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什么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唐朝感到不满和失望。
在唐朝的统治下,安禄山的家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他的父亲和兄长甚至被排挤和迫害。此外,唐朝政府对安禄山的功绩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奖励和提拔,这也让安禄山感到不满和失望。让安禄山对唐朝政府产生了不信任和反感的情绪,安禄山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他想要更多的权力和地位。因此,他决定发动安史之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安史余党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
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
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