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展开全部
一、对于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
我常常觉得,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你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是书籍。我和魏书生有很多交往。我很佩服他那种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我曾问过他,你早先在农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今日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很认真地回答我,应该是想到的。李镇西,一个颇为有成就的教师,当我问及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他回答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觉得,李镇西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认真学习和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我们不妨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叙述:“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
苏氏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难能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他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育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1977年苏联有关部门把他的教育著作汇编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出版。目前全世界已用30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了他的教育著作。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我送大家两句话,一句是“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第二句是“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氏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给教师的建议》P.96)。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我认为,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两千年来,我国社会最崇拜的人是教师,比如孔子,孔子是名教师,更是教育家、思想家。他的那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家风范,千载而下,皆令人叹服。而当代教师的地位为什么低下?不可回避的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问题。只有真正的“人师”才是神圣的。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不可替代的。
一位外国学者在他的《教育目的》一书里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作为教师,请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沦为一个“简单劳动力”?
二、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然而,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什么?我对老师们说,我们固然要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几年来,我校一直组织教师认真阅读文化教育名著。《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建议》(以上苏霍姆林斯基)、《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以上李镇西)、《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发现母亲》(王东华)、《仁爱一生》(特雷莎修女)等都是人手一册,人人必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羞愧与耻辱……教师在学生手册里写上:‘你们的儿子不想学习,请采取措施。’这实质上就是教师经常把一根鞭子放在学生的书包里,而父亲就用这根鞭子来抽打自己的儿子。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一个复杂的外科手术正在进行之中,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正俯身在露出的伤口上动手术。突然,一个腰里别着斧头的屠夫闯进了手术室,他拔出斧头就朝伤口砍去。那么,这把脏斧头,就等于是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公民的诞生》)如果你认真阅读过如此精彩生动的论述,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是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教室和校园的。
多年来,我把“爱心育人,爱满校园”作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奠基工程来抓。我提出,爱心育人应该包括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这五个方面的育人准则。
我深信,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一支拥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
三、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在眼下的中国教育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当代中学生不读书。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果厌恶读书的话,那实在是可悲的。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
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当前,高考制度的改革正昭示着素质教育的美好前景,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跳出题海、跳进书海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把学校办成书籍的王国,师生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学校必将更加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P.10)“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给教师的建议》P.11)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教科书也读不好”。(《给教师的建议》P.149)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给教师的建议》P.150)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给教师的建议》P392)“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P.359)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请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我敢断言,那些学习落后,讨厌上学,那些不思进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为不良的,尽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个性、缺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没有阅读的爱好和习惯。
多年来,我校认真抓好教师的读书和学生的阅读这两件大事,提出让图书馆成为全体学生的“精神王国”,让一本优秀报刊伴随学生成才,让阅览室成为教师最向往的地方。我坚信,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成才成名成家的必由之路,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是办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为新世纪培育“读书人口”
提倡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就是为新世纪培育“读书人口”。我认为,没有学习化的社会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深刻又富于诗意地指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就是一个牢狱,一个不读书的人就如生活在这种牢狱之中。“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不想求知,那就是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学校的不幸,社会的不幸!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铁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后来这道无形的铁栅栏也许会变成真正的牢狱呢!”(《给教师的建议》P.355)
苏氏认为,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给教师的建议》P.396)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纵观全世界,凡喜欢读书的民族,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民族。在犹太民族,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在那种书香社会里,我们知道,他至少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一些人类的天才。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着力建设书香社会;美国的大学入学人数在中国的十五期间可以达到占总人口数的80%的比例……我们呢?
有人说,当前中国社会有三大污染——权力污染、信用污染、环境污染。其中信用污染的源头便是没有读书风气而导致了国民素质下降。在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中生存,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重,每一个成员都在承受着没有信用的痛苦。而且,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信用经济”,它的社会基础便是诚信为本的社会风尚。还有众所周知的一点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便是人的现代化,没有读书的社会氛围和风尚,没有学习化的社会,现代化社会又从何谈起。
有识之士担忧,现在的教育,也许永远出不了民族文化大师。如果这种担心和假设成立的话,那是多么可悲和可怕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先生:“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邱吉尔首相回答他说,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它的文化,有它古老的智慧和杰出的人才。
我一直有一种担忧,当代中国教育,能担当如此社会和历史的重任吗?
不过,我想,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为新世纪培养读书人口”这一教育的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基础教育面貌就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本文行将结束的时候,还想和读者朋友谈一谈读书的时间问题。有的人总说没有时间读书,其实我认为关键是想不想读。请想一想,你的晚上呢?双休日呢?节假日呢?有人说,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志向有出息,或者说,人和人的区别差别主要看两点——一是看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看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
还要耐得寂寞耐得繁华。现代生活,外面的世界真热闹!有诱惑力的东西太多了。要读书就要学会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追求的。我建议大家向武侠大师金庸学一学。当年,金庸在香港办报,身为报社大老板,每天亲自写千字的(连载)小说千字的评论,并且一写就是20年,写出了令我们叹为观止的成就!
