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包括
周朝,政府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教授乐德、乐语、乐舞。所谓乐德,就是“中和、祗庸、孝友”等伦理道德观念;
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六国,设专门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扩大了乐府的机构和职能,不仅重视民间俗乐,兼收并蓄西域、北狄等边远民族的音乐;
汉魏时期,宫廷引进不少民间歌舞和百戏;
两晋南北朝期间,外族、外域的音乐文化同中原音乐文化产生了广泛交流,在音乐史上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隋唐时南北社会安定及经济的繁荣,为音乐艺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统治者广泛吸收外来音乐文化,更使音乐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诗歌被入乐演唱的著名歌曲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发展的一个特征。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清明》、刘禹锡的《竹枝歌》、王之焕的《凉州词》等。有的作为民歌在民间长期流传,有的则被琴家所吸收,以琴歌形式被保存了下来。
宋代是词体歌曲创作的黄金时代,都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社会音乐活动的重心由宫廷走向世俗。北宋已出现了市民音乐活动场所“勾栏”、“游棚”,适合于市民和文人趣味的词调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得到了尤为迅速的发展;
明清时期,随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突出发展,市民音乐逐渐成为音乐艺术的主要成份。自娱性的民歌小曲、民间歌舞音乐,以及带有商品性质的说唱、戏曲音乐,都在这一期间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京剧曲艺的发展也呈现了辉煌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