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 我来答
顺心还婉顺的君子兰5882
2022-11-07 · TA获得超过55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4万
展开全部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

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

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可以相互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知识。

  当我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

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顿饭吃,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食物可以享受。

同屋住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

我求学时的勤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我虽年纪老,而且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

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

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注释

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余:我。

  幼时:小时候。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

致:得到。

  以:用来   观: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1 每:常常。

  2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3 假,借。

  4于:介词,从。

  5之:的。

  6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7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

之:指代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以:以为;是:这样。

  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 “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游:交往。

  尝:曾经。

  趋:赶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叩,请教。

  执:拿着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

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

色:表情。

恭:恭敬   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sì):等待。

  卒:最终。

  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拉。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肢体。

  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

沃,浇水洗(四肢)。

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ì):每天供应两顿饭。

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

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奉:供养。

  耄老:很年老。

  预:加入。

  盖:大概。

  道:说,讲。

  诸生:指太学生。

  太学:明代中央 *** 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

  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

当时 *** 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皮衣。

  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代指有学识的人。

  非天质(zhi)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流:平。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

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yè):拜见。

  撰(zhuàn):同“撰”,写。

  长书:长信。

  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夷:平和。

  毕:完毕   尝:曾经   患:担心   稍:稍微   闻:收获   若:就像 卑∶底下

重点句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中心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