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为主题的作文 ,1000-1500字
1个回答
2013-10-29
展开全部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三年大学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不仅因为他为我们中南人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独特的青春旋律——读《青春之歌》有感
我对红色经典小说情有独钟。《青春之歌》,便是其中让我非常欣赏的一部。这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作品我已看过多遍,然而每每重读,却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书中那火一样的青春激情总是能点燃我的心,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始终勉励我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刻,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杨沫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赋予青春以热度,并借助红色记忆和铿锵文字唤起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通过林道静们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壮丽和辉煌的。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 一部《青春之歌》 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青春的节奏快步前行,我读它的时候只能紧跟其节拍。书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你不可能停下来,因为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催着你不停地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催人奋进的青春旋律,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亮你,燃烧你!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短促了。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促,方显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青春则给予我们无尽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说林道静、卢嘉川、罗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们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表现出的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那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更好地传承他们的精神,从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唯有如此,才对得起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美好今天,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朋友们,让我们将自己的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绚丽篇章,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之歌!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三年大学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不仅因为他为我们中南人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独特的青春旋律——读《青春之歌》有感
我对红色经典小说情有独钟。《青春之歌》,便是其中让我非常欣赏的一部。这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作品我已看过多遍,然而每每重读,却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书中那火一样的青春激情总是能点燃我的心,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始终勉励我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刻,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杨沫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赋予青春以热度,并借助红色记忆和铿锵文字唤起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通过林道静们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壮丽和辉煌的。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 一部《青春之歌》 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青春的节奏快步前行,我读它的时候只能紧跟其节拍。书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你不可能停下来,因为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催着你不停地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催人奋进的青春旋律,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亮你,燃烧你!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短促了。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促,方显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青春则给予我们无尽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说林道静、卢嘉川、罗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们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表现出的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那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更好地传承他们的精神,从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唯有如此,才对得起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美好今天,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朋友们,让我们将自己的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绚丽篇章,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之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