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古诗赏析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组有《竹枝》民歌风味的绝句写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成都浣花溪上。
先看题目。“江畔”表明寻花的地点、范围,很明确;“独步”表明自己一人寻花,也很清楚。“寻花”是题中主词,也很明白,不过看过诗题,人们难免要问,诗人杜甫为什么独自一人寻花?寻什么花?读罢组诗七首,首首写花,除了一簇无主桃花,都不列花的品种名称,第二个问题不得而知。然而在杜甫眼中心中,花是美的,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寻花即是赏花、爱花,就是寻春、寻乐,就是热爱生活,在生活中陶醉!如此则第一个问题释然而解,第二个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答案:诗人所寻的花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不然,春光明媚的成都,遍地是花,满眼是花,何须去寻? 杜甫要追求的是生活的乐趣。这乐趣是被花诱发的,又是借花表现的,所以叫“寻花”。细致寻来,诗中并没有一个“寻”字,然而又远又近,忽东忽西,时静时闹,首首都是寻花的记录,处处可见寻花人的身影。题中“寻”字确为组诗穿针引线,不得轻看。总之,诗题有值得咀嚼之处。
次说次第。这组绝句共七首,虽与《漫兴》九首绝句同体同调,但略有次第,有一定的叙事性(当然每首都可独立成章),有头有尾,由近及远,曲折变化,俨然是赏花寻花游记。第一首写因被花恼而“颠狂”,此二字乃七首之纲,寻花即是颠狂的表现,也是颠狂的内容。抓住了这个纲,就理解了诗人寻花时的心态与情形。“恼”是反语,是喜,是兴奋,是激动。诗人被姹紫嫣红的春花搅得静不下心来,颠狂不已,想邀伴同游,不料人不在家。因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昂奋激动的心情,只好独自一人信步漫游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以下五首,依次写了初寻到江边见两岸俱是花,近寻到临江竹丛中两三家的红白花,远望到城中云蒸霞蔚般的花,又寻到黄师塔前僻静处的无主桃花,再寻到黄四娘家招蜂惹蝶的千朵万朵花。最后一首,总结全组诗意,写出诗人惜花爱花的无限深情。为什么一个年已半百的老人,不顾劳累,兴致勃勃去寻花赏花?为什么走起路来已经踉踉跄跄,还左转右转寻个没完,看个没够?这里揭示了答案:诗人杜甫爱花如命! 烂熳的春花带给他生活的欢乐,生活的希望。如果不能爱花,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不是爱花即欲死”,这是多么痴情的语言!难怪他被花恼得颠狂,难怪他独自一人也要寻花赏花。这一切我们都从这里理解了。“只恐花尽老相催”,这又是多么坦诚的表白!第二首说“实怕春”是反语,诗人寻花就是赏春,就是爱春。而这里的“恐花尽”却是心里话,深沉,坦率。花开花落,因岁月催促;人少人老,也是自然规律。爱花欲死,是诗人少年之情;花尽老催,是诗人暮年之感。而担心繁花易落,但愿嫩蕊细开,都寓有悲老惜少的忠爱之心。没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可以爱花如痴,寻花如斯;但他难有杜甫的眼光,不能在花盛开之日去想花尽之时,不能写出更深一层的惜花爱花之情,不能写出总结性的诗句来。说总结,包括理性。杜甫的第七首诗揭示了一定的哲理,这大概是一般咏花赏花诗很难做到的。
