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接上正向电压后控制极G接通Vg,三极管Q2导通,随后三极管Q1导通。
可控硅一般做成螺栓形和平板形,有三个电极,用硅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管芯由PNPN四层组成,可控硅由关断转为导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受正向阳极电压。
2、受正向门极电压。可控硅导通后,当阳极电流小干维持电流In时,可控硅关断。
对于交流可控整流输出电路或交流调压电路,其主回路都含有2只可控硅器件作为正负半周的可控整流器件,由于这二个可控硅的阴极不为同电位,故需用2路独立的触发信号,来分别触发这2只可控硅。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选用可控硅的额定电流时,除了考虑通过元件的平均电流外,还应注意正常工作时导通角的大小、散热通风条件等因素。在工作中还应注意管壳温度不超过相应电流下的允许值。
2、使用可控硅之前,应该用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是否良好。发现有短路或断路现象时,应立即更换。
3、严禁用兆欧表(即摇表)检查元件的绝缘情况。
4、电流为5A以上的可控硅要装 散热器 ,并且保证所规定的冷却条件。为保证散热器与可控硅管心接触良好,之间应涂上一薄层有机硅油或硅脂,以帮于良好的散热。
5、按规定对主电路中的可控硅采用过压及过流保护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控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控硅电源
推荐于2017-09-0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对于20A以下的晶闸管的简单触发电路中只需从阴极(或 T1,T2)串一只几百欧姆的电阻接到门极即可。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是一种具有三个PN 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当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而门极未受电压的情况下,Ig很小,故晶闸管的阳极电流Ia晶闸关处于正向阻断状态。当晶闸管在正向阳极电压下,从门极G流入电流Ig,由于足够大的Ig流经NPN管的发射结,从而提高起点流放大系数a2,产生足够大的极电极电流Ic2流过PNP管的发射结,并提高了PNP管的电流放大系数a1,产生更大的极电极电流Ic1流经NPN管的发射结。这样强烈的正反馈过程迅速进行。晶闸管已处于正向导通状态。
在晶闸管导通后,即使此时门极电流Ig=0,晶闸管仍能保持原来的阳极电流Ia而继续导通。晶闸管在导通后,门极已失去作用。
在晶闸管导通后,如果不断的减小电源电压或增大回路电阻,使阳极电流Ia减小到维持电流IH以下时,由于a1和a1迅速下降,当1-(a1+a2)≈0时,晶闸管恢复阻断状态。
双向晶闸管的结构与符号。它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除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双向晶闸管的伏安特性,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
触发晶闸管时加在门极上的电压称 "触发电压",形成的电流称“触发电流”(即提问所说的“开启电压”)。触发电压或电流不同的。同时为了触发可靠,实际工作时加的触发电压或电流往往大于技术指标确定的触发电压或电流。对于20A以下的晶闸管的简单触发电路中只需从阴极(或 T1,T2)串一只几百欧姆的电阻接到门极即可。
也可以直接从阳极(A)取触发电流,中间串一只限流电阻,因为可控硅导通后,阳(A)阴(K)极之间的正向电压会变得很小(2-3V),不会继续有大的触发电流, 因此这个限流电阻可以很小,也就几十到一百欧,A-K电压在100V以下的,这只限流电阻可以不要,直接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