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和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中都提到了“月”在各自中起什么作用? 江城子指什么?

“密州出猎”和“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什么?孙郎指什么?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提到孙吴的一员大将他是谁?赏析“密州出猎”中的“鬓微霜”和“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鬓如霜... “密州出猎”和“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什么?
孙郎指什么?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也曾提到孙吴的一员大将 他是谁?
赏析“密州出猎”中的“鬓微霜”和“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鬓如霜”
用一句话概括两首诗的内容
本人没钱所以悬赏金是0
展开
 我来答
纳兰紫箬
2010-07-11 · TA获得超过1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3万
展开全部
  1、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2、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也曾提到孙吴的大将是——周瑜,周公瑾。
  3、《密州出猎》——鬓微霜
  这是苏轼的豪情,即使两鬓已经长出了白发,那又如何,他还是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他壮志难酬的无奈!
  4、《》——鬓如霜
  一方面是说明爱妻已经逝去多年,作为丈夫,他对自己的妻子数年来忧思难忘;作为知己,她的逝去,让他也随之也枯萎。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来仕途徒劳奔波,苏轼的心已经疲惫,从官的愿望也已经淡去,对人生世事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无限感叹。
  5、《密州出猎》——月 说明苏轼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去,还可以上战场为国尽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月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6、《江城子》宋代晁补之曾将其改名为《江神子》。韩淲的《江城子》中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回棹稳,水西流。”之句,所以又名《村意远》。《金奁集》入“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尾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的。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凤山客
2010-07-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苏轼的这两首词都是作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看孙郎。’孙郎指的是吴主孙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的孙吴大将是周瑜。同年作的一个用‘鬓微霜’,另一个用‘鬓如霜’,因为两首词要描写的情景和意境不一样。《密州出猎》写的是酒后狩猎,苏轼自己不服老,所以说‘鬓微霜,又何妨?’头发有点斑白,那又有什么呢?而另一首则是另一个意境,和妻子生死离别整整十年,生死相隔,四处奔波,满面尘灰,鬓发如霜。前者有点激情,后者则是凄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花圃风流相思H
2010-07-14 · TA获得超过19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4万
展开全部
孙 权‘周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8-03
展开全部
词题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也曾提到孙吴的大将是——周瑜,周公瑾。
《密州出猎》——鬓微霜
这是苏轼的豪情,即使两鬓已经长出了白发,那又如何,他还是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他壮志难酬的无奈!
《》——鬓如霜
一方面是说明爱妻已经逝去多年,作为丈夫,他对自己的妻子数年来忧思难忘;作为知己,她的逝去,让他也随之也枯萎。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来仕途徒劳奔波,苏轼的心已经疲惫,从官的愿望也已经淡去,对人生世事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无限感叹。
《密州出猎》——月 说明苏轼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去,还可以上战场为国尽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月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江城子》宋代晁补之曾将其改名为《江神子》。韩淲的《江城子》中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回棹稳,水西流。”之句,所以又名《村意远》。《金奁集》入“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尾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的。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