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放鹤亭记》(苏轼)原文及翻译
苏轼 放鹤亭记 苏轼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轼 放鹤亭记
【原文】 熙宁十年秋1,彭城大水2,云龙山人张君天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3,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4,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5,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6,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7:「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注释】 1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2彭城:徐州。 3傃:向。 4南面:古之帝王皆坐北面南称尊。 5九皋(ɡāo):深泽。 6《酒诰》:《尚书》篇名。 7欣然:张口而笑的样子。
【译文】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秋天,彭城一带爆发洪水,大水已淹至云龙山人张君所居住的草堂大门一半高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洪水才退落而去,云龙山人即向东迁居至东山的山脚下。他登上高处眺望,寻得一处景致奇异的地方,就在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周围的山势,山冈大岭四面围拢,隐约像一个大圆环,而惟独在西面有个缺口,山人的亭子就恰好建在这个缺口上。每年春、夏相交之际,山草树木,接天而生;秋、冬之时,清亮的月光,洁白的雪花,使得大地银装素裹,千里一色;而在刮风、下雨、天阴、天晴的日子里,其景色更是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甚为驯服,又很会飞,每天清早,山人在亭上向西山缺口处放鹤,任凭仙鹤飞翔。仙鹤或站立在池塘边、田野上,或飞翔于层云之外,傍晚则向东山飞回,因此山人便给亭子起名为「放鹤亭」。 彭城郡守苏轼,时常带领幕僚宾客前去看望云龙山人,在这座亭子上随意饮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对山人说:「您知道隐居的乐趣吗?即使一国的皇帝,也是不能交换的。《易经》上说:『仙鹤在阴暗的地方鸣叫,雏鹤在旁边应和著。』《诗经》上说:『仙鹤在幽深的沼池鸣叫,它的声音传到了天上。』大概是因为仙鹤的性情清高旷远、悠闲安逸,好像超乎尘世之外,所以《易经》《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有才有德的人。隐居的有德之士,与仙鹤亲近、嬉戏,应该是与性情有益而无损的,然而战国时卫懿公十分喜好鹤却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的文章,卫武公作引以自戒的诗篇《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惑乱性情、败坏祸乱国家的,没有比酒更厉害的,然而魏晋时的刘伶、阮籍等人,却因饮酒保全了名节,从而名传后世。唉!朝廷中的帝王,即使如性情清高旷远、悠闲安逸的鹤,也不能喜好,而喜好它们便丧失了国家。然而隐迹山林远离尘世的人,即使是像酒那样最能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祸乱国家的东西,却不能对他们构成危害,更何况那性情美好的仙鹤呢?由此看来,朝廷上的帝王与山林中的隐士之间的快乐,是不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啊!」 山人高兴地笑着说:「真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便作了放鹤、招鹤的歌,道:「仙鹤从西山的缺口一飞而去,在高空中翱翔,向下寻视可供栖息的地方。翻身而下收起翅膀,仿佛将要栖止,不知看到了什么,忽然又矫健地展开翅膀一飞冲天。整天独自在涧溪、山谷间来往,嘴啄著青色的苔藓,足踩着洁白的山石。」「仙鹤归来啊,飞回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啊,头戴着黄冠,足穿着草鞋,身披葛布衣在那里弹琴。他吃自己亲自耕种而收获的粮食,把剩余的喂给了仙鹤。仙鹤回来吧,快回来吧,西山那个地方不能长久地停留。」
【评析】 放鹤亭是「云龙山人」张天骥在宋神宗元丰元年所建。云龙山人在此养了两只鹤,故名「放鹤亭」。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他结为好友,本文即写于这一时期。文章描写了作者与云龙山人的游宴之乐,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赞美了隐逸生活的乐趣,也寄托了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