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什么是考试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多次考试,又那么看重考试,我们不得不回头来看看什么是考试。打开任何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考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单从这样的语意我们看不出考试有什么可怕,相反我倒真觉得考试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实话,如果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那到也真不会给人带来什么不好的感受,应该是人人都喜欢考试的。可现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不喜欢考试,深恶痛绝之不说,还有许多学生居然会因为考试而得焦虑和恐惧症,甚至有人会因为考试不理想而去自杀。
考试变了吗?考试其实依然是考试,改变的是人们对待考试的眼光。比如,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现在在一些地方如果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如果片区里又没有好的中学,就不能顺利地到一些好的中学就读。尤其是大学入学考试,全中国可以说找不出一件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那么多父母陪读和陪考,而且居然还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黑色六月”一说。就是因为这为数不多的几次考试,让所有的考试都发生了变化,让很多学生居然为一次小测验的失利而伤神,一些学生一听到考试就紧张。
其实,人永远都会面临考试。考试既然如同家常便饭,那又何需那么紧张呢?与其那么紧张考试,不如认真考察一下考试中暴露出的不足。
二、正确认识考试
学生、学习、考试、分数,是几个紧密联系的概念,有学习就有考试,有考试就有分数,这是合乎逻辑和顺理成章的。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仅就学生而言,考试和考查是对学生学业成绩检查和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适当的考试和考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考试过程,包括学生复习、准备、考试和考后小结,是使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培养思维能力、创造精神,锻炼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认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修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即学习质量的测量,主要手段是考试。特别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而测量的结果是用分数来表示的,因而试卷回答得好坏,考试分数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譬如,应该记住的基本知识答不出或答不完整,说明知识记忆不牢;应该能够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不能进行恰当地分析和解答,说明知识学得死板;记住又答错的问题,甚至在演草纸上计算对了往试卷上誊抄错了的题目,说明粗心大意,反映出个性方面的毛病。
通过老师批阅试卷后的讲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学习的反馈信息,如果试卷答得好,考分高,可以反思前一段学习的情况,总结出几条经验,并坚持和发扬下去;如果有答错的题目,甚至考得较差,可以逐题分析,找出答错和考得不好的原因:是不会做,还是粗心大意做错了;是掌握知识有缺陷,还是技能技巧方面存在问题;是学习基础差,还是主观努力不够。依据分析,改进学习。如果是学习基础差,过去学习欠账太多,要尽快把“欠账”补起来;如果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缺陷,必须认真阅读课文,翻阅参考书,及时把知识方面的缺陷补上去;如果是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以后要多做练习,尽快形成技能技巧;如果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要在平日的学习中,注意集中精力,严谨细心,认真检查,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这样,每次考试,都可以成为学生勤奋学习的“加油站”。
当然也应看到,考试,特别是书面考试有其局限性,用一组数目有限的题目判断、测量学生学习某门功课的效果,并不能完整准确地把学习效果全部测量出来,况且,目前学校书面试卷的命题,多数是考知识、考记忆、考机械模仿的题目,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等,不可能全部如实的测量出来。
从对考试作用的分析和认识,不难得出对考试分数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一方面,考试分数是测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尺度,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因此,不能对考试分数的高低,抱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要把考试分数看得过重,说到底,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要刻苦学习,理想的考试分数是会属于你的。要做学习的主人,不要被考试和分数的“指挥棒”搞得昏头转向。
考试既然是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考试分数是测量学习效果的尺度之一,在考试时尽量考出理想的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完全应该的。要考出理想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智力发展的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有关。考试时,如果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好,情绪稳定,注意集中,头脑清醒,思路敏捷,临场发挥就好;相反,心理状态不佳,或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将影响实际水平的发挥,甚至考得一塌糊涂。
