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鼓作气的意思和造句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 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 振奋 。 比喻 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处: 《 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例句: 初听这话,还是 一鼓作气 的。
繁体写法: 一皷作气
注音: ㄧ ㄍㄨˇ ㄗㄨㄛˋ ㄑㄧˋ
一鼓作气的近义词: 一气呵成 .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 趁热打铁 比喻及时利用有利时机、条件,迅速做好工作
一鼓作气的反义词: 一败如水 形容大败,犹水洩地不可复收。 毛**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 一败涂地 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 偃旗息鼓 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比喻停止做某事 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
成语语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et sth.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
俄语翻译: одним духом <без перерыва>
日语翻译: 意欲(いよく)を奋(ふる)い立(た)たせて一気(いっき)にやる
其他翻译: <德>unter vollem einsatz der krǎfte <in einem zug><法>profiter de l'ardeur des débuts
成语谜语: 通风;风箱;皮老虎
读音注意: 一,不能读作“yì”。
写法注意: 作,不能写作“做”。
歇后语: 水里的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