赞同,但作为一个未来也要管孩子作业的妈妈,还是真心希望能帮孩子建立更好的学习习惯,不用像朋友圈里那位妈妈,每个开学前都要经历狂暴的夜晚。
赶作业
妈妈和儿子斗智斗勇
下周就要开学了,可儿子的作业还没完成。这两天,楠楠妈跟儿子之间围绕作业的斗争,每天都在上演。
前两天,她在朋友圈里,记录了其中一次“斗争”――
着急:做五页口算,马上开学要来不及了。
半小时过去,(儿子)做了5题目。
上火:你太磨蹭了,加法你熟练,妈妈帮你做;减法你自己做,这样你一半我一半,今天晚上做10页。
又半小时过去了,(儿子)才做一页。
忍气利诱:晚上如果能完成减法,送半小时电脑时间。
又半小时,五题。
发火了:你不用做了,开学交白卷吧。
(儿子回答)好,这是你说的,我不用做了。
这段话记者看了三次,每次都忍不住想笑。熊孩子赶作业,真是让人又好笑又好气,很多有孩子的家长看了,也是心有戚戚吧。
人人都爱拖延
这不是一种病
其实,别说孩子,大人也一样,每天都在拖延。就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记者本人也是在不断地刷网页、喝水、找零食。
据调查,85%~90%的大学生有拖延的习惯,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72.8%的人认为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历史上,达芬奇是经常被提到的“拖延症”患者。他的《蒙娜丽莎》画了4年,《最后的晚餐》画了3年,他留下一大堆未完成的画作,也是拖延的关系。
还有大文学家雨果,为了克服拖延,他甚至强令自己赤身裸体写作,让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来。
根据美国心理治疗专家《终结拖延症》作者威廉・克瑙斯引述,研究拖延的第一本专著是1971年由里根巴赫写的。但实际上,你不可能找到这本书,因为它从未出版过――有关拖延的著作本身,也被“拖黄”了。
在这个“精神病有N多款,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时代,拖延也被冠上了“症”,在当当网上输入“拖延症”,可以查到330多本书,有针对小学生的,也有针对白领的,有心理学研究,还有时间管理策略,五花八门。
但是,浙江省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陶明教授告诉记者,拖延症并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它不是一个严格的医学术语。
“拖延症是个网络新词,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病。”陶教授说,现代社会节奏快,到处都有承诺、期限,这就给拖延现象产生提供了机会。
拖延像感冒
没责任感的小屁孩大事也会拖
老老少少,人人都爱拖延。但是陶教授说,大人和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
“大人的拖延,工作压力、无价值感、对刻板工作的厌倦,可能会让人想要拖延,但大人有责任感,对一些重要事情,一般不会拖。”陶教授说,小孩子,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通常还没有建立这种责任感。
他分析,孩子假期作业拖延,可能有那么几个原因:
1、放假以后控制能力差,无法控制各种诱惑。假期作业最大的诱惑,大概是电视、电脑和游戏。而计划性好的孩子,往往不会拖延。
2、执行力差。开学前,同学打听一圈,大家都没做好,那我也不着急了。陶教授发现,有这种调皮心态的孩子挺多,所以拖到开学都没做,爹妈急,他不急。
3、没有价值感。其实有些作业并不难,但让孩子老老实实坐着做5页加法,他可能会觉得乏味,没有兴趣,所以就想拖。
“当然,每个孩子......>>
问题二:学习拖延症怎么办 其实你应该已经发现:拿手机瞎逛的时候,你并非很开心。换言之:并非手机太好玩了才使你拖延,而是“好好学习”太令你害怕了。关键是你要知道是什么使你如此“害怕”好好学习。
所有拖延症的患者都不是拖延所有的事情,而是单单拖延某些事情。你一定也会发现,肯定有一些事情你很乐意去做,而且这些事情很重要。所有你拖延的事情都有同时两个特征:1 你觉得你必须做好 2 你现在还暂时做不好,或者你自己认为还做不好。反之,1 你如果不觉得你必须做好,那么可以随便对付一下,就不会拖延,2 如果你觉得你很擅长,或者很享受做这件事,你也不会拖延。
比如你想好好学习,你一定觉得好好学习很重要,并且你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效率很低,或者没有学好(其实并不一定真的不好,而是你的要求太高)。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建立一种定式思维:学习=挫败感。于是你会千方百计找机会逃避学习,逃避挫败感带来的强烈不舒服。
为了打破这种怪圈,也相应从两方面着手:1 是否必须做好“好好学习”这件事?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并非每次学习必须求全责备,偶尔效率低一些,没有进展很正常。2 你是否真的每次学习效率很低,收获很小?――答案是NO,每次学习都会有收获,不要怕效率低,很多科学家都是花一辈子才完成一件事,关键是你去做。你也许和你某些同学比,单位时间没有他看的书页书多,做的题数量多。但不代表你真正的效率低,在效率方面,不必做到最好,只要中等,并加以坚持,足够你脱颖而出。
这仅仅是理论上的。为了摆脱拖延症,要一点点来。在你每次要拖延的时候请记住:“做不做”比“做得好不好”更重要。只有你做了,下次才能做得更好。这样,慢慢就摆脱拖延症了。
问题三:孩子做作业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孩子做作业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该词的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