再谈描写。这七首诗都是写花,每首诗的描写却不同。
第一首以衬托手法写江上花的魅力。试想能把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搅得颠狂不已,如醉如痴,觅不着朋友独步也要去寻的花该是多么诱人! 实写被花“恼不尽”的人,虚写“恼”人的花,以人衬花,花的绰约、妩媚、妖娆、绚丽的风采,引人入无尽的遐思奇想之中……诗人遗貌取神,虽没直接描写花,但通过赏花人的颠狂情态,写出了花摄魂动魄的魅力。这种功效是直接描写很难达到的'。然而完全放弃了直接描写的方法,读者将会对花的形象模糊不清,那也将影响花的感人力量。因此第二首至第六首,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地方描写了花的各种具体形态。
第二首“稠花乱蕊裹江滨”,从全貌,从整体上描写江两岸春花繁茂。花稠蕊乱是乍望时的总体印象,因稠而乱才裹着、包围着春江。从稠而乱,才显示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如何稠而乱,留待下面具体描写。
第三首镜头拉近,从满江岸春花盛开转到江边竹林静处三两户人家的红花白花。红花火爆热烈,白花淡雅温馨,红白相映成趣,寻花人自然赏心悦目。面对这春景,诗人更感生命的可贵,要畅饮美酒度过幸福时光。以诗人之感受衬托出“江深竹静三两家”环境宜人。
第四首从近看红白花转向远望城中花的烟雾云霞。少城在成都西南一里,此亦指城中。成都的春天,繁花似锦,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诗句(《春夜喜雨》)我们都极熟悉。那是夜喜春雨知时而来的想望之词,而这里的“东望少城花满烟。”却是望中所得实景,朦胧而不模糊,实在且不虚幻。眼望百花丛中的高楼,想象楼上如花似玉的佳人,唤起诗人对歌舞欢筵的兴致,极其自然,以上四首描写花与寻花人的感受同时写出,都是以酒陪说:走觅酒伴,酒堪驱使,酒送生涯,载酒开筵。仔细看来,酒伴不在,载酒无人,酒尚堪驱使,理应酒送生涯,又都表明诗人并没有酒。诗中有酒,诗人无酒,未酒而醉,非病而痴,如醉如痴者何故? 皆因“被花恼”,而且“恼不彻”也。花与酒都有令人陶醉的功能,所以以酒陪花。
第五首写依花寻花,不知不觉来到安葬黄禅师的塔前。春风骀荡,桃花无主,由前一首对歌舞盛会的神驰向往,跌落到眼前的寂寥空旷,诗人的心灵也为之一震。诗至此一顿,令人对生生死死、哀哀乐乐产生许多感慨。然而大的氛围,情绪的基调都是由“颠狂”所决定,故而黄师塔前的沉思被冲淡了。鲜花盛开,简直令人应接不暇,不知爱深红色的好还是爱浅红色的好?江水照样东流,微风仍旧吹拂,我们的诗人还要向前寻花。
第六首写从僻静处又寻到有人家的地方。这是一幅充满盎然春意的图画:盛开的鲜花铺满了小路,千万朵花把树枝都压弯了,压低了。这满路满枝的鲜花芬芳四溢,吸引了蝴蝶长久地翩翩起舞,留连忘返。而这时自由自在的黄莺敞开它宛转悦耳的歌喉,唱出春的颂歌、花的赞歌。组诗之中,唯这一首有声有色,热闹非凡。高潮过后就是尾声,这组诗也在似锦繁花戏蝶舞、惹莺啼之后,写到最后一首。诗人静下心来,转笔而描写自己爱花惜花之情,总结全组诗。
最后略谈语言。这组有民歌风味的七言绝句,在语言运用上也体现了民间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千朵万朵压枝低”如口语般的流畅,“可爱深红爱浅红”叠用爱字,宛转有致。用一“恼”字,寻花痴景不描自出。红花、白花本为人所不屑道,而添上“多事”,加个“映”字,便觉新奇。“颠狂”为组诗之纲,形容诗人之态;“懒困”为拟人之笔,传出春光之神。与其说“行步欹危”是老年之状,不如视之由“颠狂”而来的醉态。变烟花为“花满烟”,化腐为新;“留连”与“自在”,“繁枝”与“嫩蕊”,对仗工稳;“时时”、“恰恰”、“纷纷”、“细细”,运用叠字;“告诉”、“料理”、“多事”等多入方言俗语……这些丰富的例证都说明诗人杜甫善于学习一切有生命力、表现力的语言,尤其在仿竹枝民歌体时,对人民语言的学习是成功的。
