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5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日本文化的缘起
日本文化有无自己的根?回答是肯定的。尽管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始终以到如得的外来文化为媒介,但它毕竟尽有自己的根。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树,它的根深扎于日本国的风土上。若究其缘起,则可上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纹时代。“绳纹文化与后来的弥生文化、古坟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个时期。”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因岛国的地理位置,致使当时欧亚大陆的先进文化未能进入日本。绳纹人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进入弥生时代。考古学家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掘出不同绳纹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称弥生陶器,史称弥生文化。弥生陶器器形简单,花纹也不繁杂,与绳纹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一般认为,弥生陶器是从海外输入的,即可能是从大陆迁入的民族带去了新的弥生文化。新的文化虽然战胜原有的绳纹文化而成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来人终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并未因之而断续。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先进的大陆文明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促经日本很快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代。古坟的建筑需要征集大批劳动力,坟内陪葬有镜、剑、勾玉等精致工艺品,象征着死者生前拥有强大权力。这与一般民众死后的简易安葬形成鲜明对照,说明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日本从大陆不仅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文明,而且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汉人和韩人即所谓“归化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到6世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发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迄今关于绳纹、弥生和古坟文化的研究来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日本人在与外部自然的斗争中、在寻求和丰富自身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一旦岛国日本与外界取得联系,外来先进文化便立即被导入,成为日本文化的生长激素。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术和祭祀支配着原始社会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这种原始信仰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民族、国家的形成几乎同步,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即以大和地区为中心,融合诸民族而形成为“大和民族”;“大和国”也终于统一了“百余国”,建立起天皇制国家。
大和国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554-628),以圣德太子(574-662)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从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日本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历经飞鸟(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镰仓(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战国)、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户(1603-1868)等时代。
早期的封建社会(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化,集中体现为白凤、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谓白凤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时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个奈良时期的文化。此间,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佛教传来后便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护以至成为国教。以奈良药师寺为代表的佛教艺术,成为当时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另外,在使用汉字记事的基础上,日本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日语的音和声,创造了“万叶假名”,并用之创造了和歌集《万叶集》。至此,日本结束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这是日本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随着假名的出现,日本文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建筑与雕刻、绘画与音乐、书道与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风”,显示日本文化的独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会(镰仓、室町时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为特色。武士,本意为学习武艺,执掌军权者。它在日本作为新兴阶层出现是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那时,随着庄园实力的强大,为镇压农民,对抗国司,保卫庄园利益便组建私人武装力量,谓之武士团。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以武士为统治阶级的武家政权已经成为支配日本的实际力量。镰仓幕府衰败时朝廷试图夺回政权未果,室町幕府执政。与以朝廷为中心的贵族文化比较,武士文化则倾向于大众,包含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因素。就武士阶层自身而言,在以主仆契约为人际关系原则中形成的人伦道德,既有践踏生灵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诚于主人的新的道义活力的一面;五十的道德也因时代而异,必须对之加以具体分析。以武士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武士文学,与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禅宗的流行,以及各类理论著作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点。