几乎是相同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交替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拖延更多被译成“罪过(sin)”,直到工业革命后,拖延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不过“拖延症”正式成为病症,国外的研究不过才一二十年。
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这种时候,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期这样下来,尽管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折叠编辑本段形成原因
一个人认为自己5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离期限还有15天的时候一点不着急,直到最后只剩5天了才开始。 这种紧迫感和焦虑往往促发人的斗志,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只有在压力状态下才有做事情的状态。最后拿到成绩的时候,成绩往往不是很差,这样子就强化了自己最适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压的状态下工作的心态,并且对以后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研究
折叠专家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系的教授安吉拉认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形”属于消极的拖延。在《对拖延的再思考:态度和行为中”积极拖延”的正面效果》一文中,她将拖延区分成两种状态:消极拖延和积极拖延,相比之下,后者往往更喜欢在压力下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做出更深思熟虑的决定,并更及时地实行。
除了焦虑和逃避控制,常与拖延联系起来的,还有完美主义。法拉利教授认为,某些拖延行为并非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够努力,而是某种形式的完美主义或求全观念的反映,他们共同的心声是”多给我一些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
关于“拖延症”的研究也处在“拖延”中。国外对“拖延”的研究也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国内则一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关于“拖延”的界定,一直没有一个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定义,也从未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论。但拖延无时不在。
折叠生理学根源研究
关于拖延的生理学根源研究,目前(指2009年)大多围绕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这个脑区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比如计划、冲动的控制和注意力,还起到过滤器的作用,降低来自其他脑区分散注意力的 *** 。前额叶皮层的损伤或者低活动性,会导致过滤杂扰 *** 的能力降低,进而使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变差。
折叠拖延症的类型
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系的教授安吉拉将拖延区分成两种状态:消极拖延和积极拖延,相比之下,后者往往更喜欢在压力下工作,这样他们可以做出更深思熟虑的决定,并更及时地实行。
弗拉里博士定义了三种基本的拖拉者:
* 鼓励型,或者说找 *** 型,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 ***
* 逃避型,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
问题四:学生拖延症怎么治的建议 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吧,有明确的目标,拖延症也就随之解决了。
问题五:拖延症怎么治 首先我认为 你应该看看这本书《精神焦虑症的自救》本书作者,克莱尔・威克斯博士,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神经学科医生。
首先,我想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六次采访(英格兰1983年)
访谈一 模式
访谈二 焦虑状态
访谈三 神经性疲劳
访谈四 恐惧症、强迫症和恐旷症
演讲访谈卷新版旧版对比图
访谈五 抑郁访谈六 恢复过程中的复发保持平和心
重新找回自己因问题、悲伤、内疚或羞耻感而变得复杂的神经疾病如何治疗变得复杂的神经疾病问题悲伤内疚与羞耻感强迫症失眠清晨恐惧感抑郁丧失信心社交恐惧症回家困难焦虑三大法宝:工作、勇气、信仰该做的和不该做的给害怕再次患病之人的寄语给患者家属的建议什么人容易患神经疾病