三、正确对待考试紧张
一位苦恼的中学生在致老师的一封信中写道:每次考试都紧张,平时小的测验还好些,越是期中、期末大的考试越紧张,考试前几天就开始失眠,考试时脑子发木,明明会的题都答不出来,我该怎么办呢?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体验,焦虑表现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上的情绪体验,担心、害怕、恐惧;二是运动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表现: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紧张性头痛、震颤、心率快、呼吸急促,面红或苍白、出汗、口干、呕吐、尿频、尿急、头晕……
适度紧张不是焦虑,适度紧张有利于考试。学生在考前与考试中有点儿紧张、不安、担心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例如有的学生,进入考场时,心跳加快,但答起卷子来就专心致志了。在考前与考试中适度的紧张,将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效率。如果考前与考试中疲疲塌塌进入不了状态,肯定会降低复习与考试效率。适度紧张会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与操作力,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智力效应,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取得考试的好成绩。
据调查,不少学生把考前与考试中的适度紧张看成是考试焦虑症,成为心理负担,变成心理压力,成为消极自我暗示,从而影响考前的复习效率与考试的成绩。谁过分看重考前的适度紧张,谁就会增加心理担负。因此,学生一定要区别开适度紧张与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高度的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考试前头痛厉害,答题时手在哆嗦,双腿打颤,智力活动降低,平时记住的东西考试时想不起来,思维迟钝等。考试焦虑症使学生智力活动明显下降,在高度的考试焦虑症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怯场现象,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心理活动失调的程度可分为轻度怯场、中度怯场与重度怯场三种。轻度怯场,表现为平时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但学生思路还正常,答卷活动还能继续下去。中度怯场,表现较多的为平时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路受到影响,答卷速度明显降低。重度怯场,表现为思想混乱,甚至出现心理活动暂时中断,双眼发蒙,发生晕场
我们来谈一谈如何防止考试期间高度紧张。
第一, 正确对待别人评价。有的学生考试前和考试中总在想,考不好家长、亲朋好友和同学将怎样看待我,因而引发或加重考试焦虑。考试是自己的事,只要尽心尽力去考就该心安理得,何必受他人的言论影响呢?这种影响使你丢了分儿多犯不上。
第二, 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定指标。有些同学产生考试高度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自己学习实力的情况,盲目地与实力强的同学去攀比。由于学习实力达不到,必然增加紧张与烦躁情绪。因此正确对待自己学习实力,正确对待自己的考试成绩,是防范考试焦虑的重要对策。
第三, 重视考前复习。搞好复习巩固环节,考试时就会胸有成竹,自信心就会增强,焦虑就会减轻。
第四, 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在情绪发生不良变化时能够及时地把情绪调整到正常状态下。进入考场时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考试是检查自己学习情况的手段,目的是查漏补缺,完善今后的学习。考出真实水平就行。自己做好了充分地准备,一定能顺利地通过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即使出现失误,也没有什么。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可以减轻以至消除紧张情绪,平静安详、神情专注地回答问题。
第五, 淡化考试前后的紧张气氛。和同学一起分析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增加自信;学生还要帮助父母克服传统观念,实事求是地要求自己;接受焦虑,改变对焦虑的负性评价。
第六, 严重者到专科医院咨询,适当用些抗焦虑药物。
四、怎样应考
考试,对每一个同学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有些同学却不能正确对待考试。例如有些同学为了骗取好成绩,弄虚作假;有些同学一听说考试,紧张得不得了,考试时惊慌失措;还有些同学复习时粗枝大叶,答题时马马虎虎。
成功的事实说明,只有严肃认真、沉着冷静地对待考试,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考前要认真复习
考试之前,我们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住重点、难点,对自己学习当中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好复习时间,可采用“过电影”、“同学互相提问”等办法来查找复习中的漏洞,以便及时补习。
(二)、考中沉着答题
同学拿到试卷后,首先要按考试要求在试卷或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等,然后粗略地将试卷从头至尾的看一遍,一是为了检查试卷是否有错印、漏印、字迹不清等问题;二是对整个试卷做一个基本的估量,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答题的顺序一般来说应从头至尾依次进行。遇到难题时,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把难题放在后面,以免耽误时间。
答题时,必须沉着冷静,认真看清题意。首先要把题目看完,不能只看一半就动笔;要逐字推敲题目的要求,全面理解题意;如果碰到与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相类似的题目时,不要盲目乐观,要认真比较异同,以免张冠李戴。答题时,要防止想一点,写一点,写上了又划掉,在试卷上乱涂乱抹。必须对每一道题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以保持卷面的整洁。应当把要表达的意思用本学科的语言书写完整,把话写通顺,把字写工整,不掉字,不写错别字,标点符号要规范,格式要规范。
(三)、适当运用各类题的技巧
