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规划分在那几个区,
2014-05-28
展开全部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
亚运城分为七大部分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位于广州市区东部,占地100万平方米,场馆众多、设施一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拥有体育场、击剑馆、射箭场、射击场、棒垒球场、曲棍球场、马术场及手球场等场馆和设施,是目前广州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
广州体育馆
位于广州市区北部,占地24万平方米,拥有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行政楼、餐厅中央能源中心、停车场及技术通道等。主场馆总建筑面积39,635平方米,观众席10,018个。第9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曾在此举行。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位于市中心商业区,占地58万平方米,拥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和棒球场等,是广州市大型综合体育设施。第6届全国运动会曾在此举行。
部分新建场馆
广东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
位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用地面积99978平方米。游泳馆总建筑面积约33331平方米,总坐席数为4584座。是广州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将在此进行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赛后将利用该馆建设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重大赛事的要求。该馆主体造型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是对主体育场“飘带”曲线的延续。同时通过相互穿插流动造型,结合建筑朝向,很好的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包括体操馆、台球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亚运期间比赛项目为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台球、壁球,赛后将成为广州亚运新城集体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及城市休闲广场。综合体育馆的设计构思凸显了“飘逸彩带”的主题,表现了体操这一独具艺术魅力的体育项目,用流动的线条展现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打造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具有强烈标志性。结构复杂,使用多种工程新技术和多种节能新技术,减少能耗,绿色环保,屋面雨水可以收集再利用。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位于广州番禺大学城体育与信息共享区,北面毗邻大学城中心体育场,西面濒临中心湖,现状场地内绿化茂盛,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166853平方米,由自行车轮滑馆、轮滑场、赛时管理中心和极限运动区组成,亚运期间分别举行场地自行车赛、轮滑赛和小轮车赛。规划概念——“极核旋风”,寓意充满动感与挑战的极限运动在青少年中掀起时尚旋风。形式上表现为自行车馆以其庞大体量自然形成场地的核心,统领全局,其它设施围绕核心旋绕展开,规划逻辑鲜明。其规划结构与大学城总体规划协调,与东部景观带关系良好。以入口-主馆-祠堂一线为界,东南部体现动感,西北部相对安静。规划充分尊重地形,通过灵活的场地组织和建筑体量布局,设计了特色鲜明的场地和建筑。
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广州亚运会武术、体育舞蹈比赛场馆。 其外壳的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将单一的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并以一种富有动感的方式将两者紧密联系,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结合广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创造出一种蕴含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态。 其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双层环形张弦穹顶结构,主跨度达到了98米,屋顶设置了大面积的顶天窗及电动遮阳系统,在平时可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各种活动,节约能源。其比赛大厅可利用活动看台组合变化来适应各种比赛对于场地的不同要求,力求达到场地适应性的最大化,便于赛后利用。
广州亚运城简介
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南部,风景独特的莲花山风景区的南麓、莲花山水道西岸,用地面积2.73平方公里。
亚运城分为七大部分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位于广州市区东部,占地100万平方米,场馆众多、设施一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拥有体育场、击剑馆、射箭场、射击场、棒垒球场、曲棍球场、马术场及手球场等场馆和设施,是目前广州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
广州体育馆
位于广州市区北部,占地24万平方米,拥有主场馆、练习馆、大众活动中心、行政楼、餐厅中央能源中心、停车场及技术通道等。主场馆总建筑面积39,635平方米,观众席10,018个。第9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曾在此举行。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位于市中心商业区,占地58万平方米,拥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和棒球场等,是广州市大型综合体育设施。第6届全国运动会曾在此举行。
部分新建场馆
广东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
位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用地面积99978平方米。游泳馆总建筑面积约33331平方米,总坐席数为4584座。是广州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将在此进行游泳、跳水和现代五项游泳比赛,赛后将利用该馆建设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重大赛事的要求。该馆主体造型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是对主体育场“飘带”曲线的延续。同时通过相互穿插流动造型,结合建筑朝向,很好的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
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
包括体操馆、台球壁球馆及广州亚运历史博物馆,亚运期间比赛项目为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台球、壁球,赛后将成为广州亚运新城集体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及城市休闲广场。综合体育馆的设计构思凸显了“飘逸彩带”的主题,表现了体操这一独具艺术魅力的体育项目,用流动的线条展现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打造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具有强烈标志性。结构复杂,使用多种工程新技术和多种节能新技术,减少能耗,绿色环保,屋面雨水可以收集再利用。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位于广州番禺大学城体育与信息共享区,北面毗邻大学城中心体育场,西面濒临中心湖,现状场地内绿化茂盛,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166853平方米,由自行车轮滑馆、轮滑场、赛时管理中心和极限运动区组成,亚运期间分别举行场地自行车赛、轮滑赛和小轮车赛。规划概念——“极核旋风”,寓意充满动感与挑战的极限运动在青少年中掀起时尚旋风。形式上表现为自行车馆以其庞大体量自然形成场地的核心,统领全局,其它设施围绕核心旋绕展开,规划逻辑鲜明。其规划结构与大学城总体规划协调,与东部景观带关系良好。以入口-主馆-祠堂一线为界,东南部体现动感,西北部相对安静。规划充分尊重地形,通过灵活的场地组织和建筑体量布局,设计了特色鲜明的场地和建筑。
南沙体育馆
南沙体育馆是广州亚运会武术、体育舞蹈比赛场馆。 其外壳的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将单一的建筑体量一分为二,并以一种富有动感的方式将两者紧密联系,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结合广东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创造出一种蕴含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态。 其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双层环形张弦穹顶结构,主跨度达到了98米,屋顶设置了大面积的顶天窗及电动遮阳系统,在平时可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各种活动,节约能源。其比赛大厅可利用活动看台组合变化来适应各种比赛对于场地的不同要求,力求达到场地适应性的最大化,便于赛后利用。
广州亚运城简介
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南部,风景独特的莲花山风景区的南麓、莲花山水道西岸,用地面积2.73平方公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