先看题目。“江畔”表明寻花的地点、范围,很明确;“独步”表明自己一人寻花,也很清楚。“寻花”是题中主词,也很明白,不过看过诗题,人们难免要问,诗人杜甫为什么独自一人寻花?寻什么花?读罢组诗七首,首首写花,除了一簇无主桃花,都不列花的品种名称,第二个问题不得而知。然而在杜甫眼中心中,花是美的,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寻花即是赏花、爱花,就是寻春、寻乐,就是热爱生活,在生活中陶醉!如此则第一个问题释然而解,第二个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答案:诗人所寻的花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不然,春光明媚的成都,遍地是花,满眼是花,何须去寻? 杜甫要追求的是生活的乐趣。这乐趣是被花诱发的,又是借花表现的,所以叫“寻花”。细致寻来,诗中并没有一个“寻”字,然而又远又近,忽东忽西,时静时闹,首首都是寻花的记录,处处可见寻花人的身影。题中“寻”字确为组诗穿针引线,不得轻看。总之,诗题有值得咀嚼之处。
次说次第。这组绝句共七首,虽与《漫兴》九首绝句同体同调,但略有次第,有一定的叙事性(当然每首都可独立成章),有头有尾,由近及远,曲折变化,俨然是赏花寻花游记。第一首写因被花恼而“颠狂”,此二字乃七首之纲,寻花即是颠狂的表现,也是颠狂的内容。抓住了这个纲,就理解了诗人寻花时的心态与情形。“恼”是反语,是喜,是兴奋,是激动。诗人被姹紫嫣红的春花搅得静不下心来,颠狂不已,想邀伴同游,不料人不在家。因实在无法控制自己昂奋激动的心情,只好独自一人信步漫游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以下五首,依次写了初寻到江边见两岸俱是花,近寻到临江竹丛中两三家的红白花,远望到城中云蒸霞蔚般的花,又寻到黄师塔前僻静处的无主桃花,再寻到黄四娘家招蜂惹蝶的千朵万朵花。最后一首,总结全组诗意,写出诗人惜花爱花的无限深情。为什么一个年已半百的老人,不顾劳累,兴致勃勃去寻花赏花?为什么走起路来已经踉踉跄跄,还左转右转寻个没完,看个没够?这里揭示了答案:诗人杜甫爱花如命! 烂熳的春花带给他生活的欢乐,生活的希望。如果不能爱花,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了。“不是爱花即欲死”,这是多么痴情的语言!难怪他被花恼得颠狂,难怪他独自一人也要寻花赏花。这一切我们都从这里理解了。“只恐花尽老相催”,这又是多么坦诚的表白!第二首说“实怕春”是反语,诗人寻花就是赏春,就是爱春。而这里的“恐花尽”却是心里话,深沉,坦率。花开花落,因岁月催促;人少人老,也是自然规律。爱花欲死,是诗人少年之情;花尽老催,是诗人暮年之感。而担心繁花易落,但愿嫩蕊细开,都寓有悲老惜少的忠爱之心。没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可以爱花如痴,寻花如斯;但他难有杜甫的眼光,不能在花盛开之日去想花尽之时,不能写出更深一层的惜花爱花之情,不能写出总结性的诗句来。说总结,包括理性。杜甫的第七首诗揭示了一定的哲理,这大概是一般咏花赏花诗很难做到的。
再谈描写。这七首诗都是写花,每首诗的描写却不同。