实力是获取高分的基础,技巧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对于两个实力相当的同学,在考试中解题技巧使用的是否恰当,往往会导致两人最后的成绩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一道题往往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聪明人当然用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应多掌握一些针对某些典型题型的特殊解题方法。下面我们以数学学科为例来谈一些方法。
1、选择题
现在大型考试中选择题占很大比重,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很多,除了正面进攻的直接选择法以外,还有其他一些事半功倍的方法:
1) 排除法。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2) 估值法。运用一些基本定义如定义域、值域或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来确定一个足够小的范围,使四选项中只有一个在此范围内,那么正确答案就得到了。
3) 赋值法。又称特殊值法。在一些特殊形式的选择题中,给未知量赋一个适当的便于计算的值,如0、1、-1等,来确定正确答案,往往会使题目显得清晰。也可以将这种思想方法推广,如:特殊集合法、特殊函数法、特殊图形法等。
4) 数形结合法。就题中已知条件画出合适的图形,如数轴、集合、三角函数等图象,在图象上分析而得出答案。
5) 归纳推理法。原理如数学归纳法,但较其简单,依题目已知推理下去,来找出规律,归纳出正确答案。
6) 在做题时,除了正常的方法外,反证法是一个很简便的方法。首先假设某一备选答案正确,再通过推导或计算来证明假设与已知条件或定律矛盾,从而否定假设的合理性,以此间接地确定出应选的答案。
7) 极限法。将题目条件扩展到极限情况,采用极限思维,经常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什么方法都做不出时,可以选一个你认为机率比较大的。若是可能的话,把答案回代一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2、计算题
计算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突破口)和解题途径。
综合法。可以从已知条件分析,看看由此能进一步求得哪些结果(能做什么?)。
分析法。从题目的最后要求计算的问题分析,看看要得到该答案需要哪些前提(需要什么?),这样两头分析,往往能较快地理出解题思路。
跳跃法。计算题最实际的方法就是跳步解答,当一个问题需要好几个条件才能解决,而有一个条件你始终得不到,你便可以假设这一步成立,利用它的结论来解决后边的问题。如写"可证为……",把这一过程舍去,是为了得到后面的分。就像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格式很机械,在证N=K+1时遇到不会做的情况,可以在中间连不上的时候,用词语强行连上。老师批卷的时候只会扣中间一两步的分。
(四)、考后细心检查
试卷答完后,如果时间充裕,应当从头至尾细心检查: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二查答案是否完整;三查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字、漏字。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如果时间不多,应优先检查重点题目,或自己感到把握性不大的题目。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多次考试,又那么看重考试,我们不得不回头来看看什么是考试。打开任何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考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单从这样的语意我们看不出考试有什么可怕,相反我倒真觉得考试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实话,如果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那到也真不会给人带来什么不好的感受,应该是人人都喜欢考试的。可现在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不喜欢考试,深恶痛绝之不说,还有许多学生居然会因为考试而得焦虑和恐惧症,甚至有人会因为考试不理想而去自杀。
考试变了吗?考试其实依然是考试,改变的是人们对待考试的眼光。比如,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现在在一些地方如果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如果片区里又没有好的中学,就不能顺利地到一些好的中学就读。尤其是大学入学考试,全中国可以说找不出一件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那么多父母陪读和陪考,而且居然还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黑色六月”一说。就是因为这为数不多的几次考试,让所有的考试都发生了变化,让很多学生居然为一次小测验的失利而伤神,一些学生一听到考试就紧张。
其实,人永远都会面临考试。考试既然如同家常便饭,那又何需那么紧张呢?与其那么紧张考试,不如认真考察一下考试中暴露出的不足。
二、正确认识考试
学生、学习、考试、分数,是几个紧密联系的概念,有学习就有考试,有考试就有分数,这是合乎逻辑和顺理成章的。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仅就学生而言,考试和考查是对学生学业成绩检查和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适当的考试和考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考试过程,包括学生复习、准备、考试和考后小结,是使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培养思维能力、创造精神,锻炼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认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修订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即学习质量的测量,主要手段是考试。特别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而测量的结果是用分数来表示的,因而试卷回答得好坏,考试分数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譬如,应该记住的基本知识答不出或答不完整,说明知识记忆不牢;应该能够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不能进行恰当地分析和解答,说明知识学得死板;记住又答错的问题,甚至在演草纸上计算对了往试卷上誊抄错了的题目,说明粗心大意,反映出个性方面的毛病。
