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保教主任做好教学,教科研,环创工作
1个回答
2016-01-25
展开全部
一、规范保教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1.细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转变教师的行为方式。为了有效地把《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转变为教师的行为方式。十月下旬组织五年以下的教师们在重温《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各个环节对幼儿和教师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征集“一句话经验”研讨活动。重点对“一句话经验”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进行了研讨,在商讨中教师们一致认为,既要语言简练富有诗意,指导作用又要能体现新《纲要》的教育理念。随后开展分组讨论,教师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各个环节的重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梳理了十条即“一句话经验”。通过研讨活动更强化了一日活动的规范意识,从而把规范转变为教师自己的行为方式,让孩子们在温馨、和谐、安全、友爱的环境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2.规范计划制定格式,提高教师制定计划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制定各类计划的能力,力求把计划订得更细,更实,更规范,便于教师操作。期初查看各类计划,体锻计划、健康计划、专用教室活动计划和班务计划等,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计划制定格式不规范,二是缺乏计划制定的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三是计划内容和指导要点不明确。为此,本学期重点对体锻计划、健康计划、专用教室活动计划和班务计划在制定格式上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一是加强培训,提出改进意见,在操作层面上更清晰。二是加强个别指导,指导教师制定计划,做到目标有效落实,让计划更具有操作性。三是提供样本,让计划更规范。作为领导,只有在检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有效的策略,使得管理更有实效。
3. 尝试开展开放式晨间户外区域体育运动区。创设开放式区域运动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器械、玩伴和游戏方式,分享不同运动环境的资源,为幼儿创造性活动和合作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上半学期我们打破了以班级晨间运动区活动的模式,充分利用园的场地、环境资源,将场地划分为投掷区、球类区、拓展区、车类区、钻爬区、跳跃区、走跑区、攀爬区、平衡区、圈类区等十个区,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大胆活动,快乐合作,自主游戏,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快乐体育”。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部分幼儿对每一体育活动器材特感兴趣,不愿意去尝试其它活动器材,动作发展的均衡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是教师对混班玩的指导不得力。三是幼儿玩法单一,教师对器材的玩法也不很熟悉。四是缺乏前期理论学习,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经大家一起研究决定:下半学期起,改变活动模式,在组内尝试开展按班级划分区域活动,一周内分地域轮流玩十个区,这样有利于幼儿小范围内选择各种活动器材,也便于在老师的观察指导下让幼儿有目的地玩,有效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4.加强保教常规调研,提高保教质量。
(1)调研随堂课,发现问题,做好专业引领。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十月初,随机观摩了代课老师组织的体育活动《跳花杆》,不论从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都不符合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支工作刚满一年的师资队伍带动起来,尽快提高她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充分利用园内骨干教师资源,借助骨干教师的力量,通过观课、评课等形式,让她们了解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模式,以及如何正确恰当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代课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之以用。
(2)随机调研角色游戏,有效提出改进策略。结合我园“十二五”课题,为进一步了解我园《角色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自然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施状况,十一月初随机调研了大(1)班角色游戏,游戏主题能跟随课程主题,生成了“宠物商店”,提供了一些毛绒玩具,营业员主动热情接待顾客,买卖非常热闹。但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幼儿游戏情节单一;缺乏交往语言;材料成品多,半成品少;教师观察指导没有重点,过多去干扰幼儿的游戏行为。活动后,与带班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策略: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预设主题与幼儿生成主题相结合,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共同构建游戏主题,创设环境,收集材料,商量玩法,从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游戏主题与其它主题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充分挖掘游戏的价值点,把游戏主题做大,把主题性学习内容在游戏中延伸。同时要与孩子共同建立规则意识,学会礼貌待客,发展交往语言。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活动,推进情节发展。提供半成品材料体现自主性、创造性。
(3)随机调研班级常规,现场开展常规教育。班级常规管理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拥有良好的常规是形成文明班集体的前提,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为提升小年轻老师的班级常规管理能力,十一月初行政领导随机观摩调研了新教师蒋皓组织的半日活动。主要问题是新教师缺乏组织、应变能力,缺乏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互动,班级管理显得很乱。之后业务主任亲自出征,发出语言指令,幼儿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手指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运用表扬的方法,规范幼儿的行为;发现孩子有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问题版”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这样做好吗?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才对?然后通过动作演示规范幼儿行为,习得方法。通过现场指导,实地演示,给青年教师展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好方法。