本书是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的档案干部岗位培训教材。根据其内容和特点,同样可供普通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和文秘、图书或信息管理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克服压力、战胜恐惧;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问题六:面对有拖延症的学生有什么好方法 专注程度是先天气质加上后天教养所致,纵使每个孩子不一样,但只要不是患有注意力缺失,都能够透过一些策略,协助他建立专注学习的习惯。
策略1 找到适合孩子的专心方式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专心风格”,有时候“学习不专心”是孩子的专心风格和读书方法配合不良所致。
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指出,有些孩子需要规矩安静的学习环境;有些孩子动来动去比较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傍晚学习效果奇佳。
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候群(ADD),目前担任儿童美语教学教师的徐玮均说,图像能力佳的她喜欢将听到或看到的事情画下来,一图像化就记在脑海里了。另外,她曾为阅读文章总是跳来跳去困扰不已,后来“一把尺就解决了”,她将尺放在正阅读的那一行字下,读完一行再往下挪。
就读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特教所、曾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秦郁涵就打趣说,她发现自己蹲着读书的时候最专注,而且屡试不爽。
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如果孩子透过听觉吸收信息的效果比较好,父母就仔细讲述或用关键词口诀协助他学习;做功课时,提醒他将题目念出来。
对视觉较敏锐的孩子,父母尽量用多一点图形、文字或手势帮助他理解,写笔记也是不错的方式。有些孩子需要依赖实际体验,父母就将概念具体化,例如学习重量时,准备三百克和一公斤的物品,让孩子实际提提看,感受两者的差异。
要让孩子体会自己的专心状态,创造他的美好经验,父母可先从游戏开始。彩虹爱家协会社工主任钟美慧建议,从孩子“做起来很快乐”的事开始,拼图、组合玩具、书法、围棋都好,借着专心投注一件事的美好经验为起点,让孩子感受到专心的好处。当孩子无法体会什么是专心时,过往经验有助于他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最专心。
专心风格,因人而异,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宽心,不要预设什么样的方式才正确,当孩子说“我听摇滚乐时最专心”,别急着否定他,允许他做实验,和他一起找寻专心风格。
策略2 安排工作的优先级
太多作业会造成孩子不知从何开始的困扰,每天不妨花五到十分钟,检视要做的功课,列出优先级,按顺序完成。
对于不容易专心的孩子,从简单、有趣先着手,让他对接下来的工作产生信心,但要避免把最多、最难的部分留到最后。徐玮均让自己进入状况的方式是,先做比较喜欢科目,十分钟后比较专心了,再处理难的。
目前在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修读博士的周育如,从小教女儿列待办列表,并把列表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在前面打勾,享受一一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清单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孩子为了过多信息感到千头万绪时,清单可以协助他回到该做的事情上。
策略3 将困难工作分段完成
把看似复杂、冗长的工作切割成很多个容易掌控的过程,可避免让孩子感觉做功课是没完没了的事。
从事青少年及儿童咨询工作多年的杨俐容回忆,她的二女儿是个注意力“不容易持续,却容易被新事物分散”的孩子,她观察女儿每次写国语作业,前两行都非常工整漂亮,第三行开始龙飞凤舞,便使用“分散练习”的策略:每写完两行就鼓励她,“你写得真棒!”让她休息一下再继续,或是转换其他作业。
杨俐容提醒,每段工作间的休息可以喝水、聊天,但不要做堆积木、画图这类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以免孩子无法再回到功课上。
“分段真的很重要,一次给少一点,让他能够做完,他才会想挑战更难的工作,如果你给太多,孩子觉得不可能,就干脆放弃了。”徐玮均强调。
策略4 建立自我监督的机制
父母终究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主动且乐于学习的人,让专注学习从“他控”发展到“自控”。孩子必须要了解自己如何学习、什么状况下不专心,并调整读书策略。
杨俐容的经验是,从女儿小一开始陪伴,小二......>>
问题七:我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有人统计,有拖延症的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更高职业地位。当然并不是拖延症使他们事业成功,而是事业可能成功的人才更有压力和追求完美的心态,而使他们容易患拖延症。所以至少说明你很可能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基础条件。
拖延症的认知误区在于追求完美。所以当你觉得“等一等再办可能让事情办得更好”的时候,问自己一下“现在就办,是否一样可以做得一样好?”如果是,现在就办吧。即使你确实觉得等一等会办得更完美,也要提醒自己:“现在就办,至少可以多办一点事情,量的积累也可以产生质的飞跃。”如果真的最后一刻都能顺利完成,而且完成得不错,为什么还要提前准备呢?