通过老师批阅试卷后的讲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有关学习的反馈信息,如果试卷答得好,考分高,可以反思前一段学习的情况,总结出几条经验,并坚持和发扬下去;如果有答错的题目,甚至考得较差,可以逐题分析,找出答错和考得不好的原因:是不会做,还是粗心大意做错了;是掌握知识有缺陷,还是技能技巧方面存在问题;是学习基础差,还是主观努力不够。依据分析,改进学习。如果是学习基础差,过去学习欠账太多,要尽快把“欠账”补起来;如果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缺陷,必须认真阅读课文,翻阅参考书,及时把知识方面的缺陷补上去;如果是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以后要多做练习,尽快形成技能技巧;如果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要在平日的学习中,注意集中精力,严谨细心,认真检查,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这样,每次考试,都可以成为学生勤奋学习的“加油站”。
当然也应看到,考试,特别是书面考试有其局限性,用一组数目有限的题目判断、测量学生学习某门功课的效果,并不能完整准确地把学习效果全部测量出来,况且,目前学校书面试卷的命题,多数是考知识、考记忆、考机械模仿的题目,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等,不可能全部如实的测量出来。
从对考试作用的分析和认识,不难得出对考试分数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一方面,考试分数是测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尺度,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因此,不能对考试分数的高低,抱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要把考试分数看得过重,说到底,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要刻苦学习,理想的考试分数是会属于你的。要做学习的主人,不要被考试和分数的“指挥棒”搞得昏头转向。
考试既然是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考试分数是测量学习效果的尺度之一,在考试时尽量考出理想的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完全应该的。要考出理想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智力发展的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有关。考试时,如果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好,情绪稳定,注意集中,头脑清醒,思路敏捷,临场发挥就好;相反,心理状态不佳,或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将影响实际水平的发挥,甚至考得一塌糊涂。
三、正确对待考试紧张
一位苦恼的中学生在致老师的一封信中写道:每次考试都紧张,平时小的测验还好些,越是期中、期末大的考试越紧张,考试前几天就开始失眠,考试时脑子发木,明明会的题都答不出来,我该怎么办呢?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体验,焦虑表现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上的情绪体验,担心、害怕、恐惧;二是运动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表现: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紧张性头痛、震颤、心率快、呼吸急促,面红或苍白、出汗、口干、呕吐、尿频、尿急、头晕……
适度紧张不是焦虑,适度紧张有利于考试。学生在考前与考试中有点儿紧张、不安、担心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例如有的学生,进入考场时,心跳加快,但答起卷子来就专心致志了。在考前与考试中适度的紧张,将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效率。如果考前与考试中疲疲塌塌进入不了状态,肯定会降低复习与考试效率。适度紧张会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与操作力,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智力效应,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取得考试的好成绩。
据调查,不少学生把考前与考试中的适度紧张看成是考试焦虑症,成为心理负担,变成心理压力,成为消极自我暗示,从而影响考前的复习效率与考试的成绩。谁过分看重考前的适度紧张,谁就会增加心理担负。因此,学生一定要区别开适度紧张与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症是高度的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考试前头痛厉害,答题时手在哆嗦,双腿打颤,智力活动降低,平时记住的东西考试时想不起来,思维迟钝等。考试焦虑症使学生智力活动明显下降,在高度的考试焦虑症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怯场现象,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心理活动失调的程度可分为轻度怯场、中度怯场与重度怯场三种。轻度怯场,表现为平时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但学生思路还正常,答卷活动还能继续下去。中度怯场,表现较多的为平时熟悉的知识回忆不起来,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路受到影响,答卷速度明显降低。重度怯场,表现为思想混乱,甚至出现心理活动暂时中断,双眼发蒙,发生晕场
我们来谈一谈如何防止考试期间高度紧张。
第一, 正确对待别人评价。有的学生考试前和考试中总在想,考不好家长、亲朋好友和同学将怎样看待我,因而引发或加重考试焦虑。考试是自己的事,只要尽心尽力去考就该心安理得,何必受他人的言论影响呢?这种影响使你丢了分儿多犯不上。
第二, 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定指标。有些同学产生考试高度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自己学习实力的情况,盲目地与实力强的同学去攀比。由于学习实力达不到,必然增加紧张与烦躁情绪。因此正确对待自己学习实力,正确对待自己的考试成绩,是防范考试焦虑的重要对策。
