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的特点
采茶戏的特点如下:
1、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桂南采茶戏属于民间戏曲,土生土长,用本地语言演唱,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2、演出队伍精悍,机动灵活。队伍人数为5-7人,一般不超过10人,小道器、小节目,不受场地限制,演出方便。
3、表演别具一格,载歌载舞。唱、念、做、舞四功,侧重于唱和舞,念白多数为韵白或骈文,演出气氛热烈,剧场效果良好。
4、衬词别有风味,多用吁嘟呀和吁嘟呀啦,听众深感亲切,广为传唱,因此吁嘟呀又成为桂南采茶戏的另一俗名。
5、曲牌兼收并蓄,容量较大。采茶插曲牌比较丰富,民间艺人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吸取民间小调、山歌、兄弟剧种的曲牌及音乐,具有多元性。
采茶歌后来经过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为“十二月采茶歌”。
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
它由女童扮成采茶女,每队8人或12人,另有少长者两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歌”。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
后来,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8个或12个采茶女中分出两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