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篇

 我来答
实用干货君
2023-03-02 · TA获得超过46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万
展开全部
【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操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具准备:分组准备各种食品、每人一张卡纸、圆片(18个)、作业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桔子等贴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联欢会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分
  1、让学生感受什么叫平均分。
  (1)师:就要过年了,今天我们来开个联欢会。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组准备了什么食品?(饼干、巧克力、糖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你们能帮我把这些食品分成四份吗?
  (2)让学生分组分一分食品。
  (3)让学生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分组汇报结果。)
  (4)师: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1)(出示多媒体课件)刚才老师和一组同学一起“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苹果。”
  (2)让生把分苹果的过程读一读。
  (3)让学生用这句话把本组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
  3、巩固练习:判断哪种分矿泉水的方法对。
  二、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1、在活动中学习书中例2
  (1)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平均分,那么怎么才能平均分呢?
  请同学们分组把15个桔子平均分到5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分完后请学生分组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并上黑板演示。
  (3)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组分食品的过程。
  2、拔河比赛:师请8位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比赛中适当穿插德育渗透,如集体主义教育等。
  3、给获胜选手发奖品:12支铅笔平均发给4个同学,每人几支?
  请学生用/代替铅笔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再集体核对。
  4、集体游戏:我们班有40位同学分8组做游戏,平均每组几人?
  让学生按分好的组在歌曲声中向自己的同伴说新年好。
  三、迎新年队列展示活动
  (1)让学生观看以往队列展示活动的照片。
  (2)请同学们帮我们班设计出一个队形来参加这个活动。
  要求:每班18名学生参加,每行人数相等。
  (3)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之后在卡纸上用18个小圆片贴出来。
  (4)师选择几张好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最后让全班同学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四、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 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48+16-37  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 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 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45÷5-8  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4.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
  (5)一箱苹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一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5.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们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们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们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们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们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们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们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们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们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