后期封建社会(安室桃山、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的文化。江户时代历时260余年,时日本封建社会成熟期也是崩溃期。由于长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加之一度锁国,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异常繁荣,臻于成熟。概言之,江户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国的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推动日本精神文化的发展。其二,具有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创出与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与研究。
开国与明治文化
德川末期(1845-1867),日本同时迎来了民族危机和封建制的危机。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列强开始窥视日本。1854年佩里率美国舰队第二次叩关,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大门被打开;继之签订的“安政五国条约”,结束了200余年的锁国政治,把日本置于半殖民地的地位,加深了全面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与此同时,开港后国内各种阶级矛盾激化,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发对幕府专制的斗争高涨。尽管幕府作了一些改革,试图摆脱内外危机,终因封建的幕藩体制病入膏肓而于1868年崩溃,明治政府成立。从此,日本揭开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并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也是日本从19世纪迈入20世纪的世纪之交的时代。从文化史上看,明治文化一方面要为明治初期新政府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提供依据,又要为其后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日本文化还要完成自身的转型,展开文化本身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明治文化大体经历了启蒙与西化、批评与反思、折衷与创造这样三个阶段。
明治初期,刚刚从封建体制中脱胎出来的新政府,为实现向资本主义的彻底转变,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文明开化意味着从前近代社会的解放、意味着资本主义近代化。当时日本已经认识到既要汲取西方的物质文明,更要汲取其精神文明。被誉为国名教师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文明有两个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外形易取,而文明精神难求。”因此,他提出一个“首先改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物质”,在日本实现现代文明的模式。于是,以“明六社”为中心,一批有为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思想启蒙运动,西化大潮冲击着日本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化热潮稍事冷却后,国粹主义者复出,试图否定启蒙成果,复活传统。在批评复古逆流肯定文明开化大方向的同时,有识者也对前期思想文化界的混乱进行反思,根据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以导入的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大正时代(1912-1926)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该时代的根本特征,事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落一个新的中间阶层机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从而形成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大正文化带有鲜明的现代性,机主张确立近代自我,宣扬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成为大正文化的基调。
大正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民主主义,倡导民主主义的理论代表吉野作造认为,政权运作的终极基础在于民众,起最终决策也应符合民众意向。以民为本是吉野政治思想的根基。他虽然承认天皇制,但主张实现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即限制军阀、官僚专制,扩大议会的权力。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吉野的思想无疑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在民主主义的时代风潮下,大正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也一展新貌。新康德学派的理想主义哲学领域,而波及整个知识界。作为新康德学派之日本版的文化主义、人格主义、教养主义,一时风靡思想界。文化主义在肯定文化价值的同时,还强调人的主体性,由之而泛起人格主义思潮,即把人格价值视为唯一的伦理价值。为大正文化推波助澜的岩波书店刊出许多新书,并于1915年到1917年推出哲学丛书,宣传理想主义哲学,被称为“岩波文化”。此外史学家津田左右吉对日本古代史的合理主义解释,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对前人尚未涉足的庶民生活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大正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大正时期,如果说政治思想以民本主义为代表,哲学以新康德学派的理想主义为代表的话,那末,文学领域则以“白桦”派为代表。以武者小路实笃为首的一批年轻作家于1910年4月创刊文学杂志白桦,形成很有影响的文学派别“白桦”派。至1923年(大正12年)停刊的13年间,该派高举新理想主义旗帜,展开活跃的文学活动,居大正文坛主流地位。他们不满于日趋衰落的自然主义文学,提倡“通过个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把“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作为该派文学的目标。以此思想为指导,他们创作出许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作品,哺育了不少知名作家。白桦派运动还超出文坛,在教育界乃至社会上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此间,戏剧、美术、音乐等文化领域,都展现出异于明治文化的新貌。
大正文化清新而繁荣,然而,大正时代未及展开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随之落下帷幕。
昭和前期文化的浮沉
