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电位形成的原理

 我来答
GamryRaman 2023-06-12
展开全部
恒电位法 恒电位法就是将研究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上,然后测量对应于各电位下的电流。极化曲线的测量应尽可能接近体系稳态。稳态体系指被研究体系的极化电流、电极电势、电极表面状态等基本上不随时间而改变。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的控制电位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 静态法:将电极电势恒定在某一数值,测定相应的稳定电流值,如此逐点地测量一系列各个电极电势下的稳定电流值,以获得完整的极化曲线。对某些体系,达到稳态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为节省时间,提高测量重现性,往往人们自行规定每次电势恒定的时间。 动态法: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
super欣0909
2023-03-16 · 超过3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3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1万
展开全部

静息电位形成的原理是:K+外流

形成机制是神经元、肌细胞等一些活组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的电位较膜外为负,这种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或膜电位。

【拓展】什么是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是在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其产生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膜两侧离子的不平衡分布(钾离子外流),二是静息时膜对离子通透性的不同。

【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当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当膜电位减小到一定数值(阈电位)时,就会引起细胞膜上大量的钠通道同时开放,此时在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内负外正)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钠离子快速、大量地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迅速增加,电位急剧上升,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化。

GamryRaman
2023-06-12 广告
恒电位仪测量极化曲线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变化,来确定电极的极化程度和电位值。具体来说,恒电位仪会将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上,然后通过测量对应于各电位下的电流来计算电极的极化程度和电位值。在测量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接近体系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GamryRaman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