第一首以衬托手法写江上花的魅力。试想能把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搅得颠狂不已,如醉如痴,觅不着朋友独步也要去寻的花该是多么诱人! 实写被花“恼不尽”的人,虚写“恼”人的花,以人衬花,花的绰约、妩媚、妖娆、绚丽的风采,引人入无尽的遐思奇想之中……诗人遗貌取神,虽没直接描写花,但通过赏花人的颠狂情态,写出了花摄魂动魄的魅力。这种功效是直接描写很难达到的'。然而完全放弃了直接描写的方法,读者将会对花的形象模糊不清,那也将影响花的感人力量。因此第二首至第六首,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地方描写了花的各种具体形态。
第二首“稠花乱蕊裹江滨”,从全貌,从整体上描写江两岸春花繁茂。花稠蕊乱是乍望时的总体印象,因稠而乱才裹着、包围着春江。从稠而乱,才显示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如何稠而乱,留待下面具体描写。
第三首镜头拉近,从满江岸春花盛开转到江边竹林静处三两户人家的红花白花。红花火爆热烈,白花淡雅温馨,红白相映成趣,寻花人自然赏心悦目。面对这春景,诗人更感生命的可贵,要畅饮美酒度过幸福时光。以诗人之感受衬托出“江深竹静三两家”环境宜人。
第四首从近看红白花转向远望城中花的烟雾云霞。少城在成都西南一里,此亦指城中。成都的春天,繁花似锦,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诗句(《春夜喜雨》)我们都极熟悉。那是夜喜春雨知时而来的想望之词,而这里的“东望少城花满烟。”却是望中所得实景,朦胧而不模糊,实在且不虚幻。眼望百花丛中的高楼,想象楼上如花似玉的佳人,唤起诗人对歌舞欢筵的兴致,极其自然,以上四首描写花与寻花人的感受同时写出,都是以酒陪说:走觅酒伴,酒堪驱使,酒送生涯,载酒开筵。仔细看来,酒伴不在,载酒无人,酒尚堪驱使,理应酒送生涯,又都表明诗人并没有酒。诗中有酒,诗人无酒,未酒而醉,非病而痴,如醉如痴者何故? 皆因“被花恼”,而且“恼不彻”也。花与酒都有令人陶醉的功能,所以以酒陪花。
第五首写依花寻花,不知不觉来到安葬黄禅师的塔前。春风骀荡,桃花无主,由前一首对歌舞盛会的神驰向往,跌落到眼前的寂寥空旷,诗人的心灵也为之一震。诗至此一顿,令人对生生死死、哀哀乐乐产生许多感慨。然而大的氛围,情绪的基调都是由“颠狂”所决定,故而黄师塔前的沉思被冲淡了。鲜花盛开,简直令人应接不暇,不知爱深红色的好还是爱浅红色的好?江水照样东流,微风仍旧吹拂,我们的诗人还要向前寻花。
第六首写从僻静处又寻到有人家的地方。这是一幅充满盎然春意的图画:盛开的鲜花铺满了小路,千万朵花把树枝都压弯了,压低了。这满路满枝的鲜花芬芳四溢,吸引了蝴蝶长久地翩翩起舞,留连忘返。而这时自由自在的黄莺敞开它宛转悦耳的歌喉,唱出春的颂歌、花的赞歌。组诗之中,唯这一首有声有色,热闹非凡。高潮过后就是尾声,这组诗也在似锦繁花戏蝶舞、惹莺啼之后,写到最后一首。诗人静下心来,转笔而描写自己爱花惜花之情,总结全组诗。
最后略谈语言。这组有民歌风味的七言绝句,在语言运用上也体现了民间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千朵万朵压枝低”如口语般的流畅,“可爱深红爱浅红”叠用爱字,宛转有致。用一“恼”字,寻花痴景不描自出。红花、白花本为人所不屑道,而添上“多事”,加个“映”字,便觉新奇。“颠狂”为组诗之纲,形容诗人之态;“懒困”为拟人之笔,传出春光之神。与其说“行步欹危”是老年之状,不如视之由“颠狂”而来的醉态。变烟花为“花满烟”,化腐为新;“留连”与“自在”,“繁枝”与“嫩蕊”,对仗工稳;“时时”、“恰恰”、“纷纷”、“细细”,运用叠字;“告诉”、“料理”、“多事”等多入方言俗语……这些丰富的例证都说明诗人杜甫善于学习一切有生命力、表现力的语言,尤其在仿竹枝民歌体时,对人民语言的学习是成功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