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淬火工艺流程
淬火工艺流程:首先将合金加热到高于临界温度30-50°C。淬火过程中的大部分金属都在715到900ºC之间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必须以恒定的温度加热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恒温加热导致实现金属的所需性能。加热后必须做的第二件事是淋湿,或者我们可以说浸泡。将材料或加热的工件浸入真空或空气等介质中。工件必须在盐或沙中浸泡6分钟,浸泡期间周围温度必须恒定。
在冷却过程中,工件必须保持在淬火液中。使用水、油作为淬火介质。使用水作为淬火介质有一个缺点,例如它会导致金属表面出现多次开裂,或者会使金属表面变形。淬火过程中可使用氮气、氦气和氩气等惰性气体。
淬火过程完成后,必须对此类金属进行回火处理。回火降低了不必要的硬度。为了进行回火,必须将金属加热到其临界温度以下,然后,必须在自然空气中或环境中冷却这种金属。
淬火方式
1、单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浸入某一种淬火介质种,一直冷却到室温的淬火操作方法。单液淬火介质有水、盐水、碱水、油及专门配制的淬火剂等。单液淬火对碳素钢而言只适用于形状较简单的工件。
2、双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间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冷却,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气等。双液淬火减少变形和开裂倾向,操作不好掌握,在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