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该不该教?给你的疑惑一个正解
首先,关于幼儿识字的利弊,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有的人认为幼儿是完全可以识字的,只要抓住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孩子今后智力和学业成绩的提升都是大有脾益的。有的人认为,过早让幼儿识字会影响了孩子的认知规律发展。不同的观点,也有各自的理论支持,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依据:
识字过早有害论者认为:
第一,过早的识字打破了儿童的正常身心发展规律。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使用大量心理符号来表征他所遇到的事物和事件。但是这个符号不是我们说的认字,而是用一个事物代表另外一个事物,比如用积木代表小 汽车 ;这个阶段,语言是最明显的使用符号的手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抽象的知识是没有足够的认知理解力的。由具体的实物、到语言、到图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孩子符号思维的发展,2-7岁这个阶段还被分为:前概念期(2-4岁)和直觉期(4-7岁)皮亚杰认为,从有很强的好奇心、凡事都要动手操作的婴幼儿,转变为使用符号且有思维能力的学前儿童,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做为家长不应该人为干预孩子这个发展阶段,肆意让它提前。
第二,过早的抽象学习,阻碍了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识字敏感期教育有用论认为:
第一,识字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智商。幼儿(尤其是6岁以前的幼儿)往往是通过右脑整体识别的模式来识字的,婴幼儿在识字的过程中,是将字形、字音同实物直接联系起来记忆的,所以幼儿识字有利于右脑的开发。从理论上说,3~5岁是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学习汉字,可以有利地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第二,文字是人们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越早接触和运用,越能熟能生巧、运用自如。比如在幼儿的诸项素质中,理解力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很好的理解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处理问题、与人沟通。这也是很多刚入学的家长普遍反应的问题,一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的阅读理解和数学的应用题,很多就是由于他们对文字理解力太差而造成的。
以上反对与支持的理由都非常充分,那么孩子到底在什么年龄段能认识字,过早识字又会对其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一、幼儿的形状知觉是逐步发展,一般在小班的时候就能辨别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中班时就能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大班能认识圆形、菱形、五星、六角形、圆柱体等。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决定了幼儿在四岁左右能识别图形,因而幼儿在四岁左右能识别字符。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有规则的图形,而4岁就是图形知觉的一个敏感期,所以幼儿在四岁左右能认识汉字这种有规则的图形。
二、 幼儿的理解力是从开始的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逐渐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幼儿主要依靠具体性、形象性来理解事物。词虽然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作用,但不能单独起作用,随着幼儿年龄、经验的发展,幼儿就有可能主要依靠词来理解事物。例如3岁左右的小班幼儿理解故事,很大程度上依靠图画或幼儿熟知的事物的形象。幼儿的理解力取决于幼儿的经验水平及思维水平,他们对关系的理解是从逐步认识到部分与整体之间认识的理解。
从幼儿感知形状的规律让我们知道了幼儿到了4岁是有识字的能力了,但即便这样,幼儿理解力的发展又证明了只有幼儿的经验与理解力才是成正比的。在幼儿的世界里,文字能否说明和保存其意义,主要依赖于幼儿是否有过与这种意义相关的事物的接触。例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如果幼儿在城市里没有看到过这样场景的经验,所以对于此类情况对于幼儿来说他是不大理解的。即使知道意思,也没有深切的体验而记忆深刻,只是像念顺口溜一样念过去就算了。所以这时候读古诗就是死记硬背,没有任何的意义。
当幼儿在4岁左右的图形知觉发展的敏感期,这个时候能辨别图形时,他们就能分辨字形,因此可以认识一些字,所以 社会 上出现一些“识字神童”并不稀奇。但从儿童发展的特点来讲,这时的认字主要是对字形的再认,因为此时幼儿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认字就像辨认图形一样,而且汉字中有许多是象形文字,如日、月、山等。幼儿把这些字当做一个图画来认识,他们虽然会读,但不能清楚地知道字的细节,往往会把近似的字混淆,比如当“水”和“木”放在一起时。有时甚至会把组成一个词的字混淆,比如把“体”读成“身”。
基于以上的原因,对于幼儿识字教育,我提出这样的一些建议:
在识字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日后的发展来说,这些能力的获得,要比识字本身更有意义。 幼儿期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求得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识字教育应是全面教育中有机的一环,应对各项教育起积极的交互作用。
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 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 ,培养书写兴趣。如:
①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②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情感 。
③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2. 在绘画和 游戏 中做必要的 书写准备 ,如:
①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 游戏 ,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②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③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通过利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引导,可以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对文字产生兴趣,如果这个时候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是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的。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想象造出了中国汉字,在孩子们眼睛里,图案和蕴意巧妙结合的文字就象看一张简单的画,孩子在入学前后的大班阶段,对文字的兴趣逐渐变浓了,就比如我家5岁多的萌萌,经常拿着不认识的字来问我:“妈妈,告诉我这是什么字”。有时候前后两个字认识,就很容易猜测出中间的字念什么,但是她也许是怕猜错了,所以也会来跟我确定一下。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幼儿这个时候内心深处对汉字有一种强烈的 探索 和认知欲望,因此,就可以从孩子最乐于了解的内容入手,逐一创设了一个有字的空间。
第一,幼儿的成长的确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组成的。当然每个孩子出现各个敏感期的时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在“识字”敏感期,孩子会本能地产生对识字的迫切需求,而且记忆能力特别出色,识记速度快、数量多、记得牢,识记过程也特别轻松。如果家长能及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加以引导,孩子完全可以从识字中自然而然地寻找到快乐,这种所谓的学习并无任何负担,和从 游戏 中感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只要不拔苗助长,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无害的。
第二,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目的并不在于她认识了多少字,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善于从生活中学习的习惯,甚至是观察细微事物区别的习惯,比如“人”和“入”字,“未”和“末”字的识别对幼小孩子来说是需要仔细观察和辨认的。所以千万不要以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作为教育行为的评价指标,只要孩子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和兴趣,就是最大的成功。
第三,遵守顺势而为的原则,当孩子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识字兴趣时,家长没有必要恐慌,更没有必要拿出各种识字有害的理论作为自己拒绝教孩子的挡箭牌,顺势而为,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从教孩子认马路上的标牌、商场的物品名称等做起,效果就远比把孩子送到专门的识字兴趣班效果来的好。
如果在幼儿对识字有兴趣的前提下,家长是可以适当教给孩子一些汉字的,但要注意应在生活情境中,对应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幼儿是较容易掌握的。
有些妈妈会和我说,孩子一提到认字或者学习就没有兴趣,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快乐的识字呢?这当然也需要一些小技巧和小创新来引导孩子。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成年人要设计多种多样的 游戏 来诱导孩子,使孩子感到识字能获得欢乐,把识字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 游戏 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识字、脱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者有心,学者无意”。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让孩子找。找到了,读一读,表扬一番。也可让孩子去藏字,妈妈找字,读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么玩具,就在玩具上写上相应的字,让孩子认读。
3.做动作:边教字边做动作;教“跳”字做一个青蛙跳的动作;……等等。凡是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加深印象。
4.装表情:教育些带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要有脸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带动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孩子识记。
5.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撤在地上,让孩子去“钓”,钓来一个字卡教一个字,此法可把孩子认过的字当作鱼让孩子钓。成人读一个字,孩子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也可以几个孩子比赛看谁换钓到“鱼”。这方法用来复习巩固效果好。
6.表演识字:让孩子表演他最喜欢做的 游戏 ,如孩子喜欢当小大夫,就让他坐到写有医生的位置上,对病人问这问那,用一听筒在听,开药方,打针……医”、“药”、“病”、“针”等,就不会太难。
7.吃东西识字:孩子在吃东西时,往往是最高兴的,这时教他识读字,兴趣也会高些。如削菠萝时教“菠”、“萝”,切西瓜时教“西”、“瓜”,吃棒冰或糖果时教包糖纸上的那些字。
8.讲故事识字: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9.游动物园识字:把许多字卡围成一圈当作动物园的围墙,“围墙”里面放许多写有各种动物名字的字卡。说有许多小朋友要上动物园去玩,开哪个门进去呢?看门人说走“××”门进去安全,如果开错门,老虎会逃出来咬人的,这时候要孩子去“××”门,开对了才能进动物园,开错了重开。进了“动物园”让孩子捡一个个的字卡来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唷,好大的大老虎的‘虎’字…”如果场地大,还可在动物园内再分隔成几个“猴”、“虎山”、“鸡禽馆”、“熊猫馆”之类的小圈圈,可以把各种飞禽走兽的名词都教孩子认读。此法复习旧字,认新字,效果都很好。
10.踩字过河识字:地上画两条平行直线当作是一条河,河中间放若干个字卡当作“桥”,孩子要从“桥”上“过”河去,先要读出一个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这个字上,读错了重教重读。过了“河”还要从“桥”上返回来,再一个字一个字读过来复习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错返回来的要大大表扬。
11.教布娃娃识字:让孩子当小老师,让布娃娃、绒毛狗、小熊、猩猩、企鹅、大熊猫等绒布玩具当学生,成人当班长喊“起立、坐下”识字……此法用来复习已经学过的旧字有很好的效果。
12.出门之前识字:让孩子上儿童公园前,先要认一认“儿童公园”四个字。凡是孩子迫切要求出去玩的时候,都可以先识几个字再行动,到外婆家去也可以学“外婆”两字,认认外婆家居住和街道、村庄、门牌号码等。
妈妈们教孩子识字其实是没有什么固定方法的。随时随地,就地取材,灵活多变,多种方式,互相结合,相互补益,才是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以上就是对于幼儿识字利与弊的一些分析,希望能够帮您解决了心中的疑惑,一起助力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