第三, 重视考前复习。搞好复习巩固环节,考试时就会胸有成竹,自信心就会增强,焦虑就会减轻。
第四, 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在情绪发生不良变化时能够及时地把情绪调整到正常状态下。进入考场时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考试是检查自己学习情况的手段,目的是查漏补缺,完善今后的学习。考出真实水平就行。自己做好了充分地准备,一定能顺利地通过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即使出现失误,也没有什么。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可以减轻以至消除紧张情绪,平静安详、神情专注地回答问题。
第五, 淡化考试前后的紧张气氛。和同学一起分析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增加自信;学生还要帮助父母克服传统观念,实事求是地要求自己;接受焦虑,改变对焦虑的负性评价。
第六, 严重者到专科医院咨询,适当用些抗焦虑药物。
四、怎样应考
考试,对每一个同学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有些同学却不能正确对待考试。例如有些同学为了骗取好成绩,弄虚作假;有些同学一听说考试,紧张得不得了,考试时惊慌失措;还有些同学复习时粗枝大叶,答题时马马虎虎。
成功的事实说明,只有严肃认真、沉着冷静地对待考试,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考前要认真复习
考试之前,我们应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住重点、难点,对自己学习当中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好复习时间,可采用“过电影”、“同学互相提问”等办法来查找复习中的漏洞,以便及时补习。
(二)、考中沉着答题
同学拿到试卷后,首先要按考试要求在试卷或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等,然后粗略地将试卷从头至尾的看一遍,一是为了检查试卷是否有错印、漏印、字迹不清等问题;二是对整个试卷做一个基本的估量,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答题的顺序一般来说应从头至尾依次进行。遇到难题时,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把难题放在后面,以免耽误时间。
答题时,必须沉着冷静,认真看清题意。首先要把题目看完,不能只看一半就动笔;要逐字推敲题目的要求,全面理解题意;如果碰到与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相类似的题目时,不要盲目乐观,要认真比较异同,以免张冠李戴。答题时,要防止想一点,写一点,写上了又划掉,在试卷上乱涂乱抹。必须对每一道题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以保持卷面的整洁。应当把要表达的意思用本学科的语言书写完整,把话写通顺,把字写工整,不掉字,不写错别字,标点符号要规范,格式要规范。
(三)、适当运用各类题的技巧
实力是获取高分的基础,技巧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对于两个实力相当的同学,在考试中解题技巧使用的是否恰当,往往会导致两人最后的成绩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一道题往往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聪明人当然用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应多掌握一些针对某些典型题型的特殊解题方法。下面我们以数学学科为例来谈一些方法。
1、选择题
现在大型考试中选择题占很大比重,选择题客观性最强,技巧也很多,除了正面进攻的直接选择法以外,还有其他一些事半功倍的方法:
1) 排除法。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2) 估值法。运用一些基本定义如定义域、值域或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来确定一个足够小的范围,使四选项中只有一个在此范围内,那么正确答案就得到了。
3) 赋值法。又称特殊值法。在一些特殊形式的选择题中,给未知量赋一个适当的便于计算的值,如0、1、-1等,来确定正确答案,往往会使题目显得清晰。也可以将这种思想方法推广,如:特殊集合法、特殊函数法、特殊图形法等。
4) 数形结合法。就题中已知条件画出合适的图形,如数轴、集合、三角函数等图象,在图象上分析而得出答案。
5) 归纳推理法。原理如数学归纳法,但较其简单,依题目已知推理下去,来找出规律,归纳出正确答案。
6) 在做题时,除了正常的方法外,反证法是一个很简便的方法。首先假设某一备选答案正确,再通过推导或计算来证明假设与已知条件或定律矛盾,从而否定假设的合理性,以此间接地确定出应选的答案。
7) 极限法。将题目条件扩展到极限情况,采用极限思维,经常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什么方法都做不出时,可以选一个你认为机率比较大的。若是可能的话,把答案回代一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2、计算题
计算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突破口)和解题途径。
综合法。可以从已知条件分析,看看由此能进一步求得哪些结果(能做什么?)。
分析法。从题目的最后要求计算的问题分析,看看要得到该答案需要哪些前提(需要什么?),这样两头分析,往往能较快地理出解题思路。
跳跃法。计算题最实际的方法就是跳步解答,当一个问题需要好几个条件才能解决,而有一个条件你始终得不到,你便可以假设这一步成立,利用它的结论来解决后边的问题。如写"可证为……",把这一过程舍去,是为了得到后面的分。就像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格式很机械,在证N=K+1时遇到不会做的情况,可以在中间连不上的时候,用词语强行连上。老师批卷的时候只会扣中间一两步的分。
(四)、考后细心检查
试卷答完后,如果时间充裕,应当从头至尾细心检查: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二查答案是否完整;三查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字、漏字。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如果时间不多,应优先检查重点题目,或自己感到把握性不大的题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