拖延症的情绪基础是焦虑,就是过分担心可能性不大的威胁。焦虑情绪有其进化上的优势,有人统计,换焦虑症的人比其他人更少死于意外事故,因为他们总是对周围保持警觉。但是过度的警觉只是浪费了大量心理资源。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处于无意义的焦虑的时候,要放松一下,往往会减少拖延。
拖延症的身体基础是疲劳。当你觉得疲劳的时候,自然会把事情向后拖。疲劳有真的疲劳和焦虑产生的疲劳,前者要靠锻炼身体,后者要靠科学地放松。对于成年人,锻炼身体带来的收益不会马上见效,甚至短期会让自己更疲劳,应注意坚持,增加有氧运动。
除了以上三者――避免完美,解除焦虑,锻炼身体之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往往不会拖延,所以要分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其实现代社会里,应该做的事情要多于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应该做的事情太多,又完全抑制了喜欢做的事情,就容易患拖延症。
问题八:三年级孩子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家长怎么办 专家观点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德育副校长王琳娜:写作业拖沓、不抓紧时间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其实每个孩子拖沓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生理上发育相对稍晚,运动知觉、听知觉和视知觉、思维、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是影响孩子学习效率的因素。比如运动知觉里的大肌肉运动技能和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小肌肉运动技能不佳的孩子,手指握笔易疲劳,书写速度相对较慢;大肌肉运动技能不佳的孩子,坐的时间长了就容易疲倦;视知觉尤其是视觉宽度和视觉记忆不佳时,孩子容易出现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的现象;视动协调不佳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漏、添、改字的现象;思维能力不佳更易在理解、分析、应用上出问题。当然,注意力是最基础的,也是学习的基础。
但是据我观察,这种情况的孩子比例不算很高,更多的孩子写作业拖沓另有原因。这里分享一个例子:小M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爸爸是个医生,也是一家之主,认为睡眠最重要,严格要求孩子晚上8点30分必须睡觉。妈妈平时负责小M的学习,除了学校留的作业,还经常“有心”地从网上、朋友孩子处搜集各种试卷练习作为补充,可是面对每天写个作业动辄几个小时的小M,妈妈急得催了又催,可学校的作业都得快9点才能写完,爸爸不干了,要求睡觉,妈妈急,必须写完,家里的战争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这个例子其实很有代表性,而小M拖沓的真正原因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
其实,由于每天回家后的时间都被强势的爸妈安排,她是在用拖沓来把控有限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会儿看两眼电视,一会儿又喝水、上厕所。虽然一分钟、两分钟,总之是她自己做主的啊。在了解了家里的情况后,我给她妈妈、爸爸提了建议,郑重而平和地跟孩子做一次谈话,第一:告诉孩子,从回家到睡觉前的时间都属于你自己,爸爸、妈妈不再帮你安排了,做作业用的时间长,玩的时间就短。第二:作业是你自己的事,妈妈不再帮你检查,自己对自己负责。第三:爸爸、妈妈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开始的几天,小M的起色不大,但是爸爸、妈妈忍住了,信守诺言真的没有要求她做什么。大概一周后,情况开始好转,在尝到抓紧时间做作业的甜头之后,小M的进步逐渐明显。现在,她不仅做作业又快又好,还喜欢上了写科幻小说,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写上一些。她把自己睡觉的时间定在了晚上9点15分,在这之前,她会安排自己躺在床上看15分钟书,有时则是戴上耳机听上几首歌。自己做主的感觉很爽,但她也体验到了责任以及更多的东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