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侨夫 生平简介 ?

及评价... 及评价 展开
 我来答
zhxr63
高粉答主

2006-12-1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亿
展开全部
戈尔巴乔夫 Gorbachev,Mikhail Sergeyevich(1931~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1985~1991),苏联总统(1990~1991)。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俄罗斯人。早年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机械与拖拉机站工作,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大学,获法律学位。毕业后历任共青团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区委第一书记、边疆区党委部长,斯塔夫罗波尔市党委第一书记,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1970年6月起连续当选为最高苏维埃第八至十一届代表。1971年任中央委员会委员,1978年入选中央书记处,主管农业工作。1979年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为正式委员。1984年4月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外交委员会主席。1985年3月继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职期间,戈尔巴乔夫积极推行“全面改革”的方针,在1986年2月召开的苏共27大上,作了关于加速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政治报告。1988年10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2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要对苏共进行革命性改革,修改宪法中有关苏共领导地位的条文,重新考虑民主集中制,并建议实行总统制;1990年3月15日任苏联总统。1991年苏联8·19事变后,于8月24日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并以未能反对“政变”为由,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2年1月后,担任俄罗斯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基金会领导工作。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著有《改革与新思维》、《讲话和文章选集》。
guolpyy
2006-12-11 · TA获得超过10.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818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8121万
展开全部
  戈尔巴乔夫简介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36.htm

  戈尔巴乔夫评价
  关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功过的评价,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作为一名中国从事历史研究惑对历史有兴趣的学人,我想,我们当然有权利评价当今世界各国一切历史政治人物,但鉴于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戈氏尚且健在,其主政期间所做出的一切重大历史决定,距离现在的时间,实在太近了!所以你我恐怕不容易轻下结论,否则容易出现偏颇甚至有背历史真实的谬误。

  第二、戈氏作为一位退位时间不太长的俄罗斯政治家,其当年主政期间所做出的那个最后历史性决策,不论是一场欢快的民主盛宴,还是一剂苦口利病的良药,最终吃到肚中的都是俄罗斯人民。所以唯有俄罗斯人民所下的考语评价,才是历史最乐意接受的结果。除此之外,任何人似乎强加不得。

  关于戈氏,目前我只是看到以下两个事实:

  第一、俄罗斯人民对他褒贬不一分歧很大,毁之者骂之为历史罪魁,誉之者赞其为民主功臣。只不过,十年前前者似乎人多一些,十年后后者似乎在人数上呈现愈来愈多的迹象。据说前不久连普京都给他写了生日感谢信。我想这绝不会仅仅是出于现任总统对上上一位前任总统的个人答谢之情吧?如果那样收信人应该是叶利钦而非于普京个人政治仕途毫无提携之情的戈氏。

  第二、现在俄罗斯人民的确有人还在叨念着过去的日子,但那至多算是一个人出于对过去经历过的岁月习惯性回忆,恐怕跟我现在面对老婆烹制的一桌子好菜,依然不免怀念老妈在世所炒的那盘韭菜莴笋的意思差不了多少。如果有人一定要说这是现在俄罗斯人民无比痛惜前苏联模式的消失而恨不得回到过去的明证,那我也表示理解。因为在我国自古至今对于那些有着现实影响的政治人物的历史卜告甚少是由历史亲笔所写,绝大多数都是由当权者代为捉刀。秦史汉写,隋史唐写,自然毁多誉少;汉史汉写,清史清写,自然誉多毁少。去年看了台湾张玉法教授所著的中国现代史,更加印证了我的两点判断:

  1、当代无信史,隔代无信史,中国无信史;

  2、历史是由统治者当权派来写的,而非学人来写的。所谓孔子春秋、董狐直笔,不是流于传说便是一代即亡,我们今天早已不见其踪迹。

  《四库全书》固然集中国有清以前文化之大成,然论毁灭文化歪曲历史,其罪亦不在小。

  所以今天,国内有人那样解读俄罗斯人民的正常回忆,也是符合我国治史传统,我还能有什么话说?

  在我个人今天看来(不排除将来占有更多史料后适时予以修正),戈氏的错误在于结束现状之前,没有为后来的改革提前做好任何必要的远景规划和必要的制度准备,他是在国内外巨大现实压力下匆忙间慌了手脚,用错误的方法干了一件正确的事,以致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阵痛大了点。可话又说回来了,当时前苏联的情势可能也到了崩溃的边缘,无论是苏共还是他个人都已经无法掌控事态的发展,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举手缴械了。不然作为一个政治家,谁舍得那么早就轻易放弃改变历史、开创历史为自己将来的历史地位做最后努力的政治权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