昭和时代(1926-1989)始于本世纪初期,终于本世纪末期,历时63年,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史上唯一能够代表20世纪风云变幻及其特质的重要历史时期。无疑,这种变幻与特质在昭和文化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昭和前期,伴随日本社会的激荡与变幻,日本文化也造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中谱写自身的历史。20年代,无产阶级文化诞生,结成各种文艺团体如“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1928年12月新组“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团体协议会”,1931年该协会又扩建为“全日本无产阶级文化联盟”,创刊《无产阶极文化》杂志,指导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船工》、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是描写无产者生活的优秀作品。左翼剧团上演进步剧《目依旧是奴隶》、《暴风雨》、《怒涛》等,直到“七七事变”后,仍坚持演出揭露社会黑暗的戏剧如《赤裸裸的街》、《永远向前》等。美术同盟在在举办群众性画展的同时,还把作品送到群众手中。思想家结成“唯物论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哲学上展开反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斗争,涌现出如河上肇,户阪润、永田广志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如上所述,昭和前期正是日本加速帝国主义法西斯化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直至失败的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则是国家主义、超国家主义思潮和日本主义思潮逐渐泛起进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作为“国策”于1932年成立了“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1934年军部在《国防的真实意义和加强国防的主张》中,叫嚣”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1935年众议院通过“国体明征”决议,1940年大搞“建国二千六百年事业纪念”活动,强调“日本精神”,宣扬“皇道主义”意识形态。在政府推动下,文化界组织各种法西斯文艺团体,大搞“战争文学”、“报国文化”;思想界也蜂拥而上,鼓吹日本精神论,提倡回归日本。从1933年到1935年新潮社推出十二卷本的日本精神讲座,以期在皇道意识下重建日本学,并试图通过重新吟味和认识久被冷落的日本精神与日本文化,根治国家的癌症。京都学派的右翼哲学家则提倡“世界史的哲学”“战争哲学”来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作哲学家论证;更有甚者如大川周明、北一辉等公然炮制日本型法西斯理论,直接为政府推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提供理论根据。
政府在提倡和推行法西斯文化的同时,还不断强化思想统治,镇压一切进步文化,迫害一切进步的文化人士。至于马克思主义则完全被禁,1939年“唯物论研究会”被取缔。河上肇,户阪润、永田广志等马克思主义学者先后被捕入狱,有的在狱中被迫害之死。面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强权统治,少数知识分子在挫折中发生动尧妥协乃至变节。
至此,战前日本文化完全失去生机,而被血腥的侵略战争所吞没。
战后日本文化的繁荣和困惑
战后日本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为文化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其特色最重要的是生活文化、物质文化的发达及其大众化现象。这是因为战后扩大了思想言论的自由度,且从制度上得到保证;战后劳动者权力的扩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成为大众文化昌盛的契机。战后日本文化的大众化特征,主要表现:⒈在劳动者的各类文化团体、文化俱乐部相继出现并展开活跃的活动;⒉旧文化形态的复活;⒊海外文化的流入;⒋大众文化合高级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大众化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提高了作为社会主人的大众的主体素质,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导致文化商品化,使人片面追求文化的消费价值,从而导致创作热情锐减,以至颓废文化泛滥,也就是说,战后日本文化繁荣的同时,却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负面现象即文化的颓废与停滞。
平成文化
1989年裕仁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即位,年号平成。上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十年,在冷战结束,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新的国际环境也给日本文化带来影响。素有吸纳多元文化之长的日本文化在把自身融入世界文化的过程中,将更繁荣。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在实际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的民族性格是和民间文化中突出的极端的暴力共存的,但是,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着迷于虐待狂幻想,而且不是人人都接受性和暴力。在日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被绳子捆绑着的裸体女人的照片公开地刊登在大众报纸上,被强奸、性施虐的镜头在电视中比比皆是,人们在乘地铁上班去的途中十分公开、自然地翻阅带有裸体少女照片的黄色刊物,不以为羞,也不以为怪,性兴趣似乎成为一种生活的主流,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不用像中国人那么偷偷摸摸、羞羞答答,把性兴趣掩藏在家室或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日本人不把它看成是一种邪恶,而把它看成是一种宣泄和幻想。礼貌、温和、温顺就这样和带有死和虐待狂的幻想结合起来了,但是这种幻想很少渗入真正的生活。
日本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善于输入和输出,民间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文雅与粗犷并存的文化特点,在性的方面也是表现得很明显的。如果在性文化方面,以日、中两国作为一个对比,许多方面表现出“同”还是主要的,可是由于以上所述日本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的存在,两国的性文化又有不少异。探其同,再究其异,可能会更好地了解日本,也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日本文化有无自己的根?回答是肯定的。尽管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始终以到如得的外来文化为媒介,但它毕竟尽有自己的根。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树,它的根深扎于日本国的风土上。若究其缘起,则可上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纹时代。