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和教育应有的力量。
我常常觉得,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你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是书籍。我和魏书生有很多交往。我很佩服他那种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我曾问过他,你早先在农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今日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很认真地回答我,应该是想到的。李镇西,一个颇为有成就的教师,当我问及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他回答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觉得,李镇西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认真学习和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我们不妨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叙述:“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
苏氏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难能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他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育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1977年苏联有关部门把他的教育著作汇编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出版。目前全世界已用30多种文字翻译出版了他的教育著作。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我送大家两句话,一句是“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第二句是“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氏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给教师的建议》P.96)。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我认为,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两千年来,我国社会最崇拜的人是教师,比如孔子,孔子是名教师,更是教育家、思想家。他的那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家风范,千载而下,皆令人叹服。而当代教师的地位为什么低下?不可回避的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问题。只有真正的“人师”才是神圣的。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不可替代的。
一位外国学者在他的《教育目的》一书里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作为教师,请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沦为一个“简单劳动力”?
二、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然而,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什么?我对老师们说,我们固然要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几年来,我校一直组织教师认真阅读文化教育名著。《帕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建议》(以上苏霍姆林斯基)、《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以上李镇西)、《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发现母亲》(王东华)、《仁爱一生》(特雷莎修女)等都是人手一册,人人必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羞愧与耻辱……教师在学生手册里写上:‘你们的儿子不想学习,请采取措施。’这实质上就是教师经常把一根鞭子放在学生的书包里,而父亲就用这根鞭子来抽打自己的儿子。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一个复杂的外科手术正在进行之中,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正俯身在露出的伤口上动手术。突然,一个腰里别着斧头的屠夫闯进了手术室,他拔出斧头就朝伤口砍去。那么,这把脏斧头,就等于是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公民的诞生》)如果你认真阅读过如此精彩生动的论述,教育中的“皮带和拳头”是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教室和校园的。
多年来,我把“爱心育人,爱满校园”作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奠基工程来抓。我提出,爱心育人应该包括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这五个方面的育人准则。
我深信,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一支拥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
三、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在眼下的中国教育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当代中学生不读书。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果厌恶读书的话,那实在是可悲的。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
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当前,高考制度的改革正昭示着素质教育的美好前景,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无不显示出这一特点:跳出题海、跳进书海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把学校办成书籍的王国,师生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学校必将更加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给教师的建议》P.10)“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给教师的建议》P.11)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教科书也读不好”。(《给教师的建议》P.149)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给教师的建议》P.150)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给教师的建议》P392)“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P.359)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请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我敢断言,那些学习落后,讨厌上学,那些不思进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为不良的,尽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个性、缺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没有阅读的爱好和习惯。
多年来,我校认真抓好教师的读书和学生的阅读这两件大事,提出让图书馆成为全体学生的“精神王国”,让一本优秀报刊伴随学生成才,让阅览室成为教师最向往的地方。我坚信,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是教师成长成才成名成家的必由之路,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是办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为新世纪培育“读书人口”
提倡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就是为新世纪培育“读书人口”。我认为,没有学习化的社会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深刻又富于诗意地指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就是一个牢狱,一个不读书的人就如生活在这种牢狱之中。“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不想求知,那就是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学校的不幸,社会的不幸!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铁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后来这道无形的铁栅栏也许会变成真正的牢狱呢!”(《给教师的建议》P.355)
苏氏认为,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给教师的建议》P.396)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纵观全世界,凡喜欢读书的民族,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民族。在犹太民族,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在那种书香社会里,我们知道,他至少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一些人类的天才。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着力建设书香社会;美国的大学入学人数在中国的十五期间可以达到占总人口数的80%的比例……我们呢?
有人说,当前中国社会有三大污染——权力污染、信用污染、环境污染。其中信用污染的源头便是没有读书风气而导致了国民素质下降。在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中生存,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重,每一个成员都在承受着没有信用的痛苦。而且,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信用经济”,它的社会基础便是诚信为本的社会风尚。还有众所周知的一点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便是人的现代化,没有读书的社会氛围和风尚,没有学习化的社会,现代化社会又从何谈起。
有识之士担忧,现在的教育,也许永远出不了民族文化大师。如果这种担心和假设成立的话,那是多么可悲和可怕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先生:“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邱吉尔首相回答他说,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它的文化,有它古老的智慧和杰出的人才。
我一直有一种担忧,当代中国教育,能担当如此社会和历史的重任吗?
不过,我想,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为新世纪培养读书人口”这一教育的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基础教育面貌就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本文行将结束的时候,还想和读者朋友谈一谈读书的时间问题。有的人总说没有时间读书,其实我认为关键是想不想读。请想一想,你的晚上呢?双休日呢?节假日呢?有人说,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志向有出息,或者说,人和人的区别差别主要看两点——一是看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看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
还要耐得寂寞耐得繁华。现代生活,外面的世界真热闹!有诱惑力的东西太多了。要读书就要学会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是要有一点精神和追求的。我建议大家向武侠大师金庸学一学。当年,金庸在香港办报,身为报社大老板,每天亲自写千字的(连载)小说千字的评论,并且一写就是20年,写出了令我们叹为观止的成就!
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和教育应有的力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