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给孩子做辅食,食物中毒得注意
黑龙江鸡西市某家庭聚餐,因为服用了“酸汤子”,引发食物中毒,唯一幸存者去世,已经造成9人死亡!
据黑龙江省卫建委的调查,判断结果为 米酵菌酸中毒 。
很多人都觉得夏天是食物中毒高发期,相对于秋冬季温度较低的时节则觉得比较容易存储食物,因此存储食物时反而大意了,让各类变质细菌钻了空当。
那么事件中的米酵菌酸是什么?毒性为何这么大?和黄曲霉素相比又如何?
给孩子做辅食,哪些食品千万别给娃儿吃呢?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困惑,麦子这两天查了许多资料,这次跟大家好好谈一谈那些容易被宝妈宝爸们忽视却容易食物中毒的可怖毒素!
首先第一个就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由一种名为“ 椰毒假单胞菌米面亚种 ”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常出现于易发酵的食物当中。
如这次酸汤子中毒事件,就是由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面条类的主食,该家庭聚餐中所食用的酸汤子,在放入冰箱前于潮湿环境中已遭受污染,再是存放进冰箱冷冻长达1年之久,才引发如此骇人的9人死亡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病理特点:
1、耐高温:米酵菌酸非常耐高温,常规手段的烹饪方式不能灭活米酵菌酸,即使高压锅煮食也不能降低其毒性。
2、死亡率高:大量食用即可造成食物中毒,无特效药,高达40%~100%的死亡率。
米酵菌酸中毒后,最短半个小时,最长12小时就会出现中毒现象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不适、头晕、无力等严重甚至出现呕血、血尿、皮下出血、意识模糊、休克至死亡的情况。
那么米酵菌酸又常出没于哪些食物中呢?
1、隔夜泡发的木耳以及银耳
长时间泡发下也容易增生米酵菌酸。
解决方案:木耳洗干净后再泡,不要泡太久,如果摸起来黏黏的,那么极有可能变质了,避免米酵菌酸中毒还是别吃了。
泡发后可要及时食用,凉拌,用 开水焯熟 了再吃。
隔夜泡发的可不能吃了。
2、自制谷类发酵食物
如南方地区肠粉、米粉、河粉等湿米粉食物,如果存储不当,就容易遭受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即便加热也无法破坏毒性。
解决方案:不要用发霉的玉米以及其他谷物自制食品。
或许在“酸汤子”事件发生之前,你并不知道这种细菌,但你肯定知道亚硝酸盐以及黄曲霉素中毒。
尤其是 黄曲霉素 几乎无处不在,不光我们吃的食物容易被黄曲霉素污染,就连手里拿的筷子菜板都不能逃过黄曲霉素的魔爪。
你知道黄曲霉素有多毒吗?
黄曲霉素的 毒性超强 :虽然黄曲霉素有很多种类,但是 其毒性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的毒性,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0多倍。
同时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Ps:一次性摄入20毫克即可致命)
这类毒素又常出没于哪些食物中呢?
1、谷物、坚果类:特别是玉米花生最容易别污染。
在我们吃坚果,如花生核桃时,感觉很苦一定要吐出来并漱口清理!
2、变质的米饭、使用超过半年的筷子
米饭变质产生黄曲霉素,而筷子经常接触淀粉,滋生黄曲霉素后又不容易清理,同样使用过久的菜板也是如此。
解决方法:米饭按需做饭,筷子使用不锈钢的,就能完美解决了,或是筷子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
还有千万不要自制食品,食品安全可无法保证哟。
许多家庭老人都喜欢自制一些咸菜、腌肉,但这些自制食品警惕亚硝酸盐的危害。
亚硝酸盐实质上是各国都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看起来安全无害的亚硝酸盐,有哪些危害呢?
1、急性毒性,一次摄入200毫克就有中毒风险,超过1.3克就有死亡风险。
2、间接致癌,其本身无害,但是进入人体化学作用后,则会形成致癌物质。
相比较前2种来说,其危害虽然要小,但是在生活中常见,且易被忽视。
以下这几种食物就容易产生亚硝酸盐过量的情况:
1、存放过久的蔬菜
蔬菜本身就有微量的亚硝酸盐,存放过程越久,蔬菜产生的亚硝酸盐就越多。
因此最好就是买菜频率多一些,不要久存,不要留隔夜菜。
2、不要给宝宝吃腌制蔬菜
蔬菜在腌制15天的时候,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往后会慢慢降低,但还是不建议小孩子吃腌制食品,最好一点都不要食用。
外面的罐头、火腿、火锅汤等也不要给宝宝食用
这类食物使用的亚硝酸盐含量都比较高,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食用。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一定要赶快去医院救治,同时留存疑似中毒食物方便医生查找病因,对宝宝的自救措施催吐等。
妈妈在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切碎的菜要尽快烹饪,如果不能及时烧制则应该尽快放入冰箱冷藏。
做菜之前,可以在沸水中焯一下,可以去除百分之六十的亚硝酸盐,如果蔬菜发黄、打蔫那么其亚硝酸盐已经大幅上涨,就尽量不要食用了。
做好的蔬果泥用干净的勺子透出,最好在零下18度的环境冰冻,能够防止细菌污染,解冻的食物尽量在12个小时以内吃完。
麦子有话说:
食品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虽然每年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但在大部分看来,只要不出去吃,就不会有危害。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妈妈们在给宝宝制作辅食时一定要记住尽快吃完,吃了一半剩下的也不要再吃了,直接扔掉,维护好宝宝的身体 健康 ,在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