活动结束之后对新教师半日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首先,要求她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亲近幼儿,做孩子的好朋友;其次,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行为表现,发现问题,随机教育;再次,建立必要的规则意识,如通过音乐、手指游戏等形式稳定幼儿情绪;最后,加强与班主任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养成勤问、善思、好学的好习惯,不断丰富内涵,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4)接受中心保教常规调研。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加强中心各幼儿园的交流研讨,推进幼儿园常规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十月下旬,中心全体行政人员与保健老师对我园开展了全方位的常规管理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主要从教育教学和后勤保健与安全卫生两个层面分两组进行。调研组人员实地查看了教师和孩子们在晨间户外锻炼中的互动情况,保育员、食堂人员的工作常规及操作流程,查看了各班区角游戏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情况,聆听了老师们的随堂课,观摩了角色游戏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后行政人员一行仔细翻阅了我园的各项工作台帐。在调研汇总过程中,调研员们对于我园在园所常规管理、园舍环境的整洁优美、幼儿活动常规的有序及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针对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上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整改意见,并有效地落实到工作计划中,做好整改工作。
5.做好专用教室检查和整改工作。在专用教室使用过程中,不定期地对专用教室的环境、材料、专用教室记录表进行了检查,对于发现的一些问题,如:①科探室缺乏一些光声影材料,如光盘、颜料和瓶子、小汽车、木板、地垫等;探索性缺乏材料。②图书室一是图书未能按标记整理;二是环境创设较成人化,缺乏童趣;三是椅子太多;四是图书量太多。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图书室进行了整改,我们邀请在理念上和想法上比较有创意的老师一起参与整改,提出自己的想法,力争在环境创设和格局上体现童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三三两两坐在地垫和椅子上看书,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在材料的投放上做了调整和管理,首先将现有的图书分类整理,投放适量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看的图书,并贴上标签。其次加强图书管理,引导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并学会收拾和整理图书,要求幼儿按标签学会收拾整理图书。
6.开展“幼小衔接班级常规交流”研讨活动。从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孩子能够顺利地渡过“幼小转型期”,十一月下旬,浮桥镇牌楼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师在张伟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我园进行“幼小衔接”交流研讨活动。首先,老师们观摩了由大班组吴艳老师执教的两个活动。观课之后,牌小的低年级老师和我园大班组的老师主要针对幼儿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切磋和研讨,真切感受到了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巨大区别,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与小学在课堂教学形式和幼儿学习方式两大方面衔接的最佳途径,并针对当前小学低年级新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从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做了深层次的交流与研讨。并与之后的周一,我园教研组长和大班各班主任在园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小学一年级的听课活动,两校老师围绕“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再次的探讨,为了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将加大常规管理力度,与小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好各方资源,共同为孩子能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课程管理和建设,优化课程计划
1.开展主题前审议工作,确保集体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在每个主题开展之前,各组教师在认真研读主题说明,理解主题脉络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主题教学目标,并分阶段组织实施。结合阶段目标合理选择、设置课程内容,做好周课程计划审议,为了有效地体现课程内容的均衡性、适宜性、合理性、层次性、系统性。在组长审议的基础上,业务园长再次审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如:活动内容安排不合理性、主题重点语言表述不简练,未能突出主题重点;周计划未能体现班本特点、文字格式不规范等,及时与组长沟通交流,同时把出现的共性问题,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教师,从而提高教师制订计划的能力,确保课程质量。
2.随机调研教师集体备课,规范备课制度。为了规范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在一备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针对困惑,通过集体的智慧商讨解决。于是业务园长于十月中旬参加了中班组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未能带着问题参与研讨,影响了集体备课的质量。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现场提出整改措施,要求主备老师将教案周一之前发到群上,平行班教师修改审议,发现问题做好记录,让教师带着问题来参与集体备课,从而有效提高备课质量。
3.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结合《指南》要求,本学期各年级组主要围绕两个节日“国庆节”和“中秋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大班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花好月圆庆中秋”亲子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感受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本次活动一改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而是让家长参与介绍中秋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嫦娥奔月》等故事,让幼儿了解了中秋的来历与传说、知晓了中秋节的许多趣事。小朋友还为爸爸妈妈带来了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接下来的户外亲子游戏可受小朋友欢迎了!螃蟹夹球、玩玩手脚板、打保龄球、接力赛……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庆中秋,真开心!活动最后,小朋友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祝福卡送给家长,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月饼、分享月饼,感受月饼的不同口味。分享环节情意浓浓,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了解,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气氛,体验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此活动意义非凡。
