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是不是属于损益类账户?

 我来答
证券客
2022-10-01 · TA获得超过11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6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70.4万
展开全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是不是属于损益类账户?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不属于损益类账户,它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二级科目,应属于资产类科目。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应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此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应当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利息调整"实际上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溢价和折价的相应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什么意思???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
解析:
因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
要计算真实的收益,就得有你实际取得成本和实际采用的利率去计算,实际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取得的,这个好确定。实际利率较难计算(考试中一般题目中会告诉的),在实际操作中,将票面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为年金按一“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年金折现后成你的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这个“实际利率”就是真正的计算你真实的投资收益的利率。这个“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年金折现的“插入法”计算确定(比较麻烦,要一个一个的试)。
实际“投资收益”=摊余成本(第一期为实际取得时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票面面值×票面面值
实际收益与应收利息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的数值。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其后每期的摊余成本就是加上或是减去上一期的利息调整数值,再按上述方法确定下一期的利息调整数值。依此类推。
注意:最后一期的利息调整应是最初确定的利息调整减去各期已调整的数。因为计算中会有四舍五入,所以最后一期进行倒挤法计算,剩余的利息调整余额调整完。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计算

明显是要你考虑减值的问题
2013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2088.97-(2088.98*4%-2000*5%)=2072.54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1800,
也就是说减值了2072.54-1800=272.54
2014.1.1摊余成本为1800
2014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800*4%=72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摊销

第一张:既然是分期付息,那最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是不予反映的,这部分利息计入的是应收项目。
第二张:属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是到到期日时才连同本金返还给投资者的。所以每期要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与摊余成本。

1、假设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为10%,我理解你所谓的“保值”就是10%等于企业的必要报酬率;如果10%大于企业的必要报酬率,则增值。投资收益是之后各期确认的,针对所属期间的收益,没有经过折现。你可以看做是所站的时间点不同。
2、各期摊销加总等于利息调整,每一期摊销额=(投资收益-应收利息)。
全部5期摊销额=(全部投资收益-全部应收利息)=250+295-59*5=250
摊销正是针对利息调整来摊销的,并且要在期限内摊销完成,那么肯定是相等的。

1250-1000=250,59*5=295,投资收益=250+295(相当于本金增加和各期利息和)

3、关于本金追加的考虑,我的理解是,由于实际利率10%大于4.72%,每期实际收回的利息少,没有收回的利息相当于继续用于投资,需要计算收益。

为什么只有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利息调整

你首先要了解权责发生制。
债券发行时分为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比如债券面值是100元,为期5年,但是你却花了125元才买到这个面值是100元的债券,这个就是溢价发行,而五年后你收到的本金就是面值100元,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多花25元购买呢?呵呵,这就是因为实际利率跟票面利率的问题了,实际利率也就是当前市场中的实际利率或者说银行中的利率,假如实际利率为5%的话,那么票面利率肯定是比它高的(假定是10%),这样你每年的应收利息就是100*10%=10元,而如果你将125元存在银行,利率是5%,这样你的应收利息是125*5%=6.25元,呵呵,如此,你才会花125买100的债券了啊!
虽然你每年的应收利息是100*10%=10元,但是你的实际投资收益并不是10元,因为你当初多花了25元的成本啊,所以得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多花的25元的成本摊余到这5年中。
呵呵,折价发行恰好与这个相反了,你自己再思考思考啦!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科目问题

这笔业务处理是投资债券的初始计量,还没有涉及到计息分录,后续计息分录的时候是会涉及“应计利息”的
即: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是什么意思?怎么算

  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

  2. 因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3. 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

  4. 要计算真实的收益,就得有你实际取得成本和实际采用的利率去计算,实际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取得的,这个好确定。实际利率较难计算,在实际操作中,将票面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为年金按一“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年金折现后成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

出售持有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这里利息调整怎么计算

到了最后一期,已经是出售了,你计算利息调整的时候完全可以将期初的利息调整金额减去前面几期分摊过的调整来计算,这是为了防止因为四舍五入造成的微差而使账面不平衡。
至于之前的利息调整,要看具体情况了,基本的摊销公式就是:
(期初摊余成本+/-上期利息调整金额)*实际利率-票面金额*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以1000买入1250面值债券)

首先把摊余成本的定义搞清楚,摊余成本是什么
摊余成本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责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额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这里是折价购买
第一期摊余成本就是初始确认金额1000,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就是已经收回的利息59,在加上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累计摊销金额100,就是期末摊余成本1041
也可以这么理解,摊余成本算到最后就是票面金额,你折价购买所以摊余成本就每年增加,直到金额等于票面金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