“绳纹文化与后来的弥生文化、古坟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个时期。”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因岛国的地理位置,致使当时欧亚大陆的先进文化未能进入日本。绳纹人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进入弥生时代。考古学家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掘出不同绳纹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称弥生陶器,史称弥生文化。弥生陶器器形简单,花纹也不繁杂,与绳纹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一般认为,弥生陶器是从海外输入的,即可能是从大陆迁入的民族带去了新的弥生文化。新的文化虽然战胜原有的绳纹文化而成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来人终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并未因之而断续。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先进的大陆文明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促经日本很快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代。古坟的建筑需要征集大批劳动力,坟内陪葬有镜、剑、勾玉等精致工艺品,象征着死者生前拥有强大权力。这与一般民众死后的简易安葬形成鲜明对照,说明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日本从大陆不仅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文明,而且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汉人和韩人即所谓“归化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到6世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发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迄今关于绳纹、弥生和古坟文化的研究来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日本人在与外部自然的斗争中、在寻求和丰富自身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一旦岛国日本与外界取得联系,外来先进文化便立即被导入,成为日本文化的生长激素。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术和祭祀支配着原始社会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这种原始信仰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民族、国家的形成几乎同步,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即以大和地区为中心,融合诸民族而形成为“大和民族”;“大和国”也终于统一了“百余国”,建立起天皇制国家。
大和国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554-628),以圣德太子(574-662)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从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日本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历经飞鸟(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镰仓(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战国)、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户(1603-1868)等时代。
早期的封建社会(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化,集中体现为白凤、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谓白凤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时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个奈良时期的文化。此间,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佛教传来后便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护以至成为国教。以奈良药师寺为代表的佛教艺术,成为当时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另外,在使用汉字记事的基础上,日本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日语的音和声,创造了“万叶假名”,并用之创造了和歌集《万叶集》。至此,日本结束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这是日本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随着假名的出现,日本文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建筑与雕刻、绘画与音乐、书道与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风”,显示日本文化的独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会(镰仓、室町时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为特色。武士,本意为学习武艺,执掌军权者。它在日本作为新兴阶层出现是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那时,随着庄园实力的强大,为镇压农民,对抗国司,保卫庄园利益便组建私人武装力量,谓之武士团。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以武士为统治阶级的武家政权已经成为支配日本的实际力量。镰仓幕府衰败时朝廷试图夺回政权未果,室町幕府执政。与以朝廷为中心的贵族文化比较,武士文化则倾向于大众,包含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因素。就武士阶层自身而言,在以主仆契约为人际关系原则中形成的人伦道德,既有践踏生灵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诚于主人的新的道义活力的一面;五十的道德也因时代而异,必须对之加以具体分析。以武士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武士文学,与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禅宗的流行,以及各类理论著作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点。