1.细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转变教师的行为方式。为了有效地把《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转变为教师的行为方式。十月下旬组织五年以下的教师们在重温《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各个环节对幼儿和教师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征集“一句话经验”研讨活动。重点对“一句话经验”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进行了研讨,在商讨中教师们一致认为,既要语言简练富有诗意,指导作用又要能体现新《纲要》的教育理念。随后开展分组讨论,教师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各个环节的重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梳理了十条即“一句话经验”。通过研讨活动更强化了一日活动的规范意识,从而把规范转变为教师自己的行为方式,让孩子们在温馨、和谐、安全、友爱的环境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2.规范计划制定格式,提高教师制定计划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制定各类计划的能力,力求把计划订得更细,更实,更规范,便于教师操作。期初查看各类计划,体锻计划、健康计划、专用教室活动计划和班务计划等,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计划制定格式不规范,二是缺乏计划制定的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三是计划内容和指导要点不明确。为此,本学期重点对体锻计划、健康计划、专用教室活动计划和班务计划在制定格式上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一是加强培训,提出改进意见,在操作层面上更清晰。二是加强个别指导,指导教师制定计划,做到目标有效落实,让计划更具有操作性。三是提供样本,让计划更规范。作为领导,只有在检查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有效的策略,使得管理更有实效。
3. 尝试开展开放式晨间户外区域体育运动区。创设开放式区域运动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器械、玩伴和游戏方式,分享不同运动环境的资源,为幼儿创造性活动和合作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上半学期我们打破了以班级晨间运动区活动的模式,充分利用园的场地、环境资源,将场地划分为投掷区、球类区、拓展区、车类区、钻爬区、跳跃区、走跑区、攀爬区、平衡区、圈类区等十个区,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大胆活动,快乐合作,自主游戏,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快乐体育”。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部分幼儿对每一体育活动器材特感兴趣,不愿意去尝试其它活动器材,动作发展的均衡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是教师对混班玩的指导不得力。三是幼儿玩法单一,教师对器材的玩法也不很熟悉。四是缺乏前期理论学习,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经大家一起研究决定:下半学期起,改变活动模式,在组内尝试开展按班级划分区域活动,一周内分地域轮流玩十个区,这样有利于幼儿小范围内选择各种活动器材,也便于在老师的观察指导下让幼儿有目的地玩,有效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4.加强保教常规调研,提高保教质量。
(1)调研随堂课,发现问题,做好专业引领。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能力。十月初,随机观摩了代课老师组织的体育活动《跳花杆》,不论从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都不符合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支工作刚满一年的师资队伍带动起来,尽快提高她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充分利用园内骨干教师资源,借助骨干教师的力量,通过观课、评课等形式,让她们了解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模式,以及如何正确恰当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帮助代课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之以用。
(2)随机调研角色游戏,有效提出改进策略。结合我园“十二五”课题,为进一步了解我园《角色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自然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施状况,十一月初随机调研了大(1)班角色游戏,游戏主题能跟随课程主题,生成了“宠物商店”,提供了一些毛绒玩具,营业员主动热情接待顾客,买卖非常热闹。但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幼儿游戏情节单一;缺乏交往语言;材料成品多,半成品少;教师观察指导没有重点,过多去干扰幼儿的游戏行为。活动后,与带班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策略: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预设主题与幼儿生成主题相结合,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共同构建游戏主题,创设环境,收集材料,商量玩法,从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游戏主题与其它主题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充分挖掘游戏的价值点,把游戏主题做大,把主题性学习内容在游戏中延伸。同时要与孩子共同建立规则意识,学会礼貌待客,发展交往语言。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活动,推进情节发展。提供半成品材料体现自主性、创造性。
(3)随机调研班级常规,现场开展常规教育。班级常规管理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拥有良好的常规是形成文明班集体的前提,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为提升小年轻老师的班级常规管理能力,十一月初行政领导随机观摩调研了新教师蒋皓组织的半日活动。主要问题是新教师缺乏组织、应变能力,缺乏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互动,班级管理显得很乱。之后业务主任亲自出征,发出语言指令,幼儿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手指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运用表扬的方法,规范幼儿的行为;发现孩子有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问题版”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这样做好吗?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才对?然后通过动作演示规范幼儿行为,习得方法。通过现场指导,实地演示,给青年教师展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好方法。活动结束之后对新教师半日活动的组织开展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首先,要求她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亲近幼儿,做孩子的好朋友;其次,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行为表现,发现问题,随机教育;再次,建立必要的规则意识,如通过音乐、手指游戏等形式稳定幼儿情绪;最后,加强与班主任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养成勤问、善思、好学的好习惯,不断丰富内涵,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4)接受中心保教常规调研。