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结构式的写法,对于简单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观察即可确定,但对复杂的分子或离子,必须通过计算,知道分子中的键数和孤电子对数目。
接下来进行原子排布,链状分子中,一般电负性较小的原子居中,而H及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O Cl)则处于端基的位置。
依次排好所有各个原子的位置后,两原子间以短线相连;孤对电子有一对“电子点”先从端基原子排起,依次到各个原子(每个原子周围应有4对电子,H为1对)使其达到所计算的孤对电子数目。
拓展资料
路易斯结构(Lewis structures,又称做Lewis 点图像, 电子点图像,Lewis 电子点式,Lewis 点结构,和电子点结构)是分子中原子和原子键结和标示孤对电子存在的图像。19世纪的化学家们创造了用元素符号加画短棍“—”的形式来表明原子之间按“化学价”相互结合的结构式,原子间用“—”相连表示用了“1”价,如水的结构式为H-O-H;用“=”相连表示互用了“2价”,如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用“≡”相连则表示互用了“3价”,如氰化氢H-C≡N中的C≡N。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路易斯结构
2024-11-08 广告
路易斯结构式的书写
根据求出的成键数、孤对电子对数和原子间连接规则,写出可能的路易斯结构式。
(1)原子间以短线相连,短线总数达到成键数。
(2)孤电子对用一对对小黑点从端基原子标起,依次到各原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8电子或2电子)直到孤对电子全部标完。
扩展资料
半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初,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ilbert Newton Lewis,(1875-1946)]把弗兰克兰结构式中的“短棍”解释为两个原子各取一个电子配成对,即:“—”是一对共用电子,“=”是2对共用电子,“≡”是3对共用电子对。
换句话说,经典的弗兰克兰化合价被解释为原子能够提供来形成共用原子对的电子数。路易斯还认为,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构型(8e-)是一种稳定构型。
其他原子倾向于共用电子而使它们的最外层转化为稀有气体的8电子稳定构型——八隅律。路易斯又把用“共用电子对”维系的化学作用力称为共价键。后人称这种观念为路易斯共价键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易斯结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