后期封建社会(安室桃山、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的文化。江户时代历时260余年,时日本封建社会成熟期也是崩溃期。由于长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加之一度锁国,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异常繁荣,臻于成熟。概言之,江户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国的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推动日本精神文化的发展。其二,具有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创出与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与研究。
开国与明治文化
德川末期(1845-1867),日本同时迎来了民族危机和封建制的危机。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列强开始窥视日本。1854年佩里率美国舰队第二次叩关,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大门被打开;继之签订的“安政五国条约”,结束了200余年的锁国政治,把日本置于半殖民地的地位,加深了全面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与此同时,开港后国内各种阶级矛盾激化,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发对幕府专制的斗争高涨。尽管幕府作了一些改革,试图摆脱内外危机,终因封建的幕藩体制病入膏肓而于1868年崩溃,明治政府成立。从此,日本揭开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明治时代(1868-1912)是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发展并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也是日本从19世纪迈入20世纪的世纪之交的时代。从文化史上看,明治文化一方面要为明治初期新政府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提供依据,又要为其后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日本文化还要完成自身的转型,展开文化本身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明治文化大体经历了启蒙与西化、批评与反思、折衷与创造这样三个阶段。
明治初期,刚刚从封建体制中脱胎出来的新政府,为实现向资本主义的彻底转变,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文明开化意味着从前近代社会的解放、意味着资本主义近代化。当时日本已经认识到既要汲取西方的物质文明,更要汲取其精神文明。被誉为国名教师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文明有两个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外形易取,而文明精神难求。”因此,他提出一个“首先改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物质”,在日本实现现代文明的模式。于是,以“明六社”为中心,一批有为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思想启蒙运动,西化大潮冲击着日本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化热潮稍事冷却后,国粹主义者复出,试图否定启蒙成果,复活传统。在批评复古逆流肯定文明开化大方向的同时,有识者也对前期思想文化界的混乱进行反思,根据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以导入的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并且在与西方文化共流、撞击与相融中,探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大正时代(1912-1926)是短暂而相对稳定的时期。该时代的根本特征,事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落一个新的中间阶层机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从而形成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大正文化带有鲜明的现代性,机主张确立近代自我,宣扬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成为大正文化的基调。
大正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民主主义,倡导民主主义的理论代表吉野作造认为,政权运作的终极基础在于民众,起最终决策也应符合民众意向。以民为本是吉野政治思想的根基。他虽然承认天皇制,但主张实现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即限制军阀、官僚专制,扩大议会的权力。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吉野的思想无疑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在民主主义的时代风潮下,大正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也一展新貌。新康德学派的理想主义哲学领域,而波及整个知识界。作为新康德学派之日本版的文化主义、人格主义、教养主义,一时风靡思想界。文化主义在肯定文化价值的同时,还强调人的主体性,由之而泛起人格主义思潮,即把人格价值视为唯一的伦理价值。为大正文化推波助澜的岩波书店刊出许多新书,并于1915年到1917年推出哲学丛书,宣传理想主义哲学,被称为“岩波文化”。此外史学家津田左右吉对日本古代史的合理主义解释,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对前人尚未涉足的庶民生活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大正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大正时期,如果说政治思想以民本主义为代表,哲学以新康德学派的理想主义为代表的话,那末,文学领域则以“白桦”派为代表。以武者小路实笃为首的一批年轻作家于1910年4月创刊文学杂志白桦,形成很有影响的文学派别“白桦”派。至1923年(大正12年)停刊的13年间,该派高举新理想主义旗帜,展开活跃的文学活动,居大正文坛主流地位。他们不满于日趋衰落的自然主义文学,提倡“通过个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把“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作为该派文学的目标。以此思想为指导,他们创作出许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作品,哺育了不少知名作家。白桦派运动还超出文坛,在教育界乃至社会上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此间,戏剧、美术、音乐等文化领域,都展现出异于明治文化的新貌。
大正文化清新而繁荣,然而,大正时代未及展开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随之落下帷幕。
昭和前期文化的浮沉