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加强中心各幼儿园的交流研讨,推进幼儿园常规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十月下旬,中心全体行政人员与保健老师对我园开展了全方位的常规管理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主要从教育教学和后勤保健与安全卫生两个层面分两组进行。调研组人员实地查看了教师和孩子们在晨间户外锻炼中的互动情况,保育员、食堂人员的工作常规及操作流程,查看了各班区角游戏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情况,聆听了老师们的随堂课,观摩了角色游戏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后行政人员一行仔细翻阅了我园的各项工作台帐。在调研汇总过程中,调研员们对于我园在园所常规管理、园舍环境的整洁优美、幼儿活动常规的有序及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针对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上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整改意见,并有效地落实到工作计划中,做好整改工作。
5.做好专用教室检查和整改工作。在专用教室使用过程中,不定期地对专用教室的环境、材料、专用教室记录表进行了检查,对于发现的一些问题,如:①科探室缺乏一些光声影材料,如光盘、颜料和瓶子、小汽车、木板、地垫等;探索性缺乏材料。②图书室一是图书未能按标记整理;二是环境创设较成人化,缺乏童趣;三是椅子太多;四是图书量太多。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图书室进行了整改,我们邀请在理念上和想法上比较有创意的老师一起参与整改,提出自己的想法,力争在环境创设和格局上体现童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三三两两坐在地垫和椅子上看书,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在材料的投放上做了调整和管理,首先将现有的图书分类整理,投放适量的、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看的图书,并贴上标签。其次加强图书管理,引导幼儿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并学会收拾和整理图书,要求幼儿按标签学会收拾整理图书。
6.开展“幼小衔接班级常规交流”研讨活动。从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孩子能够顺利地渡过“幼小转型期”,十一月下旬,浮桥镇牌楼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师在张伟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我园进行“幼小衔接”交流研讨活动。首先,老师们观摩了由大班组吴艳老师执教的两个活动。观课之后,牌小的低年级老师和我园大班组的老师主要针对幼儿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切磋和研讨,真切感受到了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巨大区别,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与小学在课堂教学形式和幼儿学习方式两大方面衔接的最佳途径,并针对当前小学低年级新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从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做了深层次的交流与研讨。并与之后的周一,我园教研组长和大班各班主任在园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小学一年级的听课活动,两校老师围绕“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再次的探讨,为了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将加大常规管理力度,与小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好各方资源,共同为孩子能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课程管理和建设,优化课程计划
1.开展主题前审议工作,确保集体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在每个主题开展之前,各组教师在认真研读主题说明,理解主题脉络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主题教学目标,并分阶段组织实施。结合阶段目标合理选择、设置课程内容,做好周课程计划审议,为了有效地体现课程内容的均衡性、适宜性、合理性、层次性、系统性。在组长审议的基础上,业务园长再次审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如:活动内容安排不合理性、主题重点语言表述不简练,未能突出主题重点;周计划未能体现班本特点、文字格式不规范等,及时与组长沟通交流,同时把出现的共性问题,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教师,从而提高教师制订计划的能力,确保课程质量。
2.随机调研教师集体备课,规范备课制度。为了规范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在一备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针对困惑,通过集体的智慧商讨解决。于是业务园长于十月中旬参加了中班组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未能带着问题参与研讨,影响了集体备课的质量。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现场提出整改措施,要求主备老师将教案周一之前发到群上,平行班教师修改审议,发现问题做好记录,让教师带着问题来参与集体备课,从而有效提高备课质量。
3.结合“节日”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结合《指南》要求,本学期各年级组主要围绕两个节日“国庆节”和“中秋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大班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花好月圆庆中秋”亲子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感受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本次活动一改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而是让家长参与介绍中秋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嫦娥奔月》等故事,让幼儿了解了中秋的来历与传说、知晓了中秋节的许多趣事。小朋友还为爸爸妈妈带来了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接下来的户外亲子游戏可受小朋友欢迎了!螃蟹夹球、玩玩手脚板、打保龄球、接力赛……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庆中秋,真开心!活动最后,小朋友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祝福卡送给家长,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月饼、分享月饼,感受月饼的不同口味。分享环节情意浓浓,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了解,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气氛,体验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此活动意义非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