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佛教的节日(急..........10)
展开全部
佛教节的传说 佛教节日,主要有佛诞节、涅槃节、成道节和盂兰盆会。 佛诞节:又名花节、泼水节、浴佛节,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而设。在中国,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汉族传统的佛诞节,即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而其他佛教徒对这个重大节日的时间安排却不尽相同;蒙族和藏族是农历四月十五日,傣族及东南亚的一些民族,则将清明节后的十天,作为佛诞节。这天,各地佛教徒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纪念活动。汉族习惯于举行法会,拜佛祭祖,施舍僧侣,南方一些地方还竞赛龙舟。据佛教经典《百丈清规》记载:「四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寿辰,率比丘众,严备音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据佛教传说,释迦生时,有九条龙「口喷香水浴佛身」,因此,每逢此日,教徒们习惯以各种香料浸水洗浴佛身。所以,「佛诞节」又被叫做「浴佛节」。日本人过「佛诞节」是公历四月八日,在这一天,习惯以大量鲜花供奉佛像,所以又叫做「花节」。 涅槃节:是纪念释迦牟尼去世之日,届时寺院皆举行涅槃法会,以追念佛祖经过长期「修行」而达到「最高境界」,能「寂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净功德」。 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前,曾修苦行多年,幸遇一牧羊女施送乳糜而得救,后坐于菩提树下沉思,在十二月八日成道,故此中国汉族地区僧尼在十二月八日这天,皆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称「腊八粥」。 盂兰盆会是佛教一种特定的祭奠仪式。每年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盂兰盆」是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盂兰盆经》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之母生前不愿向僧尼施舍,死后沦为饿鬼,境况极苦,如处倒悬。目连求佛拯救,佛令他在僧众安居终了之日(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奉僧众,其母即可解脱。据此佛教有盂兰盆会,届时寺院举办水陆道场和施放焰火,意在对水陆鬼魂特别是饿鬼施食超度。 呢个网比较详细.......希望帮到你呀^^
参考: buddhist/magazine/492/492_19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在西元前6世纪以前建立,与基督教和 *** 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痴的圣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罗汉)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释迦牟尼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缘起法),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 现代佛教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因此又可分为三大传承。(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大众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各传乘在佛教的根本教义基本上没有分别,在修行特色上与一些理论上则略有分别,以菩萨行理论的分别为最显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30%)、台湾 (28%)、日本(71%)、韩国(23%)、蒙古(93%)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94%)、柬埔寨(93%)、缅甸(90%)、越南(50%)、斯里兰卡(70%)等东南亚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徒人数有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1%。 佛教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35岁时创立,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有两种(参见释迦牟尼条目),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圆之日,另一种认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 *** 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 [编辑]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市农工商,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 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甚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梵天祖公」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 贱民从地下出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种姓制度仍然笼罩在印度社会上空。
参考: buddhist/magazine/492/492_19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在西元前6世纪以前建立,与基督教和 *** 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觉悟者,而「教」可以理解为宗教或教育,意为佛陀对大众的一种普遍而传承的教育。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痴的圣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罗汉)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清凉寂静之意,即无有烦恼),释迦牟尼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缘起法),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 现代佛教可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二大传承,北传佛教又可分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因此又可分为三大传承。(详细的分类请参考佛教宗派。)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传佛教大致上就是大众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汉传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各传乘在佛教的根本教义基本上没有分别,在修行特色上与一些理论上则略有分别,以菩萨行理论的分别为最显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30%)、台湾 (28%)、日本(71%)、韩国(23%)、蒙古(93%)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94%)、柬埔寨(93%)、缅甸(90%)、越南(50%)、斯里兰卡(70%)等东南亚国家,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徒人数有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1%。 佛教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35岁时创立,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有两种(参见释迦牟尼条目),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圆之日,另一种认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大。 释迦牟尼死(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 *** 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 [编辑]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市农工商,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 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甚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梵天祖公」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 贱民从地下出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种姓制度仍然笼罩在印度社会上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