昭和时代(1926-1989)始于本世纪初期,终于本世纪末期,历时63年,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史上唯一能够代表20世纪风云变幻及其特质的重要历史时期。无疑,这种变幻与特质在昭和文化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昭和前期,伴随日本社会的激荡与变幻,日本文化也造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中谱写自身的历史。20年代,无产阶级文化诞生,结成各种文艺团体如“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1928年12月新组“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团体协议会”,1931年该协会又扩建为“全日本无产阶级文化联盟”,创刊《无产阶极文化》杂志,指导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船工》、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是描写无产者生活的优秀作品。左翼剧团上演进步剧《目依旧是奴隶》、《暴风雨》、《怒涛》等,直到“七七事变”后,仍坚持演出揭露社会黑暗的戏剧如《赤裸裸的街》、《永远向前》等。美术同盟在在举办群众性画展的同时,还把作品送到群众手中。思想家结成“唯物论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哲学上展开反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斗争,涌现出如河上肇,户阪润、永田广志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如上所述,昭和前期正是日本加速帝国主义法西斯化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直至失败的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则是国家主义、超国家主义思潮和日本主义思潮逐渐泛起进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作为“国策”于1932年成立了“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1934年军部在《国防的真实意义和加强国防的主张》中,叫嚣”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1935年众议院通过“国体明征”决议,1940年大搞“建国二千六百年事业纪念”活动,强调“日本精神”,宣扬“皇道主义”意识形态。在政府推动下,文化界组织各种法西斯文艺团体,大搞“战争文学”、“报国文化”;思想界也蜂拥而上,鼓吹日本精神论,提倡回归日本。从1933年到1935年新潮社推出十二卷本的日本精神讲座,以期在皇道意识下重建日本学,并试图通过重新吟味和认识久被冷落的日本精神与日本文化,根治国家的癌症。京都学派的右翼哲学家则提倡“世界史的哲学”“战争哲学”来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作哲学家论证;更有甚者如大川周明、北一辉等公然炮制日本型法西斯理论,直接为政府推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提供理论根据。
政府在提倡和推行法西斯文化的同时,还不断强化思想统治,镇压一切进步文化,迫害一切进步的文化人士。至于马克思主义则完全被禁,1939年“唯物论研究会”被取缔。河上肇,户阪润、永田广志等马克思主义学者先后被捕入狱,有的在狱中被迫害之死。面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强权统治,少数知识分子在挫折中发生动尧妥协乃至变节。
至此,战前日本文化完全失去生机,而被血腥的侵略战争所吞没。
战后日本文化的繁荣和困惑
战后日本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为文化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其特色最重要的是生活文化、物质文化的发达及其大众化现象。这是因为战后扩大了思想言论的自由度,且从制度上得到保证;战后劳动者权力的扩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成为大众文化昌盛的契机。战后日本文化的大众化特征,主要表现:⒈在劳动者的各类文化团体、文化俱乐部相继出现并展开活跃的活动;⒉旧文化形态的复活;⒊海外文化的流入;⒋大众文化合高级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大众化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提高了作为社会主人的大众的主体素质,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导致文化商品化,使人片面追求文化的消费价值,从而导致创作热情锐减,以至颓废文化泛滥,也就是说,战后日本文化繁荣的同时,却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负面现象即文化的颓废与停滞。
平成文化
1989年裕仁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即位,年号平成。上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十年,在冷战结束,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新的国际环境也给日本文化带来影响。素有吸纳多元文化之长的日本文化在把自身融入世界文化的过程中,将更繁荣。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在实际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的民族性格是和民间文化中突出的极端的暴力共存的,但是,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着迷于虐待狂幻想,而且不是人人都接受性和暴力。在日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被绳子捆绑着的裸体女人的照片公开地刊登在大众报纸上,被强奸、性施虐的镜头在电视中比比皆是,人们在乘地铁上班去的途中十分公开、自然地翻阅带有裸体少女照片的黄色刊物,不以为羞,也不以为怪,性兴趣似乎成为一种生活的主流,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不用像中国人那么偷偷摸摸、羞羞答答,把性兴趣掩藏在家室或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日本人不把它看成是一种邪恶,而把它看成是一种宣泄和幻想。礼貌、温和、温顺就这样和带有死和虐待狂的幻想结合起来了,但是这种幻想很少渗入真正的生活。
日本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善于输入和输出,民间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文雅与粗犷并存的文化特点,在性的方面也是表现得很明显的。如果在性文化方面,以日、中两国作为一个对比,许多方面表现出“同”还是主要的,可是由于以上所述日本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的存在,两国的性文化又有不少异。探其同,再究其异,可能会更好地了解日本,也会更好地了解中国。
2018-11-24
展开全部
日本文化其实有一点杂交的感觉,他们取了很多中国的文化,也取了很多西洋的文化,然后又加入日本自己的一些文化。
比如过圣诞节,万圣节他们都过的和美国一样热闹,但是圣诞节他们不是吃火鸡而是吃肯德基和蛋糕。然后他们也爱吃饺子,但是会和米饭一起吃饺子。然后米饭还会和意大利面一起吃,面包里面放咖喱等等。
如果你想真的了解一下日本文化,可以听听日本人怎么讲。有一个“日本知识酱”的公众号上就有一个日本人(好像在中国还蛮有名的)在讲日本文化,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
毕竟听日本人讲是最真实的。
比如过圣诞节,万圣节他们都过的和美国一样热闹,但是圣诞节他们不是吃火鸡而是吃肯德基和蛋糕。然后他们也爱吃饺子,但是会和米饭一起吃饺子。然后米饭还会和意大利面一起吃,面包里面放咖喱等等。
如果你想真的了解一下日本文化,可以听听日本人怎么讲。有一个“日本知识酱”的公众号上就有一个日本人(好像在中国还蛮有名的)在讲日本文化,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
毕竟听日本人讲是最真实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