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曹操家的臣子之所以没有来反对司马家,是因为当时司马家族的权力非常大,而这些臣将的手中却并没有掌握什么权力。而且人也死得差不多了,根本很难反抗得起来。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物,而且非常自私多疑。但是同时他具有非常高的人格魅力,让别人死心塌地的追随着他,他手下也是谋士众多,曹操死了之后,政权逐渐被司马家族剥夺,但是曹操的部下还有臣子却一个都没有出来反对司马家。直至曹操建立起来的基业毁于一旦,但在就来说一下,为什么当时的人不敢来反对司马家吧。
一、忠臣们都没有能够活得过司马懿可以说,当时的曹氏三代,并没有留下过非常多的辅政大臣,那么按照曹操的多疑敏感的性格,他也不会给自己的后代留下太多的辅政大臣,那么无疑就是等于给了曹丕一个牢笼,让他在教育自己部下的时候畏手畏脚。曹丕后面给曹叡所留下来的辅政大臣就一共有四个而已。后来的曹叡又给曹芳留下了两个大臣,可以见到,这些君王给下一任君王的辅政大臣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小,再加上,这一些所谓的忠臣,到最后,都已经年纪非常年迈,到后来还活不过司马懿。而当时的司马懿又确实权力加满了一生,而这些忠臣也没有掌握到什么时机的权力。权力都掌握在了历朝历代的君主的手里。就算是有后人,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力其实也并不看好。
二、平民也对曹魏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可以说,曹操死了之后,他的后世并没有做出非常重大的功绩,让曹魏逐渐失去了民心。东汉末年的时候,诸侯割据,民不聊生,天灾不断。那时候群雄割据,让不少的百姓都牺牲了。在那个糟糕的年代里面,活着,的确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后来曹魏上任了以后,的确让这些形势好了很多,大家也对曹魏有了一定的民心,但是后面,诸葛亮北伐开始了以后,就开始倾斜了。曹魏的败绩连连,让军事力量空前紧张,然后曹魏不断从百姓那里搜刮民脂民膏。让民心实现了下滑的趋势。
总而言之,曹魏当时已经是日薄西山,民心已经失去了。所以总有一天会被夺权的,就算没有轮到司马懿,也会有其他的人进行干涉。但是当时的大臣也岁数都大,熬不过,所以曹魏就此被司马懿夺权,走向了灭亡。
因为曹操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他不称帝的原因主要考虑到以下六点:
一、从整体利益出发。
待遇与称帝相同,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显然曹丕已经确定了是汉献帝后的当然皇帝,子为皇帝,父当然是死后的太上皇,所以曹操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称帝而引起众怒。
二、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
因为当时孙权曾劝他称帝。孙权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孙权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孙权知道如果曹操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所以说曹操是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而没有称帝的。
三、从政治出发。
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从名节出发。
因为曹操很早就举孝廉,如果称帝就会损坏自己的名节。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五、从实际出发,这是曹操最重要的一环。
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六、身体之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应该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个高超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