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江南春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春日偶成、江南春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是从什么句子体现的?谁知道啊~... 春日偶成、江南春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是从什么句子体现的?谁知道啊~ 展开
 我来答
纯纯的我的纯
2019-06-28 · TA获得超过599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春日偶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

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江南春:

这首词应该算作闺怨词,“柳依依”化用了诗经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走的时候,杨柳树还依依飘扬呢,等我回来了,都大雪纷飞了呢。

这首《江南春》里也是同样,借用景色的变化来描绘等待的人心中的苦楚。汀州上都长满了苹花,心上人儿你咋还没回来啊。古代通信不便,离别对于古人来说远比今人痛苦。苦虽苦矣,美感却更加强烈,诗意也就更加浓厚。

扩展资料

原文

《春日偶成》宋代诗人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文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原文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春日偶成

百度百科-江南春

梦游华胥
2006-12-15 · TA获得超过60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9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春日偶成》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来“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可以看出他内心是非常快乐的。

《江南春》里也有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这是前面两句,但诗的重心在后两句,目的是为了抒发兴亡之感,借古讽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南朝梁武帝修建无数庙宇的历史,对唐代统治者大量兴建楼台殿阁表示不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