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留”、“换”、“补”、“增”、“删”、“调”如下: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
原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句:“